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收官之作,6月22日,高职组“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赛项在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原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鸣锣开赛,这也是该赛项首次进入国赛。共有来自全国的30支代表队,共90名参赛选手将进行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
MVE网天津讯(特约记者 刘继源 摄影 靖鑫)作为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收官之作,6月22日,高职组“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赛项在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原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鸣锣开赛,这也是该赛项首次进入国赛。共有来自全国的30支代表队,共90名参赛选手将进行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
开幕式现场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谢承杰,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宋凯,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助理、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南,天津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喆,天津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人劳部副部长王丽媛,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朱光东,天津工业职业学院院长孔维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宋凯主持。
比赛现场
竞赛采用团体赛制,每支参赛队由3名参赛选手组成,共同完成冶炼专用行车设备电气排故、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铜火法冶炼共三个竞赛项目。每队成绩为各项目的总成绩,成绩相同时以时间最短者排前。
比赛现场
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及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冶金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生产自动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企业生产要求岗位操作人员既懂工艺又懂设备。据了解,目前开设冶金相关专业的大多数院校比较重视金属冶炼的工艺技术培养,但是对设备检修技能关注甚少。
比赛现场
本赛项以金属冶炼生产要求设计内容,以火法冶炼相关岗位高级工职业技能要求为核心技能和核心知识考核点,培养考核选手金属冶炼环节设备检修、物料平衡、热平衡控制、冶金原理、正常冶炼操作、异常工况处理等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冶金及设备检修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冶金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冶金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我国冶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金属材料附加值等提供合格技能人才。
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的特色与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第一,贴近产业技能、体现职业素养。本赛项在竞赛内容选择上兼顾金属冶炼与特种设备的应用,采用双选手完成冶炼操作过程,按照冶金类企业从业人员和岗位需求量最大的转炉炼钢、铜冶炼及相关设备检修的工艺技术要求,结合冶金生产连续作业、立体交叉的特点,将冶金生产过程中,行车的运行与冶炼操作有机融合,体现上下工序之间、设备运行与工艺生产之间的紧密配合,一旦上道工序设备出现故障,势必影响下道工序生产,必须争分夺秒抢修故障。赛项的设计正是从生产实际出发,达到操检合一的技能训练目的,通过软、硬件仿真将高温、污染、高能耗、高成本、高危险的生产作业岗位引入校内开展竞赛。第二,填补高职组全国职业院校金属冶炼技能大赛操检合一的空白。参照火法冶炼工、电气维修等高级工职业技能要求,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内容设计竞赛知识点,使学生通过竞赛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竞赛理念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引领中国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发,竞赛根据金属冶炼岗位群设计,内容融合金属冶炼过程设备检修、物料平衡、热平衡控制、正常冶炼操作、异常工况处理等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培养领域高级技能型人才。第四,自动评分、公平公正公开。赛项组织过程聘请了行业企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对竞赛的方案设计、组织、考核项目、评分标准等方面进行多次研讨,力求公平、体现水平。赛项的组织及过程公开透明,赛项所用仿真系统有统一的训练平台、考试平台。赛前公布训练方案和评价标准,供参赛院校参考与练习。比赛过程对媒体开放,接受社会监督。成绩评定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所有选手提交后即可看到成绩,裁判与选手当场签字确认,保证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公正。
比赛现场
大赛同期还举办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普职融通交流会、金属冶炼专业校企交流会、信息化教师技能展示活动、参观体验实训室和企业展示等活动。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普职融通交流会现场
本次大赛吸引了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北方网、天津工人报、现代职业教育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天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等媒体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另外,现代职业教育网直播频道——艾米直播台还对本次大赛进行全程全网实时视频直播。
现代职业教育网直播频道对本次大赛进行全程全网实时视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