王宗林,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磨工,高级技师。获得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
王宗林,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磨工,高级技师。获得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
主要事迹:
王宗林是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的一线磨工。厂内厂外,“王宗林”是一个品牌,代表着精度最高、攻坚克难和大胆创新。
汽车发动机内件,每分钟转数动辄数千;
轮机内错综复杂的榫卯,须经得起剧烈震颤,仍紧咬不松,才能保证万吨巨轮平稳推进;
飞机发动机涡轮,须极致平滑,轨迹无限精确,才能推送出密闭的气流,经得起更高速的旋转、更剧烈的震颤……
这些重要机械上每一道沟槽、榫卯、轨道,由于要求过分苛刻,无法被铸造出来,只能靠人工雕琢。用来雕刻如此精密零件的,该是一把多么精密的刀?
王宗林,就是这最精密刀具的磨制者。
0.003毫米精度
王宗林换坐到另一台数控机床前,一把梳齿拉刀正在机床上磨着,他时不时停止机床,时不时打开外罩观察,反复调整控制台数据。这把梳齿拉刀磨成后,将被用于切拉汽车发动机内件沟槽,刀刃形状的精度要求控制在0.003毫米。切磨砂轮每分钟转速超过3000转,坚硬的合金料在它面前柔软如泥。即使几微米的偏差,一刀下去,整块钢材都会废掉,一切都要推倒重来。
车间里,无数块金属被高速切磨,同时发出令人牙酸骨麻的声音,身处这极端嘈杂的环境,连交谈都无法集中注意力,王宗林和同事却要完成精密的计算和肉眼无法察觉的调整。卡具、砂轮、磨具间的距离和角度达到最佳,才能完成极精细的雕琢。
0.003毫米,与头发丝的十五分之一相比还要更细一点。这就是王宗林用来放松精神的活儿。那么,是什么样的难题让王宗林困扰了20多天?
“艺术品”
王宗林小心端起两条半米长的“刀”。刀刃是29根紧密并立的钢齿,每片钢齿两边都有三道波纹,侧看类似“圣诞树”的形状。每一片“圣诞树”的边缘弧度、厚度、角度看似相同,却有着肉眼无法察觉的区别,而且每一片要求必须与图纸完全吻合,误差控制在0.001毫米。
这种刀具形状太复杂,很多部位数控无法完成,要靠人工调整。这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畴,需要多年平磨经验,更考验磨工的技艺。
切好的试验件,放在光学投影仪上,放大数十倍才隐约看得出,切割样品与图纸上有一道难以察觉的空隙,王宗林叹了口气:“这不行,必须严丝合缝,一点都不能差。”过去的一周,王宗林和同事已对“圣诞树”进行了二十几次试验和调整。他自嘲道,回家路边的松树,饭碗里的菜叶,躺床上一闭眼,一个个圣诞树林的阴影立马出现在脑中。怎么调?怎么磨?明天能不能想出新招儿?
“上啥火啊?比这复杂的拉刀以前咱王工也不是没干过,一点毛病没有,德国人看了都蒙。”正如工友说的,如此复杂的刀型,王宗林已磨出过很多把。据说,连德国ELB公司技术总监曾被王宗林的作品征服,连称“怎么磨的,简直是艺术品”。
既是能工又是巧匠
“能工巧匠”是种美誉,有两重含义:精益求精曰能工,善思能创曰巧匠。
三十年枯燥的作业,丝毫没有钝化王宗林的思维活跃度。1997年至今,他参与开发的搓齿板、移动节椭圆槽拉刀、闭门器拉刀、端面梯形花键拉刀、榫槽拉刀等7项新产品,让哈一工具一次次终结国内拉刀“全靠德产”的时代。在与同事们的共同研究、试验之后,他们数十次改进工艺和技术,其中4项获得国家专利,为哈一工具提高产值累计上千万元。同组的技术人员说:王工留下了大量能传承、可增值的工艺创新和操作经验,远比一把把精密刀具更珍贵。
半生磨砺,神功已成,却奈时代更迭,工艺每分钟都在进步,王宗林擅长的传统平磨技术,渐渐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他意识到,必须放下多年的传统平磨,重新开始学习现代化数控技术。
2010年,为了获得世界最先进的加工能力,厂里决定从德国引进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参与生产,并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全面的王宗林。亲自前往德国学习数控技术,对王宗林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机会,但也是最严峻的挑战,因为这台德国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是全英文的。
不善表达的王宗林无法描述当时的艰难,但可以想象,五十岁的一线工人,只认得几十个字母,来到连日常用语都充满哲思的数控王国,边学技术,边学语言。王宗林只能紧跟着德国技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抄在笔记本上,晚上回到宿舍,把每个单词的字母排列,硬背下来。
三个月后,他硬生生背下数百种字母的组合,再把这些单词逐一摸索着与日常操作对接,最终驯化了这台神机。如今,只要手指敲敲点点,这台世界最先进的平磨数控机床,以0.0001毫米的精度,执行着王宗林的指令,纤毫无差。从此,最精密的拉刀,哈尔滨也能生产。
薪火相传
数控机床上20多位的读数飞速翻动,看得人眼晕,王宗林却在通过观察读数,监控机床运行状况,随时做出关键调整,看来即使有了最先进的设备,每天的工作仍是最细致的考验,这也许就是大匠之命,注定毕生纤毫为伴。
时间虽没有砂轮转得那么快,但从1982年进厂,34年也很快就磨完了。王宗林的身体依旧硬朗,可每天高精度的作业不断提醒着他,体力和视力已渐示弱,看图纸时,青黑的眼圈要揪得越来越紧。
“不知哪天,我这老眼就看不清了,可能就不能干了,我真是着急,盼着徒弟抓紧学、抓紧练,能接我的班,我放心不下……”一直沉稳平静的王宗林露出急躁的神色。厂里组建了“王宗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担负着每年2000余万元产值任务。十几位工人,一多半是王宗林的徒弟,各有绝活,一把精密的拉刀,经过每位队员密切配合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真到看不清那天,我也不能走,得把一辈子攒下的这些经验、想法,全给厂里人留下。我这些同事、徒弟,都年轻力壮,个个都有干劲,总有一天,咱一工具能加工出世界上最好的拉刀。”他淡淡地说,技多不压身,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