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始终把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威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以教育扶贫为重点,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完善定点扶贫领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建立四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精准扶贫新模式,以“教育+定点扶贫”做好定点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让定点扶贫县贫困乡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办学条件全部达标,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始终把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威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以教育扶贫为重点,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完善定点扶贫领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建立四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精准扶贫新模式,以“教育+定点扶贫”做好定点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让定点扶贫县贫困乡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办学条件全部达标,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责任。教育部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亲自抓,并协调组织部内19个司局单位和几十所院校参与定点扶贫的工作机制。近两年,办公厅先后印发了《2016-2017年教育部定点帮扶青龙县、威县工作实施方案》《教育部2017-2018年对河北省青龙县、威县定点扶贫工作要点》,细化帮扶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干部选派、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教育保障体系、改善基础教育基本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等27个方面工作任务。
二、资助贫困师生全保障。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实施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就学资助全覆盖,让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自教育部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定期组织到河北省青龙县、威县慰问贫困乡村的特困师生,2017年,资助特困教师114名,资助资金合计114万元。协调将两县纳入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县,共争取专项资金2400万元,惠及8.7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2017年发放资助、补助金3216.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42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18万人,真正做到了应助尽助、不漏一生、不少一项。帮助两县争取到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金7.05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48万元、滋蕙计划资金49.8万元、顺丰莲花助学项目资助金43.04万元、泛海资助计划资金160万元、其他社会资助项目25万元,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落实两县“三个专项”高校招生政策,促进农村贫困学生上大学,2017年两县通过“三个专项”计划共有252名学生被重点院校录取,分别较去年增长27.5%、55.8%。
三、改善办学条件补短板。以贫困乡村中小学为重点,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脱贫根基,让贫困学生都能上好学。2016-2017年,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2730万元,支持两县69个贫困乡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教育发展基金援建乡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覆盖两县所有的贫困村。协调省市教育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时优先安排两县,2017年,倾斜安排两县教育项目资金共2.92亿元,为两县安排特岗教师计划410名,全部安排到贫困乡村任教,加强和改善了贫困乡村师资队伍。实施教师周转楼项目6个,700名乡村教师实现了安居乐业。教育部直接援建驻村第一书记所在的威县魏家寨村中心幼儿园、青龙县龙潭村小学等,改善了定点扶贫村及周边乡村基础教育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教育部捐赠党费800万元将支持两县精准扶贫项目。
四、发展职业教育促就业。以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目标,提升教育脱贫能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教育部积极协调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职业院校对口帮扶两县职业教育发展。组织京津冀教育部门制订对口帮扶青龙县和威县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协调近20所职业院校将在设立分校、专业建设、联合培养、教师培训、扶贫培训、资源引进、模式引进等十个方面对口帮扶两县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目前,已协调北京市商业学校和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在青龙设立分校、天津职业大学在威县设立分校,通过联合办学提升定点县职业教育水平,增强学生技能,促进更好就业。同时,教育部积极协调对两县职教中心资金设备的捐助,将两县纳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各资助320万元和云教室建设资金58万元。推动青龙县职教中心获取2017-2018年度华夏基金会10万美元资助,用于该县发展职业教育。江苏省教育厅为威县职教中心捐赠现金及设备50余万元,联想职业教育集团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教育设备、软件和服务。2017年,帮助两县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220期,培训学员26000多人次,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实现脱贫举措与技能培训精准对接。
五、推动产教融合促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激活县域产业发展动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教育部根据两县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已协调近20家直属高校与青龙县12个产业项目、威县9个产业项目进行一对一帮扶,实现高校科研与贫困县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项目全部实施后预计能使80%的贫困乡村人口受益。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高校赴两县进行实地调研对接。推动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与青龙县就中草药深加工、生物制品研发进行帮扶项目对接,南开大学与威县利江生物公司共建科研工作站、北京林业大学在威县建设杨树良种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帮助两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协调全国机械、航空、物流、纺织服装等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两县扶贫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行指委调动相关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两县扶贫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优化布局结构。
六、培训基层队伍夯基础。以贫困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培养和厚植精准扶贫根基,全力打造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协调河北省教育厅将青龙县纳入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协调有关院校、科研所选派专家直接参加两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将两县纳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面向贫困村在职村干部、农村后备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培养,2017年两县共招收161人。协调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威县卫生计生局共建威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面向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协调河北地质大学在威县枣园乡魏家寨村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为该村50多名青年农民开展网店运营及电商销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