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以《行动计划》为抓手,2016年各地系统搭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四梁八柱”,2017年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为2018年“内部装修”和全面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是《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以《行动计划》为抓手,2016年各地系统搭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四梁八柱”,2017年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为2018年“内部装修”和全面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行动计划创新高职管理模式
为顺应政府职能的转变,《行动计划》创新“教育部规划管理、省级统筹保障、院校自主实施”的管理模式,国家、省级、学校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形成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国家层面,《行动计划》梳理了65个任务、22个项目,细化各地分工,搭建管理平台,强化过程监控,建立年度绩效评价制度,督促各地推进落实。同时,在国家层面出台系列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省级层面,32个省份(含兵团)制定了省级实施方案,承接具体项目和任务。根据《行动计划》管理平台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任务启动率93%,项目启动率88%。有21个省份任务启动率达到100%,河南和新疆两个省份任务启动率小于80%,北京未填报数据。有24个省份项目启动率达到100%,宁夏、海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启动率小于70%,北京未填报数据,西藏的项目启动率是零。
项目启动后,实际布点情况很关键。据统计,2016年项目布点率达92%,2017年项目布点率达到160%,这是由于各地主动增加布点,很多省份布点率远超原来承诺的布点率。各省份项目实际布点数排在前三名的是广东(1 790个)、浙江(1 691个)和江苏(1 582个)。
项目布点最终要看实际经费投入。项目启动前,各省份预估总投入205.9亿元,2016年各省份共投入45.20亿元,2017年投入80.56亿元,合计125.76亿元,省级财政经费执行率达到61.08%。两年来,省级财政投入经费排在前三位的是广西(14.57亿元)、浙江(13.78亿元)和福建(10.61亿元),省级财政投入总额超出预算的有10个省份。
除了经费投入外,各地还出台了一系列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其中统筹区域高职发展的文件82个,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文件117个,促进高职院校提高质量的文件156个。
在院校层面,各高职院校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主动承接项目任务。通过两年建设,高职院校在体制机制创新、特色专业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技术积累、交流与合作、产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感非常强。
二、行动计划实施进展良好
(一)桩基项目引领行动方向
1.优质学校树立创新发展“新标杆”
优质学校项目是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高职教育扶优扶强政策的延续和发展,通过对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院校重点投入,实现率先突破,凝聚发展人心,发挥举旗作用。2017年,31个省份启动优质校建设项目,26个省份发文确定优质学校建设名单的省份,立项院校数量由2016年的130所增至403所,已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近三成。在已立项院校中,国家示范校80所,占比19.85%,国家骨干校83所,占比20.60%,省级示范(骨干)校有160所,占比39.70%,省级以上示范院校总占比达八成,体现了上一轮财政专项引导对高职院校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14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未进入建设名单,同时有80所非示范骨干院校入选建设名单,充分说明“示范”“骨干”不是衡量学校优劣的永久标签,项目实施实际推动了高职院校重新洗牌,传递高职教育“不进则退”的压力,整体调动了高职院校力争上游的发展干劲。 在优质校的遴选形式上,有10个省份采用了梯次建设方案,将优质校明确分为国家级和省级,或者分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在经费投入上体现出差别。各地经费数据显示,用于优质校建设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总计投入41.4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23.4亿元,行业企业投入和学校自筹经费51.52亿元,总计达到116.32亿元。 优质校的年报数据显示,每所优质校平均在校生规模9 853人,平均横向技术服务、纵向科研经费和技术交易到款额达900万元,生均教仪设备值达1.18万元。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骨干专业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发展
2017年,31个省份启动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覆盖834所高职院校的408种专业,建设布点数达3 815个。全国骨干专业布局呈现如下特征:一是专业整体布局契合产业发展布局。总体来看,骨干专业第三产业布点占62.59%、第二产业占33.03%、第一产业占4.38%,与同期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相当;分大类来看,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数量最多,分别占比16.88%、15.91%、10.69%,符合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分专业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布点数均超过100个、排名全国前列,均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二是骨干专业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水平上,专业特色化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各省遴选的骨干专业均是各校的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契合了高职院校由整齐划一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的大趋势,体现了《行动计划》支持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政策方向。三是骨干专业体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骨干专业建设与本地支柱产业或重点支持产业密切相关,如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选煤技术专业服务山西煤炭支柱产业,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正是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区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专业。这些紧贴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真正体现“当地离不开”。
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产教融合重要支点
2017年,全国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际启动项目布点1 933个,两个基地的平均合作企业为1.27个,平均占地面积26 965.43平方米,平均实训工位数166.7个。每个基地平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12.5人,企业兼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中企业技术人员平均为8.61人,基地规模和指导教师数量可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平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种2.56项,平均鉴定472.56人次,平均开展专业技术和专项技能培训815.91人次,平均技术成果获得转化2.04项。实训基地的产品和服务平均收入1 409.26万元,社会服务与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已初步显现。部分省份出台了制度文件,并加大了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2017年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2.9亿元,支持建设41个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二)提质升级贯穿发展主线
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扩大。各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到2017年建设骨干职教集团359个,其中,区域型78个、行业型171个、复合型99个、其他11个,受益学生877.34万人,覆盖近1.7万余家企业,1 280个行业组织,骨干集团年度投入资金15.9亿元。二是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加快推进。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分两批布局了36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600多个专业点、5万余名学生(学徒),共计参与企业近5 000家。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了地方政府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引导行业开发规范和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标准,支持企业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推进了职业院校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混合所有制办学在探索中前行。2017年,17个省份成立(含筹备)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150个,比2016年增加了23个,招生专业总数1 322个,各级财政、学校和行业企业累计投入达3.27亿元。在现有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股份制二级学院145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21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在法人资格和内部治理模式上不断创新、更加规范。
