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车削加工知识、识图和绘图、设备使用与维修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轴类零件加工、螺丝加工、锥面及成型面加工等基本操作技能,北部战区驻军某部首批近20名战士,经过在山东省青岛军民融合学院的培训学习,近日顺利通过车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学习车削加工知识、识图和绘图、设备使用与维修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轴类零件加工、螺丝加工、锥面及成型面加工等基本操作技能,北部战区驻军某部首批近20名战士,经过在山东省青岛军民融合学院的培训学习,近日顺利通过车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作为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地人才培养中心的主要载体,青岛军民融合学院紧盯“战场”“市场”需求,聚焦驻军官兵战场“打赢能力”和退役后“就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完善培训机制,基本实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的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青岛军民融合学院已承接通用技术类、素质提升类及学历提升类等对军培训3500余人次。
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军校双方设立军民融合联络办公室,建立军地联合办公机制,常态化开展军地培训需求对接,制订人才培训、交流、使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实行例会制度,对接交流军地人才培训、交流信息。设立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教育培训信息,提供在线咨询、线上报名、交流研讨、需求定制、在线教学等服务,为军地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便捷的线上线下服务。
完善联培联训机制。军校双方协同推进学科专业共建、师资力量共用、教学成果共享。开设25个军地通用培训专业,编写相关专业教程和教学指导方案,依托学院6万平方米实训基地,多渠道、常态化、订单式联合开展舱段技术、舰船电气、通信技术等技能培训,协调地方人社部门,提供20余项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推进人才资格军地互认。
推进人才交流机制。军地校企立足多方共赢,共建“人才交流池”,共商交流使用办法,通过互聘兼职、双向挂职等方式,推进人才共享共用。与驻军共建军队人才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基地,部队聘请50余位优秀教师为特聘教员,学院聘任10余位部队技术人员为特聘教授;与海军士官学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青岛教学基地”。
实施督导评估机制。会同军方或委托第三方推荐组成考核评估小组,科学制订考核评估办法,对承训单位师资配备、培训管理、培训质量及学员满意度等考核评估,及时征集教学双方意见,健全评估体系,形成良性动态评价反馈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青岛军民融合学院院长石兆胜表示,学院将精准发力,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统筹运用社会资源,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学院为承接主体、以军地双方产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为纽带,政军校企融合发展的“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体,不断提升军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