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政策信息 >

刘志阳:创新创业教育的 “2035” 中国方案

2017-12-25 12:18:43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计,更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站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从更高远的视角来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作用和未来方位,走出一条有大国特色的中国道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计,更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站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从更高远的视角来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作用和未来方位,走出一条有大国特色的中国道路。

 
  历史是最好的“试金石”,中国创新创业教育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腾飞过程中的“钱学森之问”就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大课题,科大少年班模式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精英创新人才的集中培养难题,但是创业教育在中国仍然是空白;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挑战杯”大赛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基于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业项目产生,缓解了市场化改革对各类创业人才的渴求。但这一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单一的大赛和活动中;进入21世纪,伴随信息技术对创业门槛的降低和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也直接推动了创业教育成为学校选修课。与高校相比,财富的追求和民营企业家族传承的需要直接刺激了社会上各种财商教育和财富教育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的缺失;2010年开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国家“双创”的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被提高到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口的高度。这一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特征更加清晰,时代意义更加突出,强调创业教育要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力支撑了“双创”目标的实现。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征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在2035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自主探索中也将扮演更为重要的基石作用。
 
  面向2035,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基于人的现代化,着力发展人的个性并且培养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释放个体的天性,鼓励个体的自我实现。与此同时,站在科技变革的前夜,知识在碎片化同时流动更加快速,技术在不可预测同时交叉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深度。长期以来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确定性思维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到了尾声,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知识、把握机会能力和领导力以及不确定性应对思维为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重塑教育的未来。这一切,最终应该落实在“基于创造而不是预测,基于个性而不是共性”的人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上。
 
  面向2035,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基于校企、校地协同,着力重构未来教育新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只是知识传播的一个界面,不再是全部。企业、社区和各类专业组织是知识的新策源地。未来,学生来学校更多是为了寄托精神和结交伙伴,这才是学校存在的真理。站在学校变革的前奏,创新创业教育因其天然的实践基因,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扇窗口。借助这扇窗口,企业、社区和众创空间开始成为新的课堂,企业家和社会创客成为新的导师。教育的任务不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主动性的任务生成和实现。人工智能和知识簇群开始取代教师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则是“学生梦想实现的陪伴者”和“学习场景开发的研究者”。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创新创业教育担负着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新任务。
 
  面向2035,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基于现代化强国目标,着力提供新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战略支撑。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和技术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大国更是如此。技术进步是累积性的,但是技术创新却有可能弯道超车。尤其是新技术往往是在交叉中孕育,在融合中产生,因而也隐含了很多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创新创业教育的跨界特点恰恰为新技术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所以完全可以为大国复兴提供大量新技术的储备。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基于发明、技术和商业化的综合性教育,强调产学研的最后一公里落地。所以这些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也是社会上不可多得的应用性人才,必将在现代化强国中因其卓越的行动力而备受期待。
 
  总之,面向2035的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应该是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促进个体发展和学校变革,为民族复兴提供新技术和高端人才储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
 
  作者简介
 
  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创业管理、社会创业、风险投资和新兴产业。兼任上海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上海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在Small Business Economics《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4篇SSCI,1篇SCI。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等发表创业教育和财经素养教育论文数十篇,著有《创业资本的金融政治经济学》《产业模块化时代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之路》《众创空间》等专著,出版创业三步曲系列教材《创业画布》《创业管理》《创业修炼》,主持《创业管理》上海市精品在线课程。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三等奖、全国创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百篇MBA优秀案例奖、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辅导学生多人次获互联网+、创青春各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