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 > 智慧校园 >

贵州县城的智慧校园:AI让教育公平高质

2018-09-10 15:01:00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这是今年9月开学后的一个普通的上午,早上7点,42岁的数学教师何远德走进一间九年级的教室。第一件事,他打开了黑板位置的一块大平板。

  这是今年9月开学后的一个普通的上午,早上7点,42岁的数学教师何远德走进一间九年级的教室。第一件事,他打开了黑板位置的一块大平板。

 
  一年前,它替代了传统的黑板,通过一个叫做“课堂微云终端”的小盒子把每个学生手里的移动平板和教师的相连,把教室升级成了一间“智慧课堂”。
 
  何远德熟练滑动手中的平板,调出一道昨天翻到的课外因式分解题。当时他拍了照片,现在只需直接投屏到大平板上,接着他开启了互动抢答程序。
 
  讲台底下,学生埋头演算,其中一人快速点击平板电脑上的抢答按钮,获得了答题权。说出正确答案后,大平板上立即为他“跳”出了一个大大的“赞”。
 
  年,基于“互联网+”的思维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这种智能高效的新型课堂走进了何远德所在的贵州省绥阳县。
 
  在这一年的教育信息化推进中,何远德切身感受到“智慧校园”的实施为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及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助力。
 
  而如今,教龄近20年的何远德身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浪头,有新奇、有感慨、有畅想、也有困惑。
 
  月上旬,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于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希望无论是在校的师生、政府相关部门还是科技企业能不断形成合力,继续完善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让前沿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一场剧烈的学习变革”
 
  扶贫先扶智,教育信息化2.0时代已然来临。
 
  绥阳思源实验学校的教师田桃通过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给学生上了一节“感恩课”。 截屏图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教师是关键。今年8月31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启动AI(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谈及,这一试点行动的背景是年初中央层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实施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教师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2.0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教育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特别提到了“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在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正在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和信息化的普及,贵州、宁夏、河南、山西、新疆等中西部偏远地区也正向智慧校园迈进,并且,获益更多。
 
  年10月,贵州省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思源实验学校作为遵义市19间智慧校园示范校之一,引入了包含智慧课堂、智学网等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在内的“智慧校园”项目。
 
  作为学校的校务主任,何远德介绍,全校2300多名学生中有八九成来自农村,其中留守儿童占了大多数。经济条件不宽裕、教育资源不突出,然而在县政府、公益基金、企业等各方支持下,该校四至九年级的学生在全县率先用上了这批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
 
  最开始的是一股子兴奋劲儿。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该校学生岳燚煊说:“大部分人大概都和曾经的我一样,认为学习的过程枯燥又煎熬。老师是永远站在讲台上,作业永远是堆成小山的习题册,但智慧校园引发的变化就像是铁块遇到了硫酸铜溶液,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剧烈的学习变革。课堂不仅丰富多彩起来,学习资源也变成了专属定制。”
 
  确实,在何远德看来,使用近一年以来,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模式、学校的管理模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模式,新兴信息技术都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和推动。
 
  首当其冲的是对于教学而言,接入大数据平台后,即使地处偏远,师生也可以直接从平台获取先进而专业的教学资源,实现与一流名校即时共享。
 
  系统中对于教学应用的分析。
 
  何远德表示:“这对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无疑帮助很大,原本我们这样县级学校的学生很难突破教师自身的水平,但互联网缩小了我们和遵义、贵阳,甚至东部地区的资源差距,大大拓宽了视野。”
 
  人性化的教育智能工具带来的革新也是翻天覆地。例如,线上社群使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开放和立体,提高了课堂的互动和效率。
 
  “昨天课上,我讲的知识点是绝对值,课后我在群里请学生讨论了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用到这个概念,而所有学生的评论其他人都能看到,这样就更加深了理解”。何远德还举例,相较于传统课堂,如今的电子课本可以随意裁切,“聚焦”功能可以轻松分享重点;有了投屏,节省了师生抄题、做笔记的时间,板书更加清晰;智能系统也可以在全班答题后实时批改并出具诊断分析,正确率和短板一目了然;课前预习,教师只需传送小微课资料, 再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程设计,教学更有效;布置作业可以直接电子化,学生完成后直接拍照上传,客观题直接批改······
 
