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炼化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总体增速较快,拥有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短。
近年来,我国炼化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总体增速较快,拥有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短。
笔者以为,在全球炼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化工企业在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快既有成果投入实际应用的步伐,助力炼化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将既有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呢
首先,要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知识产权成果凝聚着科研团队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辛勤付出,只有让这些成果在企业迅速应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而目前我国炼化行业由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有的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供需双方信息的沟通,出台相关政策理顺成果转移、转化各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
其次,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任何技术成果的推广都是有风险的,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为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人员等支持,要允许转化过程中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调动相关人员的应用积极性。如中国石油集团尝试设立专门的工业试验奖,在年终考核上予以加分奖励,激发相关团队工作主动性,对于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要加强重点企业横向应用。目前我国炼化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大部分掌握在几家大型国有企业手中,这些企业的业务领域存在相互覆盖的部分。同时这几家企业的产权成果分布重点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石化集团在石油化工和石油炼制领域的知识产权成果占比较大,中国石油集团在油气开发、石油作业及设备等领域占比较大等。那么,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引导这些重点企业打破自我保护壁垒,发挥各自优势,加大自身技术成果在全行业的应用,从而提升炼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