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完成好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和从事创业创新活动的基础。
三、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中央领导同志近期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1. 习近平总书记
2013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听取来华外国高层次专家发言时点评:“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
2. 李克强总理
2014年8月21日,李克强总理同“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时指出:“要最 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要依靠13亿人的创造潜能和无穷智慧,通过深化改革挖掘人才资源富矿,使改革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推动中国经济在发展中提质增效升级,跃上新台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靠数亿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大军”。
2014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对职业教育提出三点要求 :
第一,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二,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第三,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2015年9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河南洛阳矿山机械厂考察时,勉励中国技术工人提高技能水平,推动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打造中国制造金字招牌。
3. 张德江委员长
张德江委员长一直关心关注关爱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他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作出过多次重要批示和讲话。在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后,他亲自参加《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活动并担任检查组组长。
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他曾批示:近几年,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高技能人才不足仍然是突出的问题。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决定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继续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好的成绩。对职业培训工作,他提出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他曾批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新增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要认真总结广东省、江苏省开展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浙江省开展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培训、南京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要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对技工院校管理工作,他提出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办好技校和技师学院,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浙江将没有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广东将退役士兵全部免费送入技校学习,这件事做得好。免费安排农村贫困家庭一个孩子上技校,能够帮助全家彻底脱贫。这方面办法很多,关键是我们要负起责任。
对技能竞赛工作,他曾批示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加快选拔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开展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对于促进我国数控技 能人才培养,推动我国数控技术提高,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实效,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更多更好地培养造就技能人才。祝贺我国首次组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良好成绩!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关系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要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宣传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争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二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历史性部署,明确要求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给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
三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
四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三)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形势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员的 5%,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来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技能人才需求量巨大。同时,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作强大支撑。因此,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空间十分广阔。
二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特别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给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是通过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三是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持续改善民生,给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任务。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人口、 就业、公共设施、生态环境、政府服务等诸多因素。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36% 左右,约有 2.4 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被纳入到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范畴,但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对大量新进入城市的外来人口提供免费的公共职业培训服务。
四是运用“互联网 +”等信息化手段,给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
“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我国加快推进“互联网 +”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来说,如果不引入“互联网 +”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就会导致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因此,我们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做到为我所用。比如 :在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我们可以开展网上课堂教学活动,促进互联网与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的融合发展,提升工作的覆盖面,推动工作理念、方向、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
五是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给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带来了跨越式发展道路。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在思想上要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行动上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坚持法治化工作思路,在思想上要运用法治思维来提升工作理念,在行动上要运用法治方式来落实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能力。对于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来说,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院校主要是管宏观、规划、指导、督查等工作,舍得放权,不干预学校具体事务,学校有充分自主权。工作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把校企合作作为基本的办学制度,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及时将就业需求传导到技工院校,指导技工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形成了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同时,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坚持依法治校,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部还积极开展了职业教育法修订和职业技能开发立法工作,为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四)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明确了职责任务。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的工作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 职业教 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 业 提 供 支 撑。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马凯副总理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发挥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文件都把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并列为职业 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在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各级人社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统筹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国务院领导同志讲话、《决定》和《规划》,都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与会代表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培养职业精神和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等理念形成了广泛共识。这对于强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会议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这与我部多年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也与技工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探索积累的经验做法是相符合的,这将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五)尹蔚民部长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明确了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职责、地位和作用。郑州会议会后大家普遍认为,尹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意义非凡,意味深长。有的厅长说:“没想到尹部长会出席会议,对职业培训工作这么重视;没想到尹部长对职业培训认识这么深刻,讲的这么透彻。”尹部长讲的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指出:“加强职业培训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举措。”他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我们必须把职业培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职业培训。要通过大规模开展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不断扩大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持续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加快培养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一流技工”,更好地为建设技能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尹部长强调,“职业培训作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民生大事,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我们要充分认识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职业培训工作。”
二是确立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开展春潮行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事关全局的三大目标任务。首先,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直接对人社领域提出的改革任务,是全国336项改革、人社部门牵头的23项改革任务之一。这个体系尹部长概括为“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这个定义体现出职业培训的广泛性、终身性、针对性,特别是终身性非常重要,劳动者从准备就业到进入工作岗位,乃至职业生涯各个发展阶段都有接受职业培训的强烈需求,职业培训工作永远做不完。所以,这就赋予了我们永久的工作职责,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支撑并将使我们长期处于中心工作地位,正像尹部长所说的“职业培训是一项服务亿万劳动者的惠民事业,是一项发展空间广阔的朝阳事业”。其次,春潮行动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每年培训农民工800万人次左右,是今后5年的重点任务。需要我们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规范管理,以此为抓 手实现职业培训工作的新拓展,在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中体现我们的价值。第三,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更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创新永无止境,质量是培训的生命线。这项任务的要求是:把促进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根本宗旨,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直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