2.“双师型”教师建设持续深化
为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各地和高职院校以《行动计划》为指引,加快构建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二是高职名师不断涌现。三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四是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逐步优化。五是兼职教师队伍参与教育教学更加深入。
各高职院校通过完善聘任与建设机制,加强以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力、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承担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任务、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方法培训等形式,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3.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扩大
一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专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截至2017年底,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已立项建设8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含10个子库)和1个学习平台(数字校园学习平台)。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持续向好。2017年,立项省级资源库493个,涵盖课程总门数4 528门,教师用户5.8万、学生用户117.5万、企业用户8.0万、社会用户14.5万,总访问量为2.02亿次,点击量10.75亿次,均比2016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二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有序推进。2017年,22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各省共确定2 809门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比2016年新增543门,增幅为23.96%,用户访问量达1.05亿人次。
三是高职院校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发挥精品资源共享课、各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等数字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4.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全国高职教育战线立足现状,直面问题,不断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各地依次落实并不断夯实生均拨款制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水平已超1.2万元;依章程办学已成高职院校共识,设立“一章三会”的高职院校持续增多,章程制度成为保障高职院校建成现代大学的“保险栓”;定期发布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年报已成为高职战线行动自觉,质量年报成为高职战线与社会交流重要载体;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作为一种创新机制效果逐步显现,已成为职教战线借以不断提升质量的“利器”;更多地区落实高职领域“放管服”,多种政策利好刺激院校内生发展动力;职教理论研究形成一批批“省队”,高职教育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三)特色优势支撑服务发展
1.助力中国制造2025
2016年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编制并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优化院校布局,围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专业结构,优先保证十大重点产业布局,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2017年各地承接服务“中国制造2025”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较好,任务启动执行率达到96%。各承接单位在优化布局调整专业结构,围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专业,加强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广东、湖南、山东、河北等省份的成效尤为显著。“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新增专业点1 253个,年度招生人数43万人;新增现代服务业专业点1 267个。2017年度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205万,招生人数78万,毕业生数64万。高职院校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及时调整专业,如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13年的布点数仅有两个,经过几年的发展,2017年的布点数为406个,2018年计划布点数达536个。
2.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影响
各地高职院校对接国际职业教育水准,引入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教学内容,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对外服务能力;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影响力;通过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探索与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与开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在境外建设“鲁班工坊”等办学机构,积极拓展海外职业教育市场,2017年度,329所高职院校在国(境)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351项国际合作;在国内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开展学历教育学生5 736人、培训10.35万人次。
3.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2017年,高职院校通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融合。29个承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项目的省份,有26个省份启动实施该项目,投入经费9.30亿元,开设创新创业课程6 332门,是计划开发建设数量的13倍,开发创新创业教材847门;共有706所院校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构,比2016年增加了13所,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达6 846人;全国高职创新创业平台达1 089个,比2016年增加了238个。各地院校在改革创新创业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多种探索,501所院校制定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学分管理办法,376所院校制定了创新创业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443所院校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4.服务“乡村振兴”
全国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围绕农业产业链和流通链,培养培训适应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需要的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农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社会服务等工作机制,推进农科教统筹、产学研合作,积极与涉农企业共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一是发挥技术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二是共建农业职教集团和涉农职教改革试验区。2017年,高职院校积极与涉农企业合作,共建农业职教集团,有11个省份启动建设农业职教集团或涉农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有22个试点投入建设,省级财政经费投入达1 002万元。三是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各地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多种途径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1.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日趋完善