  “对我们老师来说,智慧校园的应用带来的最大改变来自观念上,而教学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担任学校四年级班主任的田桃说,新技术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使得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更清晰,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而节省下的精力还运用到小组讨论、探究等授课形式中,不仅课堂效率得以提升,也有效增强了课堂密度和学习深度。
 
  经过约半年的磨合与适应,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绥阳思源学校在全县教育质量统测统评时小学部和中学部都位列全县A类学校的第一名。
 
  课堂趣味、效率、深度一并升级
 
  九年级的张险喜欢课堂上“抢答”的功能。传统授课模式中,以老师主讲为多,一般学生不爱举手互动,但现在,一旦察觉到学生注意力松散,教师只需来几题抢答,“立马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趣味性的竞争也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张险适应得快,这一年来,他的成绩也比原先提高了30多分,基本上每个科目都有所长进。
 
  对他来说,最有效的提分功能是“系统一键实现错题训练、薄弱项训练,考前培训补差”。这是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服务于理科类学科的一项功能。例如,一道题目包含两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作答,系统可以解构哪一个知识点是其弱项,并且对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推送题目,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张险说,前阵子关于因式分解的题目错了不少,系统总结了错题集并强化训练之后,自己考试时同类题型再也没有错过。
 
  而语文、英语等文科方面,何远德也发现了一项师生反馈都不错的实用功能——即点即读技术。由此,在任何段落和单词处,学生都能听到标准的英文发音和普通话发音。“我们的英语阅读节奏、发音更规范了,不会再是‘哑巴英语’了。”张险说。
 
  此外,教师们批改作业如今也换了方式:只需通过扫描仪把学生试卷扫入系统,平台便可以自动批改学生的语法和错别字等问题,最大化地实现人工智能阅卷,减少教师机械化、重复性的工作,而除了客观题,英语作文等主观题也已经能实现自动批改。
 
  “智能提交和批改系统给老师节省了很多时间,考试结束后的质量分析也比较详细,班级成绩趋势、薄弱知识点、高频错题一目了然。”任教于七年级的语文教师金艳杰称,“信息化时代,智慧校园是大势所趋。”
 
  学生使用移动平板进行学习。
 
  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在绥阳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弱。何远德认为,一年来,智能校园帮助学校建立起了一套更前沿的良性运行机制,在工作时间和心理空间上都给予了教师们以一定的“自由度”,使师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更恰如其分的发挥。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小部分师生还未跟上“新的节奏”,突破传统教学的新技术对于师生们的信息化水平、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比如,衔接了一流名校的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固然是好事,但是怎么让本地的孩子有效地接受并消化?
 
  “这就需要教师先准确地挖掘筛选好对应对素材,自己学习借鉴吸收,然后掰开了揉碎了,根据本地课程标准、课堂实际以及学生特点进行重组,再返哺给学生。”何远德指出,智慧校园的推行对于教师而言,虽然减少了课后批改等工作量,但花费在前期备课的精力却更多了,“这几年要辛苦一点,打好基础,熟练了以后才能得心应手。”
 
  在引入智慧校园项目之前,该校的管理层与教师们曾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规划,预计通过两年时间使全校达到较为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水平。“教师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再自己逐渐摸索。对学生来说,也要求反应更快一点,思考一个问题不能太久,要及时提交答案。”金艳杰说。
 
  “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何远德相信,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发展来说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辅助,将传统教学经验与创新高效的技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目前,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也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例如,传统的手写板书依然是加强学生印象的授课方式,不能完全依赖“一闪而过”的屏幕;比起专业平台,目前系统内的教学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扩充;教师队伍还需增加定期教研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期待各类小工具后续的更新与优化……
 
  即便如此,何远德还是听到了不少教师反映,习惯了使用移动平板上课,“已经离不开了”。
 
  从黑板到平板,从昼夜伏案到智能批改,从小数据辛苦采集到大数据常态应用,人工智能让课堂更加灵动、教师更加高效、教学更加精准。对此,遵义市绥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蔡娜表示,通过绥阳思源学校的发展,要带动整个绥阳区域化的教学水平提高,切实提升绥阳县人工智能+“教、学、研、管”的水平,加快向优质教育进军的步伐。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教育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而随着教育部首批682个试点完成验收,当下,教育信息化已然从“点”的突破转向“面”上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