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职教界有一句很流行和时髦的口号“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高考”和“技能大赛”被作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抓手而倍受推崇。尤其是“技能大赛”因能与“高考”类比并重,巴结上了某种关系,而感觉倍棒、身价倍增。真有点穷哥们攀上了富亲戚的味道。
现在职教界有一句很流行和时髦的口号“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高考”和“技能大赛”被作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抓手而倍受推崇。尤其是“技能大赛”因能与“高考”类比并重,巴结上了某种关系,而感觉倍棒、身价倍增。真有点穷哥们攀上了富亲戚的味道。
职业教育重视技能大赛本没有错。一是有利于职业教育观念更新,确立“能力本位”思想;二是有利于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促进课程改革深化;三是有利于校企合作整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四是有利于展示教学成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五是有利于选拔技能拔尖人才,促进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优化职教环境氛围。但凡事都有自身存在的限度和界域,不能“过”。“过犹不及”,“真理再向前迈出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而当下对“技能大赛”的过度强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演变为一种“炒作”,就有一种“过”的倾向。
一是导向过热。以“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口号来看,过于拔高推重的意味非常明显。似乎职业教育维系于“技能大赛”之上,就找到了“靠山”,就有了依托,就能和普通教育的高考平起平坐了。其实这样的类比本身就有不当之嫌。普通教育的高考是它正常的考核选拔方式,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和标榜之处,相反到是因为它是导致或者说诱发“应试教育”的滥觞而倍受批判。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式,但也大可不必对这一饱受争议的考核形式肯定有加。令人不解的是,竟有人独出心裁将技能大赛与高考相提并论,真不知是褒之,还是贬之;想必是意欲褒之,反却贬之了吧。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这句话的始作俑者有让“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中的“高考”的主流考核形式的意图,真不知“技能大赛”能否堪此大任,也不知这种过于推重技能大赛的导向,对职业教育究竟是利,是害?是祸,是福?
二是操作过当。操作过当是指整个备赛、投入、选拔、评价一系列实施过程运作的过而无当。一是投入产出上不成比例。许多学校为了省赛、国赛拿牌获奖,集中了学校最好的人力、物力、财力,配备最强的师资,调剂最好的设备,甚至不惜重金购置新的比赛专用设备,还有聘请专家、参赛团队的专项拨款,教师指导、学生集训、参赛补贴等大量费用。如此成本开销,为的就是少数几个学生经过长年的集训,拿回几块奖牌,有的甚至还空手而归。二是个体与全体上兼顾失当。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体的大众化教育,不仅应“一切为了学生”,更应“为了一切学生”。而当下的技能大赛完全有悖于培养对象普及性原则,有悖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办学原则。那么多的人、财、物,投在一项赛事上,围绕几个学生“开小灶”,希望能造就几个技术尖子。职业教育已变相沦为“另一类型”的“精英教育”,“逐渐丧失了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师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意义”(张京华),其偏颇失当,值得警惕。三是教育特性上已沦为“应赛培训”。技能大赛的初衷原本是“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现在在功利色彩、金牌效应和浮躁心态的驱使下,却演变成了“一切为了比赛,为了比赛的一切”,完全变味走样了。许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由院赛、市赛、省赛、国赛,层层选拔、赛赛过关,为了能确保比赛获奖,长期停课集训,根本无暇正常课程学习,其全面素质令人堪忧。人们不禁要问:这种以应赛为导向的残缺缩水的教育还是完整的职业教育吗?可以说,与普通教育的“应试教育”相比,技能大赛已演变成“为赛而学”、“以赛代学”的“应赛教育”,甚至是比“应赛教育”更等而下之的“应赛培训”。
三是评价过度。评价过度是指对技能大赛的评价超越了评价对象应然的价值和程度而获得的过誉肯定。这种过度评价是促使技能大赛过热的重要推手。一是激励政策的诱导。出于拉抬和激励比赛出成绩、不甘落后的需要,各省市、院校竞相出台“算你狠”的激励举措,诱导院校和选手积极参与,为校、为市、为省争光,为自己获益拼搏。二是获奖实益的刺激。学生一旦获奖,鲜花、掌声、奖金、就业接踵而来,学校一旦获奖,声誉、名气、排位、影响眼瞅着攀升,教师一旦获奖,职称、地位、荣誉、身价截然不同。如某省出台的激励政策有,技能大赛国赛获一等奖,就直接认定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结果70多所高职原本10多年,也难有一两个一等奖,而2012年居然一下冒出十多项一等奖,搞的教育主管部门很难平衡、收场。这种唯奖牌、名次是求的政策导向,就像开玩笑一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何等的分量和难度,令人仰之弥高、得之弥艰。可现在如果让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带上几十个学生训上半年,保管能拿好几项。这样的评价奖励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技能大赛就是一项普通的赛事,它不能替代学校的全面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个别学生拿几块奖牌也不能代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的总体质量。这样的评价根本不具有普效性。倘若过于强化或不当追求,就只能把职业教育引入重技能、轻素质,重个体、轻全体,重培训、轻教育,重奖牌、轻发展的歧途。
是该给技能大赛降降温,败败火,使其理性自处、返本归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