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陈议忠:从“混口饭吃”到“技能大师”

2017-08-30 12:23:34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陈议忠,男,50岁,中共党员,技校毕业,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福建省技能大师。


 
  陈议忠,男,50岁,中共党员,技校毕业,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福建省技能大师。
 
  主要事迹:
 
  陈议忠是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力车间主任。从业30余年,他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全国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省技术能手。可当初成为一名技术工人,陈议忠实属无心插柳。
 
  1982年,高考落榜的他进入漳州职业技术学校,在与自己心仪的园艺专业失之交臂后,他误打误撞与电工专业结缘。“当电工不就是修修机床拉拉电线?凭学校学的知识,足够混口饭吃。改造创新,不是我该考虑的。”
 
  后来参加工作,尽管先后尝试过电气线路安装、高低压变配电运行等多个岗位,但他始终缺乏学习动力。
 
  1991年的一次出差经历,改变了他的观念。因两台设备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陈议忠被派往石家庄的设备厂商维修设备,顺便学习相关技术。
 
  “那时,厂家间技术保密性很强,对方背着我们就把机器修好了。问题是解决了,但我们仍云里雾里,更别说向其取经了。”陈议忠的感触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从那时起,陈议忠就开始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的生活。彼时,国内自动化设备改造刚起步,可编程序控制器等是一线工人的技术短板。为此,他购买书籍,先后自学了自动化设备的相关从课程。
 
  在他看来,技术钻研与创新不是无用功。它不仅能让技术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更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2003年,陈议忠参与“中频感应加热自动下料‘一火锻造’生产线的设计应用推广”项目。为改善传统设备高污染、高劳动强度的弊端,他通过技术创新,别出心裁设计出来新型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下料节拍和加热温度。根据测算,这套系统能提高生产效率1.6倍。项目推广至今,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5000万元。
 
  技术带来效益还不止于此。几年来,他参与的“带保护气氛辊炉生产线”取得经济效益197万元;“轴承性能试验机”项目可节省费用120万元;对机床设备进行电气升级改造,为公司节省费用150万元……
 
  2013年,陈议忠维修电工大师工作室成立,这也成为他技术传承的大本营。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