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一所贫困地区高职的起死回生

2018-11-27 09:56:54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靓
分享到:
都说贫困地区发展教育难,因为缺乏产业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短短3年,靠什么触发了一场吸引力“聚变”?

  3年前,这所学校还被社会上讽刺为“一亩地招不来一个学生”。如今,这里在校生人数过万。

 
  3年前,这所学校被省里挂了“黄牌”,两次被约谈。如今,这里在创建省级优质高职。
 
  3年前,这所学校险些被企业接管。如今,这里的合作企业超过百家。
 
  都说贫困地区发展教育难,因为缺乏产业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短短3年,靠什么触发了一场吸引力“聚变”?
 
  绝境逢生,唯有紧贴地方经济发展一条路
 
  “不改不行了,省里每年给1500个招生指标,最少一年只报到300多人,学生来校园里转一圈,哭着就走了。”2015年,刚到学院担任党委书记的罗俊深受刺激,“学校面临两条路,要么被省里摘帽取消高职招生资格,要么被‘卖’给企业。”
 
  面对企业提出的苛刻条件,憋着一口不服输的气,带着几百教职工的期盼,2015年6月,黔南职院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后,选择了另一条路——“逆境中求生存,只有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路可走!”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12个县市,目前还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一个是深度贫困县。“当地最大的需求,无疑是在脱贫攻坚战略下,通过产业发展,带领百姓脱贫致富。我们的定位,就是将学院建成黔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罗俊说。
 
  定位有了,学校随后对专业进行了重新梳理:
 
  贵州多山,黔南州“十三五”规划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据此,过去的生物系改造为“现代山地农业工程系”。
 
  黔南州希望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当地旅游、生态、文化等系列发展。学院以室内设计专业为基础,新建包括设计装潢、建筑工程和园林设计3个专业的建筑系。
 
  大数据是贵州弯道超车的主打产业,地处“环贵阳经济带”的黔南州也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引进100家以上大数据开发企业。学院将过去的计算机系改为大数据与电子商务系。
  ……
  “贵州省、黔南州要做什么,我们就设什么专业。”罗俊说。按照这个思路,学校的专业数从37个减少到28个,但是招生人数却从过去的1000多人增加到去年的3500人。
 
  “并不是改个好名字就能吸引学生,那样长不了。”现代山地农业工程系主任范大有告诉记者,“整个培养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范大有解释说,过去这个专业,就是按照传统的养殖模式来教,现在通过与大北农集团、正邦集团等现代养殖企业合作,搭建基础实训平台、技术实训平台、上岗实训平台和预就业实训平台等4个实训平台,学生可以熟悉现代化养殖企业多个岗位,实现“岗、证、课”融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家禽生产、猪生产、牛羊生产等方向。
 
  “看到我们能为州里做事了,州委、州政府也加大了投入。3年来,黔南州先后投入3.5亿元,改善学院的软硬件条件。”罗俊指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实训楼和规划有序的橘园、桃园、茶园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错过了职教发展的前两次大机遇,现在三步并作一步走,基础建设、内涵提升、品牌树立同时做。”
 
  投身扶贫,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我们的品牌
 
  贫困地区发展职教,没有发达地区的企业和资源作支撑,困难不容小觑。黔南职院化劣势为优势,以专业资源吸引企业,以专业技能孵化、培育产业,积极投身黔南州精准扶贫大势。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深度贫困县,想发展当地特有的香猪养殖。现代山地农业工程系组织骨干教师为当地引来企业,并一起完成三都县香猪全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依据。在三都县“十三五”规划中,香猪产业已被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今年贵州省确定“巫不香猪”为三都县“一县一业”支持发展产业。
 
  黔南的“都匀毛尖”曾与“贵州茅台”齐名,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折桂。为进一步发展茶产业,黔南职院成立都匀毛尖茶学院,围绕都匀毛尖茶育种、栽培、茶叶加工、质量检测、包装销售、茶艺、茶文化推广提供全产业链支撑。学院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子全、国家级制茶大师欧平勇共建“张西林都匀毛尖茶大师工作室”。与黔南州茶办、贵天下茶叶公司、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共建“都匀毛尖茶开放性实训基地”,并成为非遗项目“都匀毛尖茶手工技艺制作”培训基地。3年来举办培训班8期,共培训“非遗”传承人群420人。
 
  质量上来了,怎么转化为效益?“黔货出山”,电商必不可少。电商专业的教师立马提供了相关培训内容和服务。该专业参与的“背篼姑娘”毛尖茶品牌已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与州农委、都匀市绿航科技、长顺天农等共建“黔南功能性农产品协同创新中心”,独创工艺研制出富里酸硒原料、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里酸硒叶面肥;与州农委共建“黔南州测土施肥实验室”,近3年完成黔南区域5230个土壤样本57530个指标检测;作为黔南州属单位科技特派员人数最多的单位,27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扶贫一线……黔南职院服务企业、服务政府的举措可以列出长长一串。
 
  “我们学院还组建了农技服务队,和全州12个县签订了协议,需要哪方面的服务,一个电话,老师带着学生就到乡村里去。”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饶辉说,“当老百姓看到你的技术能帮他解决问题,能让他的生活发生改变,再加上学校浓浓的人文情怀,怎么会不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学校想树品牌,靠的不是别的,就是老百姓的口碑。”
 
  扶志扶智,一名学生就是一个脱贫“能量源”
 
  “原来我家里种的茶几十块钱一斤就卖了,现在我跟随大师学了手工制茶,茶叶也能卖到1000多块钱一斤了。”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大三学生高智文告诉记者,他家就在学校不远处,是都匀毛尖的主要产地,听说这个学校可以学做茶就来了。
 
  和高智文一样,大三学生王琴也是慕名而来,而且来自更远的毕节市。她告诉记者,她入学后选择了正邦集团的订单班,毕业起薪就有5000元。因为正邦集团要在毕节设厂,她刚好可以回家乡发展。
 
  他们的话语间,透着自信和希望。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88%来自农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占30%左右。该校致力于招收并培养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招生政策倾斜、设立奖助学金等措施,面向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花大力气宣传,5年来在深度贫困县招生超过4000人。贵州最贫困的纳雍、威宁、赫章三县学生占十分之一。这些学生中有80%留在当地就业。
 
  “贫困家庭渴望教育,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使这些孩子成才,后果会很严重。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做好了,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就可以成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脱贫‘能量源’。”
 
  饶辉告诉记者,黔南职院的每一名学生进校后,都要和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讨论,结合个人特色、家庭期望、学校就业等做一份个人规划。中途可以修改、调整,但是教务处每年要督察进展。所有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涵盖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形象。
 
  晚上6点半,都匀毛尖茶学院的教学楼里灯火通明,三层的几间茶艺实训室里人来人往,这些实训室晚上都对学生开放,只要有兴趣的都可以来练习。高智文沉浸在水和茶叶混合散发出的香气中。电商专业的实训室里,电商二班的支娜在为自己的淘宝店铺上传产品照片。这里的不少学生两年前才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在学校的体育馆,健美操队正在训练,前不久他们在全国健美操大赛上包揽全部赛项的特等奖。
 
  说起学校带给自己的变化,王琴说:“以前,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和去企业实践,现在我家里人都说,你怎么这么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