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李津军:“新蓝领”何处寻

2018-03-06 12:06:57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不久前,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广州举行。这一由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国侨办、欧美同学会、广州市委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大会,过去主要为归国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这次首设高技能人才展区,“新蓝领”被纳入中国全球揽才的对象,为中国制造添翼。

  不久前,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广州举行。这一由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国侨办、欧美同学会、广州市委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大会,过去主要为归国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这次首设高技能人才展区,“新蓝领”被纳入中国全球揽才的对象,为中国制造添翼。

 
  笔者非常认同这个“新蓝领”的概念,设置高技能人才展区很显然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这个全球揽才的对象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一定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大势的“新蓝领”。
 
  何谓“新蓝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满足《中国制造2025》需求,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其内涵与“德国工业4.0”的目标异曲同工,勠力跻身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中国制造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诸如高端数控、机器人、3D打印、柔性加工等,已经与传统的车钳铣刨磨大相径庭,传统的“蓝领”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客观需求。
 
  “新蓝领”就是适应智能制造潮流发展,能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开辟的经济发展新市场,提供以扎实智能基础为支撑的技精艺湛的高技能人才。换言之,就应该是脱离“大老粗”的“知识工人”。说得再通俗一点,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一招鲜,吃遍天”“一门绝技管用一辈子”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再加上“智慧的灵光”,辅之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个性化定制”的时尚,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技能“高手”。
 
  于是乎,这样的“新蓝领”必须面向全球,要把那些在欧美发达国家经过高端制造打造、锤炼的“见多识广”的高技能人才吸引过来,为中国制造贡献聪明才智。这些“新蓝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有宽广的视野、前沿的技术、先进的理念,一定会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责无旁贷地要担当起为中国制造培养“新蓝领”的重任。我们的职业院校一定要以培养“新蓝领”为新时代发展的总目标,致力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要抛弃那些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旧理念、旧模式、旧招法,以全新的姿态,营造全新的气象,创造全新的作为。
 
  首先,要真正赋予动手能力,在学生原有“基本技能”基础上强化“默会技能”养成。我们培养“新蓝领”的标准无疑就是“技精艺湛”,其表现就是“动手”能力,而娴熟的“动手”能力,必须经过“动心”“动脑”“动情”三重境界的修炼,才有可能习得;仅仅“动手”能力强还不够,一定还要有“智慧的灵光”,这就是综合职业素养。
 
  其次,要切实重视技能整合,在学生原有“模拟训练”基础上强化“实战锤炼”。以往,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到了企业总是“手足无措”,图纸看不懂,情境不适应,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将日常所学的技术技能进行有效“整合”,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重视提供“新蓝领”真刀真枪“实战锤炼”的条件,使其对专业技能“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再其次,要彻底颠覆传统观念,在学生原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强化“知识主导”。“新蓝领”倘若只有“一技之长”,在新时代肯定是不够用的,他还必须有“知识主导”下的技能拓展能力,把“一技之长”变为“N技之长”,实现多技能“复合”,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提升专业素养的知识储备和方法技巧。
 
  客观地说,“新蓝领”培养自然是职业院校当前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需要用行动创新实践,给出一个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新蓝领”培养使命神圣、责任重大,职业院校必须有所作为,为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人才。
 
  (作者系天津机电工艺学院测评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