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周衍安:着眼未来产业场景推进职教信息化

2018-07-03 09:44:47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艾鑫
分享到:
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与路径选择,与社会文化、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密切关联。职业教育信息化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更要关注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跨界属性。

  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与路径选择,与社会文化、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密切关联。职业教育信息化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更要关注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跨界属性。

 
  职业岗位对从业者数字能力提出要求
 
  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的出现,要求从业者不但具备分析处理问题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基于信息化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要由工作流程的操作者转变为设计者、监管者和评估者。另外,由于学习场所和工作场所更加灵活,学习资源更加开放,知识转化与共享能力更加便捷,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个性化学习方案。
 
  职业教育是为青年人走入“工作世界”打牢基础的教育。实施职业教育的正确途径是,在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实践共同体的职业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也必须是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针对工作任务提出信息化解决方案,使学习者在获得和掌握工作过程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
 
  职业教育不能只关注传统的职业能力,不能只关注专门化的职业能力,还要关注基于数字化的职业能力。未来对职业的分类和定义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操作将成为从业者的关键能力。仅仅通过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等手段,很难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全部目标。
 
  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符合情境主义学习观
 
  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我国建立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广泛开展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广信息化教学设计,推动网络课程开发。
 
  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还放在通过开发“最佳”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教学内容上。信息化更多的是展示“事实性”知识,关注信息技术的知识传递功能,还是认知论基础上的传统教育技术观,这使得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不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的支持,很难真正提高和改善学习质量。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而非目标本身,我们应关注信息化背后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职业教育需要情境主义学习观,学习者在真实或虚拟的工作环境中,对工作意图、知识和技能进行主观建构。学习者需要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需要复杂的行动空间、一定自由度和行动权限。正是职业教育这一特有的规律,限制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我们很难通过去情境化手段和标准化技术使复杂的学习变得简单。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必须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信息技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互动与交流学习的媒介。
 
  职业教育信息化应体现工作过程导向
 
  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对员工的关键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关键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过程中获得,高度灵活、个性化和数字化的学习模式让工作岗位成为重要的学习场所。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基于工作的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同等重要。职业教育信息化应该促成这种“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对象,遵循工作过程导向和行动导向原则,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职业教育信息化还要促成学习者的共同参与,学习内容的设计应符合基于工作过程学习的理念,帮助学习者完成特定工作领域、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将学习融入工作流程中。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现实路径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需要革新信息化理念。信息化要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要具备反思性和创新性,实现对职业领域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个人行动的反思,进而促进职业学习的创新。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复杂的工作现实,转变为学习者可驾驭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交流方式,为学习者在行动过程中的知识建构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化还要为职业学习和生涯发展提供新途径,改变传统职业学习方式,重构职业教育机构的服务形态。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发展轨迹,系统设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跨职业、多学习场所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从认知主义向情境主义的转变。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要分析数字化对职业资格的影响。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调研数字化引发的职业能力需求的新变化,分析数字化对职业资格的影响,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职业能力需求,修订职业标准,为开发新职业教育专业及更新教育教学标准提供依据。宏观层面,要开发职业资格监测与预测系统,考察数字化发展对相关行业职业及工作领域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影响,分析人力资源市场对数字化人才的具体需求。微观层面,要在审视数字化对职业资格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对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职业学习进行重新设计,突出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数字信息的内容和能力,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更新培养规格和学习内容,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能力。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要关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推进,一批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的职业将会出现。对应的专业需要更新培养标准、培养环节和培养环境,适应技术发展更新相关教育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研究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将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提高学习者的通用信息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需要建立工学结合的学习平台,开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综合性学习环境。工学结合学习平台的用户友好性、工作指导性和专业可对话性非常关键,这是工学结合学习平台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很多专业领域,学习者难以对学习对象进行直接观察和体验,而信息化可以实现虚拟现实中的合作学习。工学结合学习平台还要体现职业工作的内涵,帮助学习者获得必要的信息,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并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应按照情境主义学习理念进行整体设计,培养具有自主性和责任意识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与柔性化、个性化生产相适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有相应的策略、方法论和技术工具,要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着眼于未来产业场景,促进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范式,构建出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
 
  (作者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