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表现在劳动者的转型升级。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刘宝民,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表现在劳动者的转型升级。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对促进社会繁荣、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社会生产力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在“十三五”期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服务。
一、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1.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未来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产教融合扎实推进
一是依托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建立了62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产教对话,行业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二是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目前,全国已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 000个,覆盖60%以上的职业学校,吸引3万多家企业参与。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着力打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通道。四是探索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校企共同育人扎实推进。五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部署165家单位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通过这些举措,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产业、企业的需求更加贴近。
3.办学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7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重点支持建设 1 000 所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200所高等职业学校示范和骨干校,支持2 000多所学校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支持建设2 000多个实训基地,支持建设1 812个高职特色专业点,培训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 45万名。各地结合实际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工程项目,职业院校基础办学能力明显提升。2011—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从12.73平方米提高至17.39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从2 596元提高至5 010元,生师比从25.75降至20.47。
4.体系建设不断探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强调“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五年来,中央和地方为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学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出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上海、江苏、江西、吉林、四川等多地积极推进中高职贯通试点工作。此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从2016年起,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目前已遴选确定浙江工业大学等45所院校为试点院校。
(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党和政府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类型。据统计,2010—2014年职业教育累计培养2.43亿各类技能型专业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大面积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90%,就业对口率接近76%,占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等行业新增从业人数的70%以上。2011—2015年,宝山钢铁公司共招收新员工6 211名,其中来自职业院校的4 867名,占新增劳动力的78.36%;一汽大众共招收新员工20 481名,其中来自职业院校的16 039名,占新增劳动力的78.31%。
2.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重要贡献
《规划纲要》实施五年以来,职业教育累计提供2.4亿个就学机会,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累计招生1 64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累计招生3 467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累计培训1.9亿人次。 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为604.22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比例为43.13%,已经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348.43万人,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比例达到47.22%,已经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样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80%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约30%)是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孩子。《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由此看出,就读职业院校的绝大多数为普通百姓子女,职业教育为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3.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逐步构架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继续深造搭建了“立交桥”。一方面,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学分管理等方式,逐步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2015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160万名,占高职招生人数的50%以上;另一方面,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开放大学招生和普通高校推荐等方式,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之间的沟通,为职业教育学习者转换教育类型提供了可能。
二、经济新常态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
(一)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从此,经济新常态一词进入进入经济领域和百姓视野。简单讲,经济新常态一是速度放缓,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三是动力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战略,要求“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我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及应对经济新常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升级的需求。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部分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我国,近几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明显提升。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在去产能过程中,产能过剩的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大量职工转岗,职业教育应在学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满足大规模职工转岗培训需求。三是不断扩大的老龄产业需要。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职业院校作为实施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迅速适应养老服务业的需求,为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做贡献。四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必须大力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市场营销技能的人才,重塑农业生产主体。五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需求。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贫困人口5 575万人。贫困人口最大的特点是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64%,且没有一技之长,需要职业教育做出贡献。六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经济的发展,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对职业院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的不适应,主要集中在观念、结构、能力和质量。
1.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充分,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很普遍,重学历学位、轻实际能力的现象相当严重,技术技能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崇尚劳动创造、崇尚技术技能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利益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有的部门和地方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时常将职业教育边缘化。有的地方对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仍存在质疑,执行不力,甚至出现了大幅度压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情况。保证“大体相当”的基本机制缺失。职业教育的占比持续下降。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3.87万人,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为48.89%;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04.22万人,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为43.13%,五年来下降5个百分点。
2.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专业教学内容与先进生产技术对接不紧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不够,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尚不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教师数量和质量总体不能适应质量提升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成了顶层设计,但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仅限于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争议较多,发展缓慢。此外,一些地方和职业院校没有很好地坚持“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偏重于追求升学和学校升格,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质量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
3.大部分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相对薄弱
