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刘永庆:焊花闪耀无悔人生

2018-06-07 10:26:26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刘永庆,男,中共党员,1971年11月出生,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技能教师。集团公司电焊技能专家和“金牌教练”,先后获得“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能手”、“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职工”、“黑龙江省技术能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刘永庆,男,中共党员,1971年11月出生,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技能教师。集团公司电焊技能专家和“金牌教练”,先后获得“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能手”、“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职工”、“黑龙江省技术能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1990年,刘永庆从大庆油建技工学校电焊专业毕业进入机械厂。身残志坚的师傅徐庆海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刘永庆。
 
  因为工伤,徐庆海的左手只剩下一个手指。刘永庆却总看到师傅左手带着手套、不停地练习输送焊丝的背影。他暗下决心,要像师傅那样苦练技术。
 
  “头戴面罩,手拿焊把,火花四溅”,焊工工作看似简单易做,内里却大有学问。“姿势、手感、知识”,刘永庆慢慢悟出焊工的3个诀窍。
 
  手稳是焊工的基本功,手的一个小抖动,轻则影响焊接质量,重则影响工程进度。刘永庆在电焊时手会发抖,焊线也走得弯弯曲曲。
 
  每天晚上,刘永庆拿一块砖吊在手臂上或者套一个铁管圈在手臂上,拿毛笔在墙面贴的纸上画直线。他的手不停地发抖。一条线、两条线……他咬牙一点一点地突破极限。那些高低不一的直线,逐渐变得高低一致、粗细均匀。
 
  蹲功亦很重要,蹲不住就拿不稳焊枪。为了练功,刘永庆吃饭蹲着,看书蹲着,看电视蹲着。两腿酸麻,有时恨不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挺住,挺住……刘永庆克制住想中途休息的冲动。“一日没练,三日白练。”他坚持不懈。
 
  喜人的变化不期而至。渐渐地,刘永庆发现焊接时手不抖了,腿不麻了,焊线规整了很多。
 
  某次,单位的压力容器进行取证。时间紧、任务重,在师傅的带领下,刘永庆四天三宿熬夜加班。累了,在会议室的木凳子上坐一会儿;困了,喝点茶水提提神。
 
  “我们石油系统的焊工太苦了!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有人抱怨道。
 
  此话不假。夏天,天气再热刘永庆也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有时管壁外温度加热到150℃,管内密不透气,他天天挥汗如雨。冬天,有时要躺在管壁底下施焊,他不能穿棉袄以免手脚不灵活,冰凉的地面寒冷彻骨。
 
  “我不怕吃苦,吃过苦,就明白不过如此。”刘永庆淡淡一笑。
 
  独立飞翔的一天终于到来。1991年的一天,刘永庆开始焊容器。当时,厂里能焊容器的工人不多。刘永庆焊了整整一天才完工,这是真正属于他的第一件作品,他格外用心。
 
  产品被拿去进行探伤检测,第二天出结果。刘永庆心里忐忑不安,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第二天,他早早地赶到车间。片子出来了,一次合格!
 
  “太棒了!”刘永庆心花怒放,他终于出师了。
 
  常年在一线苦干,刘永庆深感理论学习的欠缺。1996年,刘永庆被单位派到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学习。在他眼里,培训中心是大庆市焊工们的最高殿堂。
 
  抱着学好技术的夙愿,他每天第一个来到工位练习,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勤学上进的他,给培训中心的领导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培训中心吧,既能深造焊接理论,又能从事前沿技术推广,还可以为即将举办的中石油和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大赛做准备。”领导的一席话打动了他的心。
 
  1997年,刘永庆和另外12个焊工代表大庆参加中石油大赛的焊工集训班。13人中,有比赛经验丰富者,有从业资历深厚者,唯有刘永庆,资历、技术和其他人相差甚远。
 
  他没有气馁,在集训中,逐渐琢磨出“三多”学习法。
 
  “多看”。习惯动作虽没错,但却浪费时间,标准动作是什么?他总在旁仔细观察,默记于心。
 
  “多问”。有时,焊接的姿势高一点或者低一点,效果就截然不同。他不是单纯模仿,而是追问“为什么”。
 
  “多想”。如果暂时得不到答案,他就反复思考,边想边试,有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时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困扰刘永庆多时的是仰焊的难题。一旦进行仰焊作业,刘永庆的焊板就出现内凹,并产生气孔。
 
