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陈善云:“四法治德”破中职德育成效难题

2018-03-22 09:23:04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当前中职学生因为文化基础、行为习惯等问题,使许多学校及教师在面对日常的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时, 常常感觉应对乏术。如何破解中职德育难题、提升德育工作成效?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四法治德”模式,可供商讨借鉴。

  当前中职学生因为文化基础、行为习惯等问题,使许多学校及教师在面对日常的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时, 常常感觉应对乏术。如何破解中职德育难题、提升德育工作成效?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四法治德”模式,可供商讨借鉴。

 
  一是“渗透法”——德育融入课程教学。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德育途径”部分提出“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明确提出“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等课程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应积极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德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内容,才能有效提升德育成效。
 
  二是“案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育案例是指德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例,其实就是一个德育情境的故事,使用得当可以使抽象的道理显得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运用德育“案例”来提升德育工作效果,在给学生叙述生动的故事后,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去思考、分析,对故事中的人、事进行点评,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促使学生对照自己已有的言行,进行深入的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或错误,吸取他人的有益经验或教训,掌握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达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取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日常德育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笔者就已将自身经历过的德育故事编撰成了一个册子,名为《我的德育故事集》。德育案例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德育工作经验积累的过程、德育能力提升的过程。能否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恰到好处地使用相应的、不同的德育案例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对我们的德育工作者也是一个考验。熟悉并游刃有余地使用德育案例,必将大大提升我们德育工作的能力。
 
  三是“活动法”——活动促进学生成长。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之一是学习压力较小、课余时间较多。如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其课内外学习相互促进的目标?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同时教师也可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与进步,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其实,对中职教育来说,活动具有无可比拟的包容性,可以涵盖各专业、各学科、各种教育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活动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广大中职生多是喜欢动手胜于动脑;活动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要多组织活动,如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训练;校园课余生活也要多组织活动,如专业技能表演、才艺展示等,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是“正反法”——宽严有法相得益彰。中职德育工作虽然“千难万难”,但也因此蕴藏了许多值得发掘的“宝藏”,也大有可为。就具体的德育方式来说,笔者以为可以着重做好两点:一是正面教育,鼓励为主。学校、教师、班主任要挖掘并重视学生的优点,大力鼓励、广泛宣传,以学生优点面的不断扩大促进缺点面的不断缩小,从而实现学生持续进步的目标。二是反面教育,执纪从严。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缺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因此,对学生的学业及品行评价,要做到“面”“点”结合,更突出“点”,以“点”带“面”。其中,“面”指的是日常表现和一般表现,“点”指的是亮点、优点,包括专业特长、个人才艺、优秀的品行、积极的兴趣爱好等,这样评价才会使学生的信心更足、动力更大。
 
  (作者系湖南省衡阳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