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青年报 >

“4+0”高职本科生 未来认谁为“母校”

2018-08-13 11:42:37 中国青年报 刘文明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暑假伊始,按照两校计划,广州某高职与相距逾220公里外的某本科高校“4+0”联合培养的某专业17级本科班学生,从广州赶往本科学校校本部,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和生活。

  暑假伊始,按照两校计划,广州某高职与相距逾220公里外的某本科高校“4+0”联合培养的某专业17级本科班学生,从广州赶往本科学校校本部,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和生活。

 
  这种“4+0”是一种跨高职和本科的联合培养模式。在省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利用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学生被录之后,直接放在高职院校培养4年,达标后颁发本科院校毕业证学位证。这类学生从新生报到之日起,就没踏进过本科院校大门一步,在校本部的学制为“0”,因此得名“4+0”模式。
 
  事实上,为这一周的安排,两校都花了相当大的心思,克服了不少困难。学校和老师们用心良苦,希望通过短期交流,让在高职院校学习了一年的同学利用暑假去本科院校了解情况,感受文化,体验生活。按照负责老师们的预想,认为学生们一定会高兴、新奇,充满期待。
 
  可是,令带队老师大跌眼镜的是,当同学们到达校本部时,他们脸上没有兴奋欣喜,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最令老师们五味杂陈的是,两位同学面对本部校门,各自拍了照片在朋友圈上发出,配上文字表达感慨:“你的孤儿回来了!” “算是回娘家吗?”
 
  这两条信息引发班上同学强烈共鸣,揪扯着老师的心。换位一想,学生的感触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是见到传说中“母校”的第一直觉。理论上而言,他们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学校是这所本科院校,未来毕业证学位证上写的也是这所学校,这里应该就是“母校”。可是,他们却没在这里待几天,而是“借读”在数百里之外的“别人家”的学校——这可不就是飘零在外的“孤儿”的感觉吗?此番到校,可不就是“回娘家”的感觉吗?
 
  坦率地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阶段、特别政策下产生的特定学生特有的心理扭曲现象。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好的公办高职院校有能力办本科,但是国家政策不让,反而只让民办高职升格办本科。因此好的公办高职只得独辟蹊径“曲线救校”,不惜代价“花钱赚吆喝”。
 
  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即所谓的“高职本科”模式,通常来说,有“2+2” 和“4+0”两种,让学生产生强烈“孤儿”感、“回娘家”感的可能是“4+0”模式。“2+2”模式因为学生头两年在校本部学习生活,对本部的认同度和归宿感与其他学生无异,经过两年已基本内化固定。
 
  “4+0”模式下产生的“孤儿”“回娘家”的心态,完全是他们对校本部没有归属感的真实写照。在一个学生眼里,那张某大学毕业文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所大学里所有的精神体验,包括听过的大师课程,受过的文化熏陶,经过的各项活动,伴过的人和事物。学生毕业经年之后,翻开毕业证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大学美好记忆,就能联想起历久弥香的大学青春故事,而绝非眼前的毕业证书上校名和大学生活毫不相干的完全割裂。
 
  这种割裂、不相干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笔者甚至看到这些学生,心理产生无比的同情,想着他们未来毕业后,势必导致大学母校辨识认同度低——是认高职为“母校”还是认本科为“母校”?
 
  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受,满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追寻,也是人本校园建设的基本逻辑。因此,这种模式下培养学生,要尊重事实,善待学生,减少人为政策偏差带来的学生心理伤害和痛楚。
 
  笔者觉得,对“高职本科”模式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杜绝放羊式,杜绝本科院校把学生放在高职后,甩手不管不问,完全交给高职。二是防止高职挤占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造成对于自己学生事实的不公。比如,高职有可能把最好的师资实训实验条件向本科生倾斜,冲击了高职正常教学,影响了培养质量,继而引起高职学生不满意,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优待了养子,亏待了儿子”。
 
  同时,对“4+0”联合培养模式,值得重新审视和从严控制。从实践效果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职应多安排学生到校本部做实验、听讲座、参加活动,本部老师也应多到高职给学生上课辅导,进行学生跟踪教育。对于不同城的两所学校,这样的异地“4+0”模式悠着点为好,不搞甚至明令叫停也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8月13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