  这到底该怎么解决?同学是竞争者,大多数人对此闪烁其词。刘永庆不服气,连续多日细细观察,看在相同位置上,自己和焊接优秀者的差距在哪里。
 
  他逐渐发现,焊条端部到剖口底边的位置很关键,那么,最佳位置到底是多少?刘永庆冥思苦想,这种实操方法在书本上也找不到标准答案。6毫米、5毫米……他一点点地尝试。原来是3毫米!
 
  对焊接领域的钻研,刘永庆如痴如狂。他最喜欢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主人公“许三多”,那股执着的傻劲深深感染了他。“我要像他那样不受外界的干扰,勇往直前。”
 
  选拔赛中,刘永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中石油集团公司焊工大赛第一名,并代表中石油参加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比赛,获得第五名。
 
  消息轰动了整个单位。这是大庆的焊工第一次在全国性比赛中攀折桂冠。鲜花和掌声之外,质疑声不绝于耳:“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获奖,运气吧?”“是什么层面的比赛?权威吗?”
 
  在各种声音中,刘永庆迎来了1999年的中石油焊工选拔赛。
 
  “你就别参加了,万一成绩不如上一届比赛,你过去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有人劝他。
 
  刘永庆也有过犹豫,其他选手早已参加了三四个月的集训。抱着挑战自我的心态,他轻松上阵:“别人比我准备得更充分,即使输了,我甘拜下风。”
 
  他沿用的仍是“三多”学习法,得心应手。他沉醉于练技中,心无旁骛。在他的世界中,没有名次,没有非议,只有焊把,只有作品。
 
  这种无我的境界使他无往不胜。他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仅再次夺得中石油焊工大赛第一名,并在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比赛获得第二名。
 
  “这是实力。”人们心悦诚服地达成共识。刘永庆如释重负,金闪闪的奖杯摆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
 
  在行业内名声大噪后,2003年,刘永庆临危受命。
 
  新疆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Cr22双相不锈钢集气管线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的源头工程,也是Cr22钢在长输管道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借鉴,刘永庆再次运用“三多”法上阵。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反复实验。
 
  像以往一样,难题迎刃而解。他发现,只要控制好层温和线能量,保证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相比例,就能很好地保证焊接质量。
 
  按照他的方法培训的30名焊工,在甲方举行的取证考试中全部取得专项证书和上岗资质。
 
  现场施工时,刘永庆亲自承担重要焊口的焊接,经检验该工程焊口合格率达98%,为大庆捧回了含金量极高的新疆质量杯。
 
  他将施工用内充氩装置进行改良,比瑞典厂商提供的同类装置节省氩气50%,整个工程节省高纯氩2000余瓶。
 
  作为一名教师,刘永庆深知“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200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庆职业学院毕业。他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参与编写的论文《大口径高强钢管道焊接工艺研究》,获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因材施教。他对比选手们每次测试的成绩,分别对每名选手总结出个人技术薄弱之处和解决之道。
 
  他亲力亲为。每一项新的考试项目,他先试验,找到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要领,再将焊接技巧传授给选手。
 
  他心细如发。专门请了心理专家对选手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大赛期,每天早晨5点,他陪着学员跑步。
 
  辛勤的园丁浇灌出美丽的花朵。2009年,他培养的选手王召军获得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竞赛行业组总成绩、气焊组双项第一名。这是大庆焊工在国家级大赛的最好纪录。
 
  2011年和2012年,他培养的选手在“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个人团体双第一。
 
  多年来,他桃李满天下。他培训的3000名学员中,已有技师、高级技师130多人,13人获得国家、中石油公司、黑龙江省和大庆石油管理局的“技术能手”称号。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