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借助高水平国家示范校的力量办学,是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教育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但由于不重视软实力的提升,在帮扶中,一些被帮扶院校并未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未能根本改变人才培养质量低水平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地处井冈山革命老区的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吉职院”)为突破经验不足、软实力不强的办学困境,迫切希望借助外力快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4月,在吉安、深圳两地政府的推动下,吉职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签订协议,共同设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深度合作方案。深职院全面开放教学资源,派驻管理团队和提供后方支援,协同吉职院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4年实践,吉职院办学水平快速提升,培养了一批革命老区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管理:化用先进经验,依托开放平台
深职院派出5人管理团队常驻吉职院,在校级层面,吉安市委直接任命担任吉职院实职院长(系深职院现任党委委员、副院长)、教学副院长,主抓教育教学改革;在中层干部层面,担任教务处长、二级学院院长,深入指导内涵建设;在专业层面,担任专业主任,具体指导专业、课程、实训室建设和教师教学。吉安本地则在三个层面对应配备学校党委书记、分管校领导、二级学院党支部书记及专业骨干等人员,发挥保障支撑作用的同时,“拜师学艺”,从而形成吉安、深圳两地团队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层职能搭配。
吉职院地处老区,思维相对封闭,通过引进深职院“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教学理念,打破了学科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化用深职院先进经验,实施“三全育人”,从课堂时空、校园时空、社会时空三个维度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深职院还将特区的创新精神带到吉职院,在江西省职业院校中率先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行二级学院实体化和书院制教育模式试点。
吉职院还依托深职院开放平台,拓宽办学视野。走出去,参加各种国际研讨会,主动承办高端论坛。引进来,邀请高职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行业领军人物来校讲座培训,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学术前沿。再拓展,参照与深职院的深度合作方式,寻求兄弟院校优势专业资源。
由于打开了办学思路,提高了办学定位,吉职院迅速站上职业教育的高地。
教学:师傅带好徒弟,聚焦增强软实力
参照深职院专业设置做法,吉职院制定了自己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规范专业设置。在深职院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两院教师共同对吉安当地的产业布局、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反复论证后确定首批开设9个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逐步构建对接本地三大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对应吉安电子信息首位产业,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对应“山上旅游、山下康养”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旅游管理类、医护类专业群。发起成立吉安职业教育联盟,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搭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大平台。各专业组建产学研指导委员会,由深职院教师与本地行业、企业专家和吉职院教师组成,做实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培养目标。
吉职院引进深职院“331”结构课程体系,通过工作过程和生产过程分析,对应设置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参照深职院标准,制定教学工作,每学期派出30名教师赴深职院跟班学习和培训,邀请深职院教学名师定期来校上示范课、听汇报课,共同参与教研活动,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与深职院共享教学资源库,共建“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和“可编程逻辑控制”等优质课程。
借鉴深职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吉职院深入吉安本地进行市场人才需求、生产过程、岗位技能的针对性调研,对接具体岗位,制定专业实训室规划建设方案。集中组织实训室主任、管理员赴深职院进行考察观摩和跟班学习,从设备采购、安全管理、实训布局、考核评价等方面学习高水平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借助深职院校企合作模式,引入吉安电子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深职院派出的专业带头人具体指导下,深化校企合作,设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和校企合作专员,建立了135个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践基地。
师资:对标招录工作,跟岗学习考核
吉职院结合当地实际,对标深职院教师招聘条件、招考程序、考试命题和组织,以保证教师招录的入口质量。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第一批教师时,由深职院组成招聘团队全权代办,吉职院相关人员跟班学习;第二批,由深职院专家带队指导,吉职院组成招聘团队比照深职院的流程和标准来完成;第三批之后,由吉职院独立组织完成。深职院以“传、帮、带”的方式,促成了吉职院教师招聘工作的规范化、效能化。
吉职院开办之初,深职院组建由管理干部、专业主任及金牌名师等构成的培训团队,以教师师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技能等为重点,对吉职院全体员工进行了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同时帮助吉职院组建本土培训团队,融合深职院教师培训资源和吉职院办学实际,建设培训体系,开展新入职教师的入职岗前培训。吉职院组织教师赴深职院跟班学习、赴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国培省培项目和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邀请深职院专家参与,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学工工作技能、实训室管理技能、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管理人员能力等五大类专题培训活动。
借鉴深职院培训考核机制,吉职院加强入职岗前培训、在职岗位培训的考核验收,制定教师培训考核办法。对应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等三大类岗位职责,建立分类分层考核体系,开展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实行岗位聘任动态管理。所有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强化结果使用,发挥导向作用。
通过签订深度合作办学协议,两所院校提高办学资源引入的实效性,实现了吉职院短期内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招生规模年均增长60%,录取分数逐年递增,在校生达8000人。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对地方产业的人才支撑作用更为凸显。通过深职院的“输血”,吉职院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培养了梯次有序的一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为学校激活人才培养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作者欧阳亮系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温希东系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