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来看,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确定下来,正像社会科学园地中其他许多学科的产生一样,即便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清楚地理解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特殊性的含义,作为学科它却已经存在了。
从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来看,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确定下来,正像社会科学园地中其他许多学科的产生一样,即便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清楚地理解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特殊性的含义,作为学科它却已经存在了。”自1983年获得了行政上的合法性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进程,也使这一学科在中国学科共同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职业教育研究同时也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但是关于学科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还很不深入且重视程度不够,经典理论匮乏,理论创新能力更是不足。加之新的学科目录(2011年颁布)着重强化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概念,学科管理与评估也更加强调和突出一级学科,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包括职业教育学在内的诸多二级学科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此,进行理论创新是职业教育学科从教育学科之林中脱颖而出甚至是未来成为一个学科门类的必要充分条件。
一、职业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理论创新
(一)经济社会发展向职业教育学科提出理论创新的需求
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不能走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道路,必须与时俱进,审时度势,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审查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形势和现实需求变化。例如,第四次科技(工业)革命时代正迎面而来,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教育教学、思维模式等诸多领域以及认识、理解世界的方式。另外,当代工作世界的变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相关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精准扶贫),等等,都是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必须关注的变化领域。
(二)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向职业教育学科提出理论创新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基本搭建成型。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业态、新问题、新困惑和新矛盾亟待新突破,实践中新的经验需要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换言之,实践发展需要理论回应实践中的新问题;实践发展需要理论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
(三)学科自身的发展向职业教育学科提出理论创新的需求
理论创新是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冲破固化思维的牢笼,开拓学术研究的视阈,提升理论体系建设的格局,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理论创新是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需要破题和深入研究的理论,比如:首先是关乎职业教育学科存在根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通过理论创新加以解决;其次是一些新的重要论断需要结合实际做出新的阐释;再次是拓展职业教育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丰富与夯实。
二、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创新乏力的表现及原因
(一)基础理论薄弱、研究方法单一仍是制约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短板
从其学科结构本身来看,缺乏逻辑上的自洽性和理论的解释力。很多基础理论问题,如职业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如何构建、职业教育学科群如何建设、职业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如何构建、职业教育的本质为何等,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答。由于自身理论积累不够,知识生产能力不足,导致创新能力不强,以至于不得不借用或移植其他学科理论体系、生搬硬套其它学科概念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又很难解释当代职业教育复杂的现象和规律,更难解决当前层出不穷的职业教育实际问题,从而使得职业教育理论的解释、指导、批判和预测功能无从发挥。另外,从研究方法上看,创新运用方法的能力不足,方法较为单一;思辨性的研究多,实证性的研究少;单一学科的研究多,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少。
(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滞后影响职业教育理论创新
在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依附、模仿和移植相关学科体系的痕迹,结构松散,自身特色仍不明显。学术体系的建设则强调的是“专业性”,即这种专业不仅仅包括研究队伍专业化、学术组织专业化、研究态度专业化、研究规范专业化,还包括研究成果专业化和成果评价体系专业化等。正是学术门槛高度专业性,才使得一门学科能够不断累积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其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而这些也恰恰也是职业教育学科的“软肋”所在。学术话语上的“弱势”和“失语”是当前职业教育学科的真实写照。职业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还落后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还不能完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领域的历史性变化。
(三)系统性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成果偏少阻滞职业教育学科理论水平的提升
系统性和原创性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门学科的“根底”,当前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还存在“抓热点”、“一哄而上”的现象,应景性的研究成果“铺天盖地”,但真正能够对学科发展产生引领和启发意义的原创性作品屈指可数。所研究的问题往往都是“零敲碎打”,不成系统,观点多理论成分少,以能够发表为目标。这严重阻滞了职业教育学科理论水平的提升和飞跃。
三、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创新的路径
(一)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学科根基
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仍然未能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只有少部分学者在这块近乎被忽略的领域默默耕耘,已有的研究也还存在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因此,必须以紧迫的状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科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反之,如果职业教育研究者只是跟随政府的政策并解读其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或热门话题,乐此不疲地为政策困境或实施找对策,那么职业教育学将失去作为一门学科的必要性。
(二)加强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取得方法论的突破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必须破除“路径依赖”的惯性,除了必须在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狠下功夫外,在方法论上也需另辟蹊径,有新的突破。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跨界性”学科,若要解答好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必然会涉及到诸多相关学科或学问的智识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想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职业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是必然的路径。当然,多学科研究只是从外围学科来认识和理解职业教育学科的内涵,其研究成果很可能被“侵占”或“掠夺”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跨学科研究可弥补这种缺陷。跨学科研究常常立足于本学科基本问题,将一切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使之为我所用,而不是其他有关的多个学科方法的机械杂凑。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研究可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三)从问题出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举
要以发现和解决职业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真问题”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理论创新,而不是让假问题或伪问题混淆视听,另外还要把握住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和前沿。要立足于丰富的职业教育实践,要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新领域问题的探索、老旧问题的解决,重视对基础问题的回应、重大问题的审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举,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进步和飞跃,引导职业教育实践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加强学科理论的元研究
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思维能力的实质是一种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学者和研究者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充实方法论知识,着重提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力争在职业教育学科的元研究和反思性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精品”,为职业教育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和职业教育理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马君,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