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教育生态移民视角下的西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17-09-18 15:50:44 杨慷慨 曹成刚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摘 要:西南农村贫困地区大多属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十分脆弱,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移民尝试有一定成效,但单向度的政策设计往往着眼于眼前利益的调节,忽视了移民的长远发展。教育生态移民充分考虑移民的心理特征和现实诉求,将问题的解决着眼于下一代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政策设计,通过家庭成员分层式教育移民、企业对家庭接收式移民、村组整体搬迁式移民的多重设计,多途径探讨涵盖西南农村贫困地区移民的中国梦实现的环境修复与构建移民发展的和谐生态。

  在对科技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今天,单纯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已不能致富,简单移民也不能解决农村贫困的根本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西南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农村的现状,需要从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角度回归现实,通过教育生态移民的途径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从供给侧为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打开一条通道,在改善自身发展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国家进步带来的红利。

 
  一、西南农村贫困地区域情扫描
 
  西南农村贫困地区绝大部分是山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生态脆弱,地质条件差,易引发干旱、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是贵州、广西等地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1XRK00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基于城市功能分区的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4SKM04);重庆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移民路径选择”(Z2012CH17)
 
  作者简介:杨慷慨(1972-),男,侗族,湖北恩施人,重庆文理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治理等方面研究; 曹成刚(1961-),男,重庆永川人,教授,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认知及心理健康和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
 
  的喀斯特山区,祖辈寄居在石山周围,严重的石漠化使其既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这些贫困地区大多交通闭塞,人均
 
  耕土少且土地贫瘠,很多人长期过着粗放型靠天吃饭的日子,在生态遭到破坏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贵州、四川西部等地经常性的持续干旱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歉收的消息常见诸报端,因暴雨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致大量人员伤亡的情况也多次出现。
 
  2001年6月,原国家计委将云南、贵州列为国家异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区,随后生态移民在各地逐步展开。一些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为帮助群众直接移民,花巨资为移民村民造房置业,然而村民对异地移民安置积极性不高。贫困地区多是偏远山区,村民习惯了延续多年的古老生活方式,他们缺乏生活技能,对山外的生活有诸多不适应,不乐意抛弃祖宅和习以为常的生产生活方式去重新适应城镇的生活。贫困山区群众自身掌握就业技能有限,移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当地居民仍面临外出务工难,脱贫致富难等困境,现实困境逼迫他们不得不回乡生活。西南贫困山区多是以村寨或乡镇为单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移民安置大多分散安置,离开生活了几代甚至是几十代的故土,传统的生活方式完全被打破,一些移民来到新居住地后心理上很难适应。
 
  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聚居少数民族移民有其特殊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鄂温克猎民的案例,2003年8于10日,11户32名鄂温克猎民牵着驯鹿走下大山,住进当地政府为他们修建的新居,但一天后他们就返回了大山。迁移到新疆的甘肃民勤的部分移民也“发现那里养不了家”而逃回自己的家乡[1]。
 
  中央1号文件里连续10多年对“三农”问题进行工作部署。2015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速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增强城乡互动联系,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要完成这一发展目标,必须推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边是贫瘠的农村和贫穷的农民,一边是闹心焦心上心的政府,双方围绕着生态的修复与保护和农民的脱贫与致富进行博弈,尽管政府提出了生态移民的破解路径,可是结果并不令双方满意。
 
  二、从生态难民到生态移民,再到教育生态移民的理论逻辑
 
  生态难民是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要义是指居住在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域因难以继续生存下去而导致的移民。生态难民的关注核心概念是人,是被环境逼迫背井离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生态难民最主要出现在西北土地沙化地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人定胜天”的思想显得苍白无力。
 