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偏低。2014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9.7%,与普通教育各层次相比所占比例最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费平均占教育经费的16%。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相当于普通本科高校的58%。普通本科院校学杂费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为21.8%,而高职院校学杂费占高职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高达30%。由于经费保障水平低,大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还相对薄弱,优质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达不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要求。
4.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随着政府机构精简和国企改革,原由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划转给地方教育部门,行业支持和指导职业教育的作用明显弱化。目前,仍然由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在获得生均财政经费支持、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挫伤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很难得到有效推进。
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对于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尤为重要。
(一)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目标。要发挥政府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完善体系建设、管理、运行的配套政策。一是鼓励扩大普通高校招收职业院校学生的比例,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与协调;二是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考试评价方面的沟通和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仅局限于以招生考试为重点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的衔接与贯通,更要加强对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衔接与沟通。三是进一步探索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四是推进职业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五是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制订、出台《终身学习法》,发挥职业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作用
1.强化行业组织的指导地位
明确行业指导的法定职责,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各级政府转变职能,下放权力,督促行业建立职业教育指导机构,赋予其指导监督行业内相关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强化行业指导职能作用,将行业调研、行业规划、研究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等级考核,以及各类人才的培训指导等事宜,均纳入行业协会的职能范围,有效协调行业内企业和职业院校,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和专业建设,协调行业内学生实习合作和共享实习基地的建设,开展对行业内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
2.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议在《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中,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主体作用和功能定位;明确规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法律属性,赋予其合法的身份和地位;明确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公益性,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应承担的义务,鼓励国有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对未承担相应义务的规模企业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加快制订《校企合作办法》,确立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学校和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法律保障。
(三)加强基本要素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1.根据产业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问题是职业教育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职业院校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匮乏。教师大多来自普通高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践,在职阶段又缺少专业锻炼的途径。建议按照产业的发展需求,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按照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建立教师培养培训机构,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师人事制度,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和民间的能工巧匠充当兼职教师;建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进修制度,改革教师的评价制度、晋升制度、评聘制度、福利制度和研修制度,确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坚持产教融合,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一是要根据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加快课程改革步伐。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提供产业经济最新发展的信息和情报,诊断职业教育的课程和专业建设,分析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的能力需求,根据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标准、国内行业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重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编写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教材,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源。二是要适应去产能过程中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职工转岗的需要,整合课程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好转岗培训。三是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专业,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文化艺术、信息服务、家政服务、社会工作、医疗护理、园艺花卉、传统工艺等专业课程。四是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按照产能稳固、产品安全、方式绿色、设施先进、规模适度等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加强农业类专业建设,培养有技术、会生产、懂经营、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要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六是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共建,对原有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手机客户端、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渠道加强对农村、贫困、民族地区的辐射,推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为百姓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有效供给。
3.加强德育工作,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是最重要的质量,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期,一汽集团、中国铁建、宝山钢铁公司、中国商飞的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在企业员工中打造工匠精神,对提高产品(工程)质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必须持续强化德育工作,以工匠精神教育为抓手,实现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双向塑造。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6年7月14日,在给世界青年技能日的批示中,李克强总理又强调:“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质是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核心是不把工作当做谋生手段,而是多些敬畏、专注和责任,并将产品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还需要工匠精神,只有弘扬工匠精神,才能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德育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环节,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长期以来,技术技能人才在我国的社会地位不高,这不仅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必将影响产业的提质、增效、升级。“十三五”规划中,对此已经做出了相关规定,期盼进一步的制度设计。
1.消除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歧视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学历的招用限制和就业歧视广泛存在,如有的省份要求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本科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档案不能进入人才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禁止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进行歧视的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违反用人政策单位的查处力度,有效维护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大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力度。
2.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后,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使得一线劳动贬值,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利益和足够的职业尊严。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鼓励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提高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一线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与正面引导
加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的宣传,引导全社会确立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观念,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片《大国工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应持续加大对一线劳动者的宣传力度。建议在普通中小学开设职业知识和劳动技能课,养成青少年良好的职业观念和劳动习惯。职业院校可以向中小学学生、家长及社会开放,使其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观念。
本文是中央党校经济新常态与发展新理念第八课题组课题报告。组员:刘宝民,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本报告执笔人;潘传龙,中国工商报社副总编;储双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新亮,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部部长;刘正昶,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监事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