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男,1963年1月出生,现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委员会理事、发展战略委员会理事,中国职工教育与培训协会专业带头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还是一个弱势学科,职业技术教育评论的力量也明显不足。近几年,笔者尽最大努力,发表了百余篇教育评论文章,大多都是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这些评论有的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多数还是发表在“蒲公英评论”,其中8篇被求是网转载,16篇被国研网转载。“职业教育要‘特’起来”一文,就是在“蒲公英评论”首发后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转载的。开始写评论文章,多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写得多了,渐渐也悟出了一点门道,以致于认为教育评论是一项可以终身托付的事业。
以目前的粗浅认识,我认为职业教育评论至少有“十点功能”。
一是宣扬职业教育价值。我国的现代工业起步较晚,许多人对现代工匠具有模糊认识,对培养工匠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存在偏见。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劳动技术课程形同虚设,基础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支撑作用不足。针对这一现象,许多评论者都大声呼吁,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就是对人民呼声的一种集中反映。
二是评判职业教育活动。在职业教育内部,由于管理素质不高、法治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时常发生违背职业教育规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忽视学生发展、侵害学生权益的各种问题。一个具有正义感的教育评论者,有责任帮助相关职业院校明辨是非,纠正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各种行为。通过职业教育评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促进职业院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为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尽一份微薄之力。
三是解读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既属于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又属于经济系统的一部分。社会上许多人对职业教育政策存在误解,甚至在教育系统内部也经常出现以普通教育的价值观评判职业教育的现象。譬如,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许多人就很不理解,认为学生是到学校学习的,而不是到工厂做工的,不了解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在这种背景下,本人撰写了“现代学徒制,家长理解很重要”一文,在“蒲公英评论”发表后,又被多家职业院校网站转载,在职教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四是阐释职业教育理念。由于职业教育涉及到两个学习地点、两个教育主体、两个教学主体,其教育因素要比基础教育复杂得多。但是,即使在教育内部,对于职业教育的复杂性也重视不够,甚至有人丑化职业教育,完全认识不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和对师生的特殊要求。“职业教育要‘特’起来”等文章就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阐释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站在职业教育的立场上观察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五是普及职业教育知识。教育评论主要面向业内,但也应兼顾一般公众。即便是业内人士,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仍然处于经验层面,特别是在法律问题方面,许多人的认识都是似是而非的。这就导致职教界的一个特殊现象,双方都在使用同一个术语,但讨论的却不是同一个问题。譬如,“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等概念,往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我在评论中尽可能使用规范的术语,并通过形象的比喻,潜移默化地为公众普及职教知识,防止以讹传讹。
六是总结职业教育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需要靠职教界的共同努力。评论员的职责,是敏锐地发现实践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点赞”。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的做法加以提炼,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实现升华。2016年秋季刚开学,媒体对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实习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违反了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我的第一反应是“‘大二实习’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只是要求“不得安排、接收一年级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并没有要求不得在二年级实习。“大二就顶岗实习,先别急着下结论”一文,就是从一个特殊的案例出发,阐释了规范实习活动的5点要求。
七是沟通职业教育思想。教育评论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观点分歧,是一种正常现象。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通过争论,各抒己见,最终会沟通思想、达成共识。对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声音,不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也不利于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发展。由于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许多模式都不太成熟,发生争议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这一点上,评论员应该坚持的原则是“目标一致、尊重事实、理性反思”,不以个人好恶替代科学原则。
八是分析职业教育形势。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既是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亟待解决的问题。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不仅明确提出要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还提出了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面对这种新形势,我撰写了“产教融合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标”一文,提出基础教育也要服务产教融合、服务职业教育,不能“将教育作为教育的目的,将学习作为学习的目的”,教育只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才能成为高水平、现代化的教育。针对十九大提出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我提出了“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普职融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弥补双轨制缺陷的一种有效措施”,这一观点被《中国教育报》摘登。
九是引导职业教育舆情。2016年5月,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斥资1200余万元购买了一架空客A320,这本来是一个创新之举,却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他们为“土豪”公办高职,也有人质疑是否有猫儿腻。由于公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加上事件本身非常新奇,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重大网络舆情,阻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正是基于事态的严重性,我快速撰写了一篇名为“职业院校花巨资买飞机是正常的教学投入”的短评,经中国教育新闻网传播,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十是发展职业教育科学。顶岗实习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通行做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自从实行这项政策之后,就因为“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而备受诟病,对违规顶岗实习的报道屡见报端。针对于此,我撰写了“违规顶岗实习呼唤现代学徒制”一文,提出“职业学校应该实现顶岗实习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正规化,真正把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增强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并从实质上建议顶岗实习向现代学徒制过渡,让企业成为重要的育人主体,也让学生具备企业“准员工”的身份。
有两项工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专业水平:一是预测;二是评论。的确,教育评论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专家行为,笔者感到离这种要求还有较大距离。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让我们伴随教育改革的脚步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