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交流 > 国际资讯 >

法国电影教育:全民“电影人”

2018-06-29 10:52:17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1895年,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工厂的大门》在里昂诞生,法国成为电影艺术发源地。法国电影不拘一格又充满个性,魅力独特,在全球市场上始终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产量、票房及品质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观影与讨论视觉中国 供图
 
  1895年,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工厂的大门》在里昂诞生,法国成为电影艺术发源地。法国电影不拘一格又充满个性,魅力独特,在全球市场上始终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产量、票房及品质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电影自发明以来,除了具有消遣、娱乐的功能以外,还承载传播思想观念和普及知识文化等一系列的教育功能。20世纪40年代,法国民众开始更加关注教育不平等问题,政府自1945年起加快了图书馆、剧场、电影院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步伐,并试图通过大量的电影放映来改变城乡接合部等地落后的文化面貌。
 
  幼儿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想象力、图像感知和发散思维的重要时期。法国小学高年级以后开始进行电影文学与简单的影像制作教育。初中以前注重直觉感知、影视素养和发散思维的培养。高中阶段电影是必修课,开始进行电影美学、哲学和电影史的教育,并为以后有志于从事电影行业的学习提供铺垫。通识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感知与创意创新能力,职业化教育阶段面向电影产业,突出精细化和专业化,培养专业电影人才。高等教育阶段关注电影产业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精细化需求。
 
  通识教育培养好奇心
 
  法国的电影与视听教育由通识教育和职业化教育两部分组成。通识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贯穿至高等教育阶段,构成由浅入深、互融互通、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
 
  法国国民教育部在中小学阶段教育大纲中,明确规范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电影与视听教育的目标和内容。2000—2002年,希拉克政府的教育与文化部长贾克·朗开始大力推进电影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发展。与此同时,法国中小学的电影教育在理念方面开始了新的转向。贾克·朗提出,在中小学的电影通识教育中,不是把专业的电影学知识搬到课堂中。艺术具有给学生带来冲击和感动的特质,校园里的艺术教育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这种电影教育理念的转向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法国校园。在中小学,电影不再是像文学、历史一样用来分析的,而是被看作可以带来感受与情感的载体。通过电影,学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差异性的情感。这种侧重于情感的特点将电影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剧情中,而是鼓励学生探索电影的方方面面。培养好奇心的教育客观上促进了法国电影内容的多元化与差异化,活跃了电影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低幼阶段培养艺术敏感性
 
  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敏感性训练。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在每学年会组织两次左右的集体观影活动,以动画片为主。观影后,老师会通过与影片有关的图案引导儿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其好奇心。
 
  在小学低年级(6—8岁)阶段,教学目标是对于学生图像认知与感知的培养。通过影像,让学生表达看到了什么。训练通常由“接受”和“表达”两个部分组成。课堂上,老师会准备类似于连环画式的教学工具,这种由若干卡片组成的连环画上包含了电影的主要剧情。学生们可以在卡片上进行二度创作,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对卡片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通过卡片,可以培养每一名学生差异性的艺术感知与不同的情感表达。从而完成从图像信息接受、图像思维表达到抽象思维表达的发展过程。
 
  到了小学高年级(9—11岁)阶段,学校除了培养艺术感知以外,电影教育开始尝试围绕电影的中心思想进行探讨。进行讨论的通常是一些经典和家喻户晓的电影,而在难易程度上,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渐递进的。
 
  初中(12—14岁)阶段的电影教育通常是围绕不同科目展开的,比如结合了艺术史、造型艺术和法语等科目。造型艺术课程从初中第二年开始,课堂上对图像、影像作品的分析和创作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强调图像作品所展现出的不同视角与不同观点以及作品所承载的独特意义。同学们也会通过计算机和摄像机的方式开始尝试剧情性图像的创作。
 
  高中(14—17岁)的电影课程属于法国毕业会考内容之一,是对初中电影课堂的深入和延续。电影教学开始呈现一定的专业性,更加注重个性化,依照学生个人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寻找各自的关注点。图像、电影和视听教育继续结合不同科目进行,尤其是法语、历史和艺术史。“艺术创造与活动—视觉艺术”属于必修课,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和创作的形式,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加深对电影这一职业领域的了解。“电影与视听”属于选修课程,围绕文化知识与电影专业知识进行,比如电影史、电影作者、镜头语言、社会文化等。这门课程将为接下来的电影课程做铺垫。
 
  专业教育培养电影人才
 
  除了校园课程以外,法国中小学阶段还开展丰富多彩的与电影和视听教育相关的课外教学活动。法国国家电影局(CNC)分别在1994年、1989年和1998年创立了“电影与学校”“电影在初中”和“电影在高中”三个电影教学项目,在众多合作的电影院放映,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欣赏高品质的经典电影作品。这三个项目每年受益的学生近百万,其中一半是中学生。
 
  高中生“让·雷诺阿”奖由法国国民教育部主办,与国家法语电影联合会和国家电影局通力合作。评审团全部由高中生组成,评选出高中生喜欢的电影。每年提名9部电影。合作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两名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评审工作而与电影业界近距离接触。
 
  电影创作工坊与电影放映工坊面向初二和初三学生开放,由不同学科的老师联合校外的合作伙伴进行,在工作坊中可以进行影像编导、制作、发行或展映。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影片放映,观影后围绕电影内容进行交流和学习。
 
  法国职业教育阶段以培养专业电影与视听人才为目标,呈现专业化、精细化和职业化特点。人才培养方面分为以培养影视制作技术人才为主的技术类教育和以培养电影艺术家、电影专业人才为主的电影教育两种。前者从高中阶段开始,后者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完成。
 
  本科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比如艺术与电影史、电影理论、艺术理论、艺术哲学等;也有部分大学会将理论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同时开设电影导演、剪辑、摄影、录音等课程。
 
  硕士阶段的培养分为研究型和职业型,前者主要是培养电影研究学者,后者侧重电影市场相关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开设的专业包括电影研究、电影档案学、电影教育、电影修复、纪录片创作等,培养电影行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旅法教育研究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