  生态移民非同于生态难民的生存性移民,其关心的首要目标是生态环境而非人。美国科学家考尔斯在首提这个概念时,将生态移民定义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实施的移民[2]。人类活动的加剧,已经对地球造成了从陆地到海洋、从赤道到南北两极、从地面到空中的立体全方位的生态破坏。在历经了大自然报复的种种灾难后,人类已逐步认识到自身行为给地球带来的伤害,开始谋思以具体的行为还地球一个清白,逐步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的幸福生活,这就是生态移民的动因。生态移民是一项双赢的经济与政治活动,在修复被破坏的地球生态的同时,也为移民走向幸福生活埋下了一粒种子。然而大多贫困地区将村民进行整体搬迁或拆散安置,由于信仰、风俗习惯等原因,这些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说生存移民是纯粹被动移民,那么生态移民则是人类与地球在“协商”后采取的一个双边活动。生态移民的假设前提是移民后就能过上幸福生活,其实这只是制度设计者单边思考的结果。不可否认十来年的生态移民使一批人走出了山区脱离了贫困,但实际效果与最初的设想相差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移民政策的制定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考虑的,是单向度的,移民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从未获得过话语权,其内心的诉求也并未得到完全重视,简单的生态移民留给移民们诸多困惑。
 
  如何卸载西南贫困农村地区石漠化、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压力,促进村民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红利,教育生态移民无疑是最节俭、最有效的移民治理方式。教育生态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等并立,是指教育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多维的网络结构。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生态移民问题在关注移民本身的基础上,非常重视原有教育系统中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上的平衡。教育生态移民在取向上是站在生态移民的肩膀上的,追求的目标既着眼于被破坏的生态的修复,更着眼于移民的生存和发展。教育生态移民把生态保护的破解方法放在下一代身上,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移民的生存与生活,第二个是移民的教育与发展。对于教育与发展,其着眼点在于下一代,从教育的角度为移民的致富与市民化提供一种理路。
 
  三、西南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生态移民的路径选项
 
  教育生态移民的核心是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畅通传递,其路径的设计亦需要按照此逻辑展开。教育生态移民着眼于标本兼治的问题解决方式,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关键点是畅通移民子女教育的渠道,同时又不对原有的教育生态造成灾难性破坏。这需要对移民对象做充分评估,满足移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内在诉求。
 
  (一)家庭成员分层式教育移民
 
  西南农村贫困地区很多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经济支出的重点。家庭成员分层式移民的要义是将移民致富的目标寄托在第二代身上。移民是一项系统工程,简单生态移民没有很快让移民致富,反而造成了目的地教育生态的破坏,多年来被搁置的异地高考问题便是先例,尽管从2013年始异地高考的禁令解冻,但各地的规定仍有一定的门槛。因此与其不加选择地为贫困农村地区村民修房子,不如给他们的下一代补脑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家庭成员分层式移民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小学毕业后全部移民到具备条件的县城中学免费就读,国家拨付的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随生源流动进入孩子就读的学校,由地方政府补贴伙食、住宿、医疗、交通等相关费用。城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低水平导致很多中学逐渐出现不饱和,客观上为接纳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就读创造了条件。从可行性上看,以西南贫困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每个孩子每年的费用约4000元,这样的财政支出对大部分区县来说是能够承受的。
 
  第二个层次是移民学生初中毕业后,选择在县城读高中或进入中职学校习得一技之长,这是基于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如重庆市从2010年始中职学校全免费,吸纳了大量农村学生到中职学校就读。孩子到县城读书就意味着开始移民,渐次减轻农村贫困山区环境压力。这一群体经过六年的城市生活熏陶,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立足,无缝地完成身份的转变,在城里安居乐业。
 
  第三个层次是为高中和中职毕业学生提供更多进入高校就读的机会,使其在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获得学历上认可,提升就业档次,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成为适应城市生活、具有自主就业能力的工业化、城镇化人才,并最终有能力逐步实现全家移民。地方政府与各类高校应探索多元化招录机制,在招生政策上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将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定向到贫困农村地区,招收移民子女免费到校学习。高职学院还可采取直通高职就读等措施吸纳移民子女生源[3]。
 
  (二)企业对家庭接收式移民
 
  中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国家行业并呈现出劳动成本不断上扬的趋势,从珠三角地区最早出现的用工荒已蔓延到其他地区,表明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已然来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始终处于由增长带来的动态不平衡状态中,伴随的是生产条件与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单单依赖熟练生产
 
