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声华,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小华,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国政府已把国家资格框架建设列入“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其制度设计和实践应用亟需理论创新来支撑。梳理国内已有研究的现状,反思存在的不足,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
一、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现状反思
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研究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比较轻基础”、“重文本轻文化”和“重经验轻反思”,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纵深发展。
(一)重比较轻基础: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学理阙如
目前,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研究主要聚焦在国外资格框架的推介和引进上(约占83%以上),以比较研究中的国别研究为主要方法。从国别上看,澳大利亚、欧洲、英国、印度、南非、新西兰、爱尔兰、中国香港、丹麦、德国、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格框架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澳大利亚、欧洲和英国是最受关注的国家(地区),共有50余篇文章专门研究这三个国家(地区)的国家资格框架,约占比较研究类文章总数的58%。
然而,我国要建立国家资格框架,仅仅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尤其是国别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可是,与如火如荼的比较研究相比,基础理论研究显得比较冷清,仅有少数学者涉足该领域,探讨国家资格框架的理论范畴、理论基础、治理结构和制度演进等,总体上看,有关国家资格框架的学理阙如。
(二)重文本轻文化: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深度不足
目前国内的比较研究更侧重于对国外资格框架的文本进行解析,相对忽视了对文本背后的文化进行解读。其实,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教育文化、甚至宗教文化在内的文化系统才是国家资格框架是其所是的关键因素。英国是崇尚精英主义教育的国家,长期以来,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割裂和分离非常严重。可是,英国却能推行实施全纳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度融通。我国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割裂也十分严重,可我们并不能直接借用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根本的原因在于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异。
不考量异国的文化差别和本土的文化适应问题,借鉴和引进外国的资格框架就没有立足点。比如北欧国家的资格框架倾向于过程导向,而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却倾向于结果导向。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北欧的经济体系中雇主之间是社会性合作伙伴关系,在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毕业生和就业是相匹配的;而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主要利用市场机制在相对动荡的劳动力市场中匹配毕业生和工作。显然,国内的许多研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从而失却了深度。
(三)重经验轻反思: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批判性不够
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和欧盟等国家(地区)的资格框架在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国内学者纷纷从资格分级及类型、资格的标准与获得路径以及国家资格框架的特征等方面对这些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总结,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加快我国构建国家资格框架的步伐。二是要尽快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三是要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通。四是要加快对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认定。五是提倡企业、行业的参与等。
但是,国内研究鲜有对国外资格框架制度进行反思和批判。事实上,“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已有证据表明国家资格框架的效果比预期要小得多。”有国外学者从课程模式的角度对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极具洞察力。一般认为,国家资格框架的失败很可能是缺乏政治支持或者是具有特定责任的机构或权威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实施。可是,国外有学者则提出要区分政治的、行政的和“技术”(不是狭义的技术)的以及专业的困难。这些反思性研究大大推进了国家资格框架的完善和发展。
二、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趋势前瞻
在未来的研究中,夯实国家资格框架的基础理论是关键,揭示国家资格框架的实践逻辑是重点,而它们的旨归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
(一)从经验到学理:夯实国家资格框架的基础理论
什么是知识、能力、技能和资格?资格分级的依据是什么?他们在学习和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如何?正规教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与正规教育环境之外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价值上是一致的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一致?在不同的社会中推动资格框架改革存在什么样的普遍性?国家资格框架为什么能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弥补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鸿沟?这些基本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的回应和澄清。
国家资格框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经济学可以关注资格的市场运行机制、教育学可以关注课程标准、教育质量和学分制度,心理学可以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成长规律,政治学、社会学可以关注资格框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而哲学要关注资格框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论、知识论和实践论等形而上问题。有的问题还需要跨学科的视野,比如对资格、资格认证、学分转换的理解就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视角。摆脱单纯经验研究为主的研究范式,为国家资格框架输入学理,构建国家资格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将是未来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重点亦是难点所在。
(二)从文本到文化:揭示国家资格框架的实践逻辑
国家资格框架的多样性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国家资格框架模式。文化是国家资格框架的合理内核,不理解某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就无法真正理解该国的资格框架制度。已有研究过于关注其他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本身,而没有关注制度的实践,尤其是制约实践的文化因素。为什么国家资格框架在有些国家会成功,而在有些国家会失败?为什么资格框架在有些国家经历了几次改革而越来越完善?理解国家资格框架改革的文化背景和动因是揭示国家资格框架的实践逻辑之前提。
国家资格框架的实践逻辑是指国家资格框架作为一种顶层制度,其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评估与制度完善等实践环节的基本线索和内在规律,它植根于国家的文化传统。每个国家资格框架的实践逻辑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通过文化解读来揭示其实践逻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中国资格框架制度实践的启示。
(三)从国际到本土: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
从国际比较转向本土行动设计是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应然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的结构是什么?国家资格框架应分为几个等级?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值融通的条件是什么?哪些部门应该参与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定、实施和管理,他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悬而未决,也无法从国际比较中直接得到答案。
国家资格框架的核心是资格及其等级,这是中国特色国家资格框架建设首先要攻克的难题。有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的8级和5级构想,但还缺乏更详实、更全面、更系统和更有力的论证,离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指出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不是某个学者或某个课题组所能独立承担的任务,它需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和行业的专家以及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的人员协同攻关,亦需要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凸显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三、总结
我们认为国家资格框架的比较研究和经验研究非常重要,但必须植根于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系统,抓住支配国家资格框架运行的内在动因,并从文化比较中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和措施。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国家的战略目标,开展扎实的国家资格框架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之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制度基础。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