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增,男,汉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
康海增,男,汉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
主要事迹:
原本默默无闻的小焊工,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理事、高级技师,新兴重工及新兴能源装备股份公司焊工首席技师。他多次在省、市焊工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荣获“河北省焊工技能大师”、“河北省燕赵金牌技师”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凭的就是一股敢于攻坚克难的冲劲,苦练绝技的韧劲,视焊接如艺术的执着……他就是新兴际华集团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康海增。
从1989年参加工作至今,康海增为企业创造了26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并解决了全国同行业的三项焊接技术难题——球墨铸铁管件的焊接、复合钢板材料的焊接和炼铁炉冷却壁管道对接焊,特别是冷却壁管道的对接焊为全国首创。
2006年7月,新兴铸管股份公司2号高炉冷却壁管道意外损坏。根据原有经验,一般的做法是对管道进行更换,而更换最快也要20天。事发当天尝试了多套修补方案均告失败,但康海增没有气馁,不断观察和思考。
“就这样办!”凌晨4点,他尝试了一个反向思维的修补方案:利用管道内壁仅存的 “1”左右的有效金属,从内向外层层堆焊叠加至管口,再和新管焊接。经过近两个小时努力,通水试验补焊处滴水不漏,完全合格!这开创了炼铁炉冷却壁成功补焊的先例,为该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以前,复合板过渡层焊接裂纹问题是困扰国内同行业的“老大难”。2007年,康海增大胆使用直径“5”的过渡层焊条,通过调整电流和电弧长度有效降低了电弧推力对熔池的搅拌作用,进而降低了焊缝的熔合比,最终使合格率达到98﹪。他还大胆提出了“倒序焊接法”,为复合板材的焊接开创了一条新的工艺思路。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康海增的奋斗史也印证了这个说法。工作中,他不仅胆大心细,还敢于出奇制胜,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公司生产的氧化铝压煮器内管束的环管是由两个直径“300” 左右的半圆管对接而成,出现缺陷,很难修复。但康海增将焊缝附近的直径 “30”的接管口预先割开,通过开口位置将焊条伸到管内咬边部位进行补焊,顺利解决难题。由于管束的接管密集排列,试压过程中有些漏点几天都无法修复,康海增总能在几分钟就补焊成功……
2010年,康海增所在的公司开始研发LNG低温新产品,由于原设计不合理,造成试焊样品报废。此后,康海增调整坡口角度和钝边尺寸,并通过改变焊枪的相对位置和增加熔深等一系列焊接试验方法,使产品纵缝达到了双面成型的要求,并摸索出一系列适宜的焊接工艺参数,为公司低温杜瓦罐产品的成功试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凭着这股韧劲和决心,康海增通过变换焊机正负极性,采用交流焊机,提高焊接电流等措施,摸索出一套焊接方法解决了铸铁管件出口任务时遇到焊缝成型极差、裂纹气孔持续不断的问题,且试压合格率提高到90%。此项技术难题的攻克,极大提高了公司管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
抽真空波纹管由于厚度仅有 “0.25”至“0.5”,康海增独辟蹊径,先将焊丝端部顶在漏点上,再将焊枪从焊丝上起弧,逐步移至焊丝端部,融化的铁水滴在漏点上,利用铁水本身温度达到和管壁结合目的,从而修复漏点。“好的技术只能在工作中不断练习,才能得到提升。”康海增说,“焊接就是艺术,我热爱焊接这份工作,这也是我钻研焊接技术的动力源泉。”
而这位成长起来的焊接“艺术家”,不仅苦心练习自己的技艺,还悉心给徒弟们传授。2010年底,公司LNG低温气瓶筹备组成立,急需焊接工人。康海增主动承担起老师的责任,针对新招工人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关键的操作技术他都亲手示范,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经过短短三、四个月的强化培训,12名新工人就成为公司手工氩弧焊、自动氩弧焊的技术骨干。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