  技术无法在此环境中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需要在人力资本要素上挖潜。通过家庭接收式的教育生态移民,对移民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企业发展的转型必要而必然。 企业进行人力资本补充时,对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求职者,可根据企业的实际,以适宜家庭作为接收对象,提高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经常网曝的很多涉及农民工的不和谐事件,都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近乎与家庭决裂式的外出工作有莫大关系。家庭接收式移民意味着企业为移民担负起一部分社会责任,而企业的非经营性社会行为可为企业树立起有担当的社会责任形象,企业得到了稳定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补充,移民得到了良好生存环境,政府解决了贫困农民问题,形成企业、移民、政府共赢的局面。
 
  政府的适时适当干预是推进企业对家庭接收式移民的催化剂。企业在发展中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理所当然有反哺农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企业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在政府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合理的优惠政策、社会良知的反省等多重要素下参与教育生态移民,可促进贫困农村问题解决得更完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与之相匹配的,只有政府与各行业、企业联动,城镇化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企业参与教育生态移民具有多种选择性,既可以是对移民家庭的整体接收,也可以是为移民子女的教育伸出援手,如以冠名等形式在学校开设移民班,为移民的定向性职业技能培训买单等,资本逐利的本能使其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也同时获利。
 
  (三)村组整体搬迁式移民
 
  村组整体搬迁式移民是通过移民自愿选择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将移民转移到比较适宜发展的所在地,这曾是早期的移民工作方式,尽管效果不尽如人意,但仍有其合理性。
 
  整体搬迁式移民方式,适用于村组相对较小、居住地生态极其脆弱甚至于村民沦为生态难民非整体搬迁不可的对象。整体搬迁式移民过程中要考虑到移民搬得出、留得住的问题,既包括流入地的交通、卫生等基本生存条件,也包括教育、培训等发展问题,更要包括承载了他们信仰的祖宅故土祠堂等心理层面的问题的处理,尽量采取集中连片安置方式,让移民感觉到跟原来的生活氛围没有太大差距,避免分散定居后带来的巨大心理调试的压力。的巨大心理调试的压力。如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白沙水乡安置了180 户近千移民,依托农民工创业园,招入了一批用工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达到了搬迁农户在家就业和园区企业便利招收员工的双赢[4]。
 
  整体式搬迁移民的工作需要开展村干部和村民内容各异的两级培训,在破解问题的思想层面上溯源。对村干部通过管理、创业等方面培训,讲解移民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管理、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知识,提高干部的政策执行能力和领导群众脱贫致富能力[5]。帮助移民学习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等精细化的设施农业种植养殖方面技能,助力农业移民发展。对移民进行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实行订单式培养,引导移民绕开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在更多领域就业创业致富。
 
  四、结语
 
  在西南农村贫困地区开展教育生态移民,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路径选项。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关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计,它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也是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的选择[6]。只有农村与城镇携手发展,绿色GDP才会得以不断增长,关涉每一个社会群体的中国梦才能在生态环境不管改善的过程中最终实现。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需要克服条块分割和各自为阵的发展观,从观念的更新、措施的采取、经济社会效益的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协力推进西南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一迪。生态移民的困惑[J].中国国家地理,2003(5):138-142.5
 
  [2].朱丽。环境脆弱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以巉口镇和李家堡镇为例[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3].钱学明 .政协调研大石山区移民:“生态教育移民”正在进行时[N].人民政协报,2011-04-26(02)。
 
  [4]. 李勤。搬出大山天地宽——遵义市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纪实[N].贵州日报,2012-12-27(13)。
 
  [5].裴艳。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教育培训项目启动[N].宁夏日报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gnkb/2011/06/22/11188946.html> 2011-06-22(05)。
 
  [6].朱俊,杨慷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产业空间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5(1):71-74.
 
  Ecological-education Immigration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y of Rural Poverty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YANG  Kangkai,CAO Chenggang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Policy of attempt on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rural poverty areas in southwest is somewhat successful in which the countryside belongs to minority areas and has a fragile ecology, but it’s one-way design ignore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mmigrants. Focusing on the next generation, by multiple policy design such as hierarchical education-immigration to members of a family, enterprise receiving families of immigrants, overall immigration of village relocation, ecological-education immigration cares for ethnic psychology of immigrants and probes to harmonious ecological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tion in rural poverty areas in southwest in the context of realizing China's dream.
 
  Key Words:Eecomigration; ecological-education Immigration; hierarchical education-immigration to members of a family; enterprise receiving families of immigr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