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彭志平:钻探技术的领跑者

2018-07-24 12:00:54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彭志平,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钻探工,技师。


 
  彭志平,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钻探工,技师。
 
  主要事迹:
 
  艰难困苦中的“螺丝钉精神”
 
  说到地质钻探,人们很容易就会和“脏、黑、粗”等字眼联系起来。这也难怪,地质钻探不是在无人区,就是在不通水、不通电、无村无镇的待开发区,每当狂风来临,现场飞沙走石,能见度极低,别说是人,就连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也不得不抛锚在路上,沙石打在脸上象针扎一般生疼,营地的帐蓬也经常被连根拨起,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其难度可想而知。地质队员们开玩笑说,吃饭经常是半碗白米半碗沙。就是这样的环境,彭志平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象一颗螺丝钉般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2008年1月,彭志平正和队员们在江西昌九铁路永修特大桥施工,一场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突然不期而至,正常的施工几近瘫痪,生活也面临很大的问题。在这艰难关头,彭志平没有退却,而是一如既往坚守在施工现场,对钻机进行精心看护保养。一有时间,就冒雪到施工现场检查设备存放和性能状况,每每做到万无一失,才放心离开。常常是一圈转下来,早已变成了一位“雪人”。天气稍一转好,他就和队员们一道加班加点赶工期,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他们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技术难题下的“罗文精神”
 
  “罗文精神”是忠诚敬业、积极主动、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排除万难完成任务的精神。彭志平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努力刻苦钻研,力争成为一名新时期的知识型钻工。
 
  钻工属于熟练工种,是一个要凭知觉才能做好的工作。在钻进过程中,转速、钻压以及泵量等一系列影响钻进效率的参数,都要凭操作手的知觉来完成,如果把握得好,则事半功倍,而且钻探设备、机具的完好率能够得到保证;反之,则可能是事倍而功半,且极易损毁钻探设备和机具,甚至导致孔内事故的发生。为此,彭志平翻资料、看图纸、问前辈,经常为了弄懂一个问题整夜整夜不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练就了一身娴熟的钻探技能。
 
  在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桩基施工过程中,在同等地层条件下,在设备不占优的情况下,他所带领的机组进度遥遥领先,让其它机组和施工队伍竖起了大拇指,得到了工程方和单位领导的认可。在太中银铁路永宁黄河特大桥桩基施工现场,面对流沙地层,在多家施工单位先后撤出的情况下,彭志平带领技术人员昼夜攻关,不断改进钻进参数和钻具设计,最终探索出了下双护筒和长护筒的施工方法。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使旋挖钻机得以继续施工,而且使太中银铁路永宁黄河特大桥的整体施工进度得到了保证。
 
  平凡岗位中的“奉献精神”
 
  谁没有儿女情长,谁不想锦衣玉食?
 
  彭志平的父亲现在已是70岁高龄,母亲长年疾病缠身,由于兄弟们都在外地工作,照顾父母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彭志平的妻子没有工作,现在家中还有一个不足两岁的孩子。全家三代五口挤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所有这些,都像一块沉重的大石重重压在彭志平的心上。有的时候他会在工作之余给家里打个电话,有的时候也会在暗地里把眼泪擦干。
 
  这些年来,彭志平同志不是没有考虑过些问题,也不是没有诱惑摆在他的面前。随着旋挖钻机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大江南北的各个大型建筑施工现场,市场对旋挖钻机操作手及钻机售后服务人员的需求也极速增长。由于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很多施工老板和钻机销售商纷纷向他开出高工资,但彭志平始终不为所动,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热爱地质事业,我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彭志平这种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使他不断由一个高度攀登到另一个高度。2011年,在首届山西省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上,彭志平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随后举行的首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上,彭志平再次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现场裁判和观众,勇夺金牌。2012年,他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