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全面提升全省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创新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全面提升全省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创新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刚刚结束的全省教育大会要求,“要加快从产教结合转向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实现嵌入式特色化发展。”从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看,我们人才的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学校的创新力、适应力、人才培养质量与山东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不能完全匹配,学校参与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重点决策部署的响应度、契合度、融合度和贡献度还不够。
当前,我省正在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而新旧动能转换的堵点和痛点之一就是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缺乏。产教融合充分体现了新旧动能转换“跨界融合化”的要求,在解决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不匹配问题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有利于对接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对人才供给的需求,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将我省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实施意见》立足山东实际,聚焦深化产教融合的重点难点问题,抓住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发挥企业重要作用这一关键,积极构建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协同机制,将对持续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教育支撑融入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意见》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22条。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出要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建立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创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产业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明确各自的方向定位。积极创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
二是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建立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协同机制。提出要推动学科专业与“十强”产业精准对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组建“十强”产业产教融合联盟。健全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设置变革的驱动和调控机制,到2022年培育和打造100个左右对接“十强”产业的特色骨干专业集群。由“十强”产业协会牵头,带动行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组建10个产教融合集团(联盟)。
三是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提出要拓宽企业积极有效参与途径,深入推进“引企入教”改革,规范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开展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职业学校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四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提出要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应明确产教融合管理、协调、服务部门或者机构,鼓励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专业课程。支持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置“产业教授”等创新性岗位或特设岗位。放活校企合作办学收费政策,选择部分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收费改革试点。
五是加强载体平台建设,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提出要积极培育市场服务组织,打造统一高效共享信息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产教融合科学评价体系。允许和鼓励政府、高校、企业向教育型组织(企业)购买课程和教学服务,打造覆盖全省的产教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到2022年建成50个左右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投入引导、试点选择、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六是坚持综合施策,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提出要落实财税用地政策,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鼓励制造业企业为新增先进产能和新上技术改造项目,配套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纳入相应政府投资项目支持范围。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引导作用,将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点领域,支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示范建设项目。遴选10个在新旧动能“十强”产业产教融合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学校和企业联合体予以支持。到2022年认定1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