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下是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在2018北京洪堡教育大会青年学者论坛上的贺信原文。
个人简介:田毅鹏,1963年生人。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民政部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曾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值此2018北京洪堡教育大会青年学者论坛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及我个人向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
本届青年学者论坛以“技能下乡与乡村振兴”为主题,既延承了上世纪伊始“乡村建设运动”的传统,又直面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更积极回应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
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内核,乡村的命运直接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命运。以一批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开启的“乡村建设运动”为发轫,振兴与发展乡村社会既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血脉中的基因。从“乡村建设运动”所强调的“文字下乡”和“技能下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农村技能体系”建构,都从文化与技能提升的角度赋予了乡村发展以内源性支撑,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新时代,伴随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传统的以乡村为中心的文明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动,乡村变迁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何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乡村不至因“过疏化”而迅速走向崩解,依然保持相对的秩序和稳定,并扶助农民扎根土地,创造价值,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新生知识分子必须破解的时代问题。
只有将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从外源性输入引向内生性发动,乡村振兴才真正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具有活力的时代议题。从政策、物质多予转换为文化、技术赋能,是培育新型农民,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主体和推动乡村发展内核力量的应有之义。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希望广大青年学者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承前人筚路蓝缕之传统精神,启乡村振兴之创新征程;扬知识分子之精神旗帜,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历史使命。
最后,衷心祝愿2018北京洪堡教育大会青年学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田毅鹏
201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