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本科教育,实行“严进严出”,是最近全国上下讨论得最为热烈的教育话题之一。
强化本科教育,实行“严进严出”,是最近全国上下讨论得最为热烈的教育话题之一。其宏观背景是今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四个回归”、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清考”等焦点话题。而触发此次广泛讨论的直接原因则是:华中科技大学对18名学分不达标学生给予“本科转专科”处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仍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苏湛对涉嫌选修课论文抄袭的22名研究生判了0分。
对于“严进严出”,社会舆论导向毫无疑问是“支持”占绝对多数,但也有不少舆论担心这是“应景式”从严,只抓几个淘汰不合格学生的典型。有人举例说,早在2010年,清华大学就曾对学分不够本科毕业标准的学生颁发了专科文凭。更有好事者甚至通过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挖出了上海大学早在2004年就对81名学生给予退学处分的新闻,当年曾经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甚至舆论“惊呼”大学不好混了。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大学并没有完全建立起科学、严格的淘汰机制。眼下,但凡遇有大学淘汰学业不合格的学生,竟然还是“大新闻”,还会“引发热议”,足以说明“严出”的培养模式还缺乏制度保障,还不是常态化的做法。
由此可见,“严进严出”说起来容易,并且很能契合人们对“钱学森之问”的期待,但要真正落实起来,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严进”早已难成现实,低门槛的“注册入学”会成大势所趋,而“宽进严出”更是需要突破“四道坎儿”。
一是认知坎儿。虽说“严出”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因为谁都知道只有严管才能提升质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然而真要严格执行起来,难免还会有不同的声音。姑且不说“人情关难过”“特殊情况需要灵活机动”之类摆不上台面的顾虑,仅仅是“影响生源”这一条理由,就足以让“严出”政策胎死腹中,或流于形式。在许多人看来,保护生源是学校生存的基本前提,“宽进宽出”尚且只能维持勉强完成招生计划,一旦实行“严出”政策,鉴于目前的生源基础和学习风气,必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不能合格毕业。学生学习3年却拿不了毕业证书,无论是对家长的期待,还是对学生的就业,都算不上是好的交代,很有可能使当前的生源危机雪上加霜。所以,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统一认知就显得非常重要,要让全校教师都能认识到,只有从严治校、治教、治学,才能逐步打造学校品牌,才能提升育人质量,才能最终让学生真正受益。为了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即使牺牲眼前得过且过的“良好”局面,也要高瞻远瞩物有所值。
二是考评坎儿。对学业不合格的少数大学生做出“退学”或“本科转专科”处理,对学校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小事,然而对于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因此,处理过程中的有理有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为了让被处罚人“心服口服”,不致节外生枝、闹出事端,更是对其他学生形成一种明确导向。所以,如何进行考评,如何判断是否“合格”事关大局。长期以来,我们可能只习惯于关心考试有没有“及格”,却常常忽略了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现实中,以高职院校的“3+2专接本”分段培养为例,由于文化基础和职业能力的影响,许多学生在专科段的考试考核(重在考核实践技能)可能非常优秀,但换成对接的本科院校考试(重在考查知识体系)之后,却往往出现大批量的“挂科”现象;有些学生因为综合职业素养较好,早在毕业前就被用人单位抢着预录了,但却因为“挂科”而面临无法“顺利”毕业的尴尬。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敦促我们一定要按“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对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科学设计,以免让不合理的“严出”对学生产生“误伤”和误导。
三是教学坎儿。众所周知,要解决学生的“混学”问题,首先要杜绝教师“混教”,否则学生考试“挂科”的责任就不能全由学生来承担。有人把“混教”和“混学”比喻成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如影随形。在某种程度上讲,“混教”是“混学”的根源,而“不愿教”往往比“不会教”危害更大。可想而知,如果教师上课随便教、考试分数随便给,怎么还会有学生认真学?现实中真要有这类学生,也常常会被看成“另类”。反之,如果教师拒绝“混教”,对教育事业全情投入,对教学刻苦钻研,对学生要求严格、经常加以提点和敲打,那么学生想“混学”还真的有难度,更不会出现完不成学业、最终落得“退学”或“本转专”的结局。因此说,要想实施毕业生“严出”,首先要治理教师的“混教”,这不仅需要对教师定规矩、提要求,更要在完善学校考核体制上多下功夫,为教师有时间上课、有能力上课、有心思上课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补救坎儿。学业没完成、不合格的学生固然需要淘汰,但学校也要强化过程监控,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下雨天挑稻草,越挑越重”,最终无法补救。而对于那些非学习态度原因造成学科成绩“挂科”的学生,学校在给予常规补考机会之外,更要积极探索其他多元的学分替换制度。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试行“学分制”管理,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又受课程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实行“完全学分制”,导致学校局限于以学生“挂科”的门数来确认学生能不能毕业,而不是以学生“学分满不满”来做决策。这就需要学校在推进“完全学分制”上多做文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修”资源。针对高职生动手能力较强,以及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学校可以允许“挂科”的学生通过完成“创客”作品来赢得“替代”学分,通过完成社会调查、参与公益活动来赢得“素养学分”,共同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构筑补救和“缓冲”通道。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