2017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号)要求,全国各省要将推进分类招考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的同时,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各省更加强化专业技能导向,加大技能测试和技能大赛结果运用力度,优化“知识+技能”考试结构,健全完善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政策。全国31个省份620所院校实行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办法,分类考试招生人数达153.32万人,比2016年增长15.33%。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为社会大众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多元化途径。
2.积极探索学分积累转换制度
教育部继续推进“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等课题研究,探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全国学习成果互认联盟开发了涉及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物流、金融、教育、机械等领域认证单元1 500个,形成转换规则30多条,2017年新增成员单位18家,其中,高职院校14所。全国现已建立70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认证点),覆盖31个省份、20个行业。学分银行在信息服务平台上共为学习者建立学分银行账户4 795 635个,包括学历教育在籍生账户4 285 632个,非学历人员账户510 003个。学分银行信息平台提供学历教育课程、非学历培训课程、5分钟课程和通识课程等丰富的资源,已有数百万在校生获得在线课程学分,社会学习者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在选学完成之后获得证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成效已初步显现。
3.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更加健全
承担任务的各行指委主动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在咨询指导、拓展参与职业教育广度和深度、携手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精准发力,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2次、新增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指导报告31份、形成高职专业目录和410个专业标准、承办各类大赛30项,继续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推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国家项目,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导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地方层面出台多项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4.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
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各院校也不断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体系逐渐完善,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督,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按照《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要求,各地出台实施意见和指导性意见,不断给高职院校松绑放权,激发了院校办学活力,并体现如下特征:
一是各地采取了多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避免了政出多门与多头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强化了政策的配套性与可执行性;
二是简政放权更具综合性,不再仅限于高职院校办学的部分领域,而是在条件成熟的所有领域实行简政放权,破除了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的体制机制障碍,显示出各地政府的改革魄力;
三是简政放权的同时注重加强服务,通过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形成高职院校活力发展的良好生态。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积极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保障学术组织相对独立行使职权,不断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017年,承接项目省份和院校中,共793所高职院校完成章程的制定和修订,703所高职院校完成章程的核准;303所高职院校自行确定教学科研行政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266所高职院校建立了两级管理制度;324所高职院校设立学术委员会;312所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依法依规公开招聘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选聘教职工;280所高职院校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方式。
三、行动计划项目收官任重道远
《行动计划》两年来执行效果显著,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引人深思。
(一)认识须深化,亟须高度重视
1.任务(项目)尚未全部启动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执行情况及有关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教职成司函〔2018〕51号)显示,截至2018年3月15日,北京2017年未填报(函报),新疆任务启动率低于70%,黑龙江、海南、西藏、宁夏等4省项目启动率低于70%,黑龙江、海南、西藏等3省启动项目实际布点率低于70%。《行动计划》是各地各学校自愿申报的任务书,要加强契约意识切实完成承建任务(项目)。
2.部分省份优质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名单尚未确定
截至2018年3月15日,西藏、北京、上海、宁夏、新疆、海南尚未确定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名单;西藏、北京、上海、宁夏、新疆、云南未确定骨干专业建设名单。作为《行动计划》中的两个重点带动项目,在《行动计划》进入收官阶段,上述省份仍未确定其建设名单,势必影响整体建设进程和建设效果,也将无法有效进行省级验收工作,须尽快启动相关程序确定名单。
3.部分省份承诺资金到位率低
虽然《行动计划》总资金执行率达到61%,但部分省份承诺资金到位率低,如新疆兵团(4.73%)、江西(5.79%)、海南(5.91%)、西藏(11.36%)、内蒙古(14.75%)等5个省份两年省级财政投入经费不足本省预估投入总经费20%。同时一些地方投入的专项经费大而不强,主要集中于优质校或骨干专业建设等,其余试点项目配额较少。各单位的《行动计划》是实施方案和“责任书”,教育部将对照实施方案检验承接地区和行指委执行绩效情况,各地区和行指委应认真履责,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二)执行有偏差,亟须精准推进
1.骨干专业布局过于集中
会计、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和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院校数均超过100个;一些服务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专业布点很少,或没有布点;“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中“农机装备”领域尚未布点。个别院校骨干专业布局明显不合理,对854所参与骨干专业建设的院校统计发现,有的院校骨干专业数达到30个,有14所院校骨干专业建设数超过15个,不能体现“骨干”建设。各地各学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紧贴区域产业规划,实现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2.过程管理监督仍有不足
北京未填报2017年行动计划绩效数据和年度绩效总报告,轻工、环境保护、艺术设计等3个行指委未函报绩效数据采集汇总表和年度绩效总报告;报关、餐饮、公安、航空工业、食品工业、新闻出版、中医药、信息化教学等8个行指委未填报(函报)。部分省份(行指委)绩效总报告未能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有的省份绩效总报告只有2 000多字,未能涵盖绩效采集要点;少数地区和行指委的绩效总报告相关指标数据和绩效采集数据不一致。各地《行动计划》任务及项目完成情况将作为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布局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三)保障待发力,亟须突破藩篱
1.政策制度落地困难
一些急需的政策进展缓慢,产教融合配套支持政策不充分。如高校办学自主权已有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明确赋予,但是由于缺少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相当多的改革停留在制度层面。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平均达到1.2万元,但是根据各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报发布的数据来看,地市级政府和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地方协调好发改、财政等部门关系,确保生均拨款水平真正落实到位,同时改善高职院校办学环境,吸引多方资源参与办学,鼓励行业企业积极投入经费。
2.绩效机制有待健全
地方和行指委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深化省级统筹作用,尽快建立验收标准和评价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验收任务。行动计划已到冲刺阶段,建设成效需要客观评价,目前,教育部正在研制验收指导方案。地方和行指委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深化省级统筹,尽早部署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行动计划》管理平台的三级监督管理作用,提早明确质量标准、检验程序和评价机制,高标准、高质量部署项目验收工作。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