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应该如何作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培养职教复合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应该如何作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培养职教复合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新时代职业教育应有新作为。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宗旨,主动创新,勇于变革,紧跟本土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建设输送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需”与“求”的无缝对接。
作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回应,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急需在课程理念上,实现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向本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本土复合型人才的实质是能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他们熟悉本土文化和传统、具有多样知识技能且坚守在当地,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中获得自我发展并能助推其目标的全面落实。
从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来看,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发展总体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学校自身培养目标的限制和影响。就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农村职业教育势必要将以上影响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从而形成切实可行、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外部环境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校际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召开学术研讨会、师资帮扶、生源交换培养、优质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等都是具体的实施措施。
在内部因素方面,一是要形成本校特色的育人机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积极建设学校的特色重点专业,为本土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和引领;二是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教育,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校内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积极营造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机制所需的文化氛围,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凸显本土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他们愿意留在家乡工作。
同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比如,在经济农产品盛产的区域,可以将食品加工包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结合,在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对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当下,农村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正在逐渐走向深化,不仅形式多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其中,“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定向就业和产教结合是常见的校企合作方式。
农民的生计问题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有限的农业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现实,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好地发挥其在技能培训、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学习型社会的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中,本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应对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在校生的培养要以本土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来应对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现实挑战,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二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不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
以甘肃省为例,其职业教育在依据省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省形成8所以“农”字头职业院校为龙头、80所县级职教中心涉农专业教学点为补充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网络;与省人社、扶贫、农牧等部门大力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年培训规模达100余万人次,有效促进了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也为本土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以本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既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全面规划,也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能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和乡村建设有帮助的农村职业教育。尤其是在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方面,一定要进行深入的科学论证,切忌对已有课程进行表面、简单化的处理,也不能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上盲目跟风。
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整体性的改革和设计,从而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