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王寿斌:“诊改”,无须每校都办一所“医院”

2018-10-30 15:13:10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笔者不太擅长以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方式阐述高深玄奥的抽象理论,凡事都喜欢用打比喻的方式,将看似深奥的道理,尽可能通俗地表达出来,以便于理解、执行和传播。譬如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改”与医院的常规“体检”。

  笔者不太擅长以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方式阐述高深玄奥的抽象理论,凡事都喜欢用打比喻的方式,将看似深奥的道理,尽可能通俗地表达出来,以便于理解、执行和传播。譬如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改”与医院的常规“体检”。

 
  两年前,当教学“诊改”刚刚被提起,许多学校还未正式启动,各类“诊改”培训正在轮番进行,绝大多数职教同仁尚不知道教学“诊改”贵为何物,又该如何去实际操作之时,笔者得益于总结本校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率先在2017年4月25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题为“‘望闻问切’,通俗化解读‘教学诊改’”的文章,通俗易懂地昭告广大职教同仁,所谓教学“诊改”,就是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让广大职业院校养成主动、自觉、定期进行“体检”的习惯,以便及时发现“病灶”、及早对症治疗,同时实现防患于未然。由于“诊改”属于综合“体检”,必然涉及各个“科室”和项目,于是便有了“五纵五横”;而所有的“体检”结果又都需要“诊断”,以便于“改进”,自然必须要有相应的比照“参数”,所以就有了“诊改”之中的各种“标准”。如此“非常态”的譬比,确实比许多专业化的理论架构和系统解析更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因而受到很多职业院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好评。
 
  然而,回首望来,教学“诊改”开展至今,虽然在形式上轰轰烈烈,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其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但却不难发现许多做法越来越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不断受到“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责疑。其中,对于“一校一标”的错误理解,导致许多学校不是将精力集中于个性化的“诊改”实践探索,而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纠结于在“五纵五横”层面自主制定五花八门的“标准”,盲目依托专业公司“定制”高大上的“平台”,以体现校本特色和与众不同。有专家学者将此类重复建设和盲目投入,比喻成每校都想办一所综合“医院”,令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
 
  如今,说到“医院”、提起“看病”,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摇摇头。本来,看一个伤风感冒、头疼发热、便秘腹泻之类的小毛病,是再简单不过的小事,要是放在以前,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只要号一号脉相、看一看舌苔、摸一摸淋巴,便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精准而节约地对症开药。如今很多人到了医院,好不容易排长队见到了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一律都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不仅多花了钱,而且更浪费了时间,导致不少人对医院产生本能的抱怨和诟病。同样是医院,同样是医生,如今医疗条件趋好,患者看病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差,完全是因为以前的医生是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而如今的医院却普遍是借助配套、先进的机器对病人的病因进行“排除”,虽然或许更加精准,但却极容易“小题大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把现今医院的这种“排除”式看病模式,移植到教学“诊改”之中,必然会让教学“诊改”扭曲变样,以至于失去原貌、背离初衷。
 
  曾几何时,由于担心作为新生事物的教学“诊改”会受到传统“评估”的影响,许多专家在多种学术场合和业务培训过程中强调,职业院校的“诊改”方案要重视“一校一标”,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以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里的“一校一标”,显然是指“诊改”的操作过程和诊改内容需要避免“一刀切”,而应该契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譬如,体操运动员与举重运动员就自身竞技状态进行调整的内容,肯定有很大差别;对伤风感冒患者的检查内容,与对癌症患者的检查内容肯定截然不同。
 
  毫无疑问,“一校一标”的提法完全科学正确,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严重变形走样。许多学校将很大的精力投身于制定本校的各种“标准”,涵盖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课堂等“五纵五横”的各个环节,而且不仅校级层面要搞,各个系部、二级学院也都要“照着葫芦画瓢”。如此面广量大的“工程”,牵制了教师们本该用于教育教学教研的大量精力,导致教师们对此怨声载道,许多“双肩挑”、多角色、多任务的教师由于实在忙不过来,只能疲于应对、仓促应付,所制定“标准”的质量可想而知,而再用这样的“标准”去检核具体工作,不仅不能产生正确的判断和正面的“指导”作用,反而会引发人为的误导。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配合这些“标准”在“诊改”过程中产生作用,许多学校不惜重金“傍靠”专业公司,争相建设各类“平台”“系统”“库”,盲目追求“高大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因脱离实际,或因应用烦琐,或因在次年续用时严重“吸金”加重学校负担,这些诊改“神器”大多只能被束之高阁。如此,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折腾了教师,因而严重得不偿失。
 
  笔者从不反对那些办学基础较好、办学经费充足的职业院校,通过自制严格、超前的“标准”,添置功能强大的“平台”,来提升“诊改”水平、提升办学质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基层学校,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小规模中职学校来说,或许更适合“拿来主义”,有选择地共享他校的“诊改”资源和经验,而完全不需要勉为其难地自制个性“标准”、自添先进设备,逼上梁山地把明显的薄弱学校硬生生地“打造”成能够承担各类“体检”的“综合医院”。毕竟,那样做的人财物投入太大,而且还做不好、没效果。
 
  众所周知,“诊改”是对传统“评估”的一次革新,是对“过程控制”和“循因控果”的一种尝试。我们务必牢记教学“诊改”制度设计的初衷,尽可能地依靠“望闻问切”来落实“诊改”,而不能对客观存在的常规“问题”、长期无解的现实“难题”熟视无睹,却以隔靴搔痒的方式进行大海捞针式的“排查”筛选。我们必须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才能科学高效地将职业院校教学“诊改”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