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竺镇梁:海上架桥先锋

2019-01-25 12:52:36 责任编辑:艾盈
分享到:
竺镇梁,中港三航局起重高级技师。先后参加过宝钢原料码头、南浦大桥、南通船坞、外环线过江隧道等多个重大工程的建设,27年来一直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出色的业务水平、严谨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成为三航乃至上海数一数二的起重能手。



  竺镇梁,中港三航局起重高级技师。先后参加过宝钢原料码头、南浦大桥、南通船坞、外环线过江隧道等多个重大工程的建设,27年来一直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出色的业务水平、严谨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成为三航乃至上海数一数二的起重能手。
 
  主要事迹:
 
  1987年8月,宝钢主原料码头遭一艘加拿大货轮撞击,引桥拦腰截断,生产所需原料无法供给,宝钢面临停产威胁,损失不可估量。这一事故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市长江泽民同志亲自领导成立了抢修指挥部,点名三航二公司负责具体的抢修工作。作为公司的起重骨干,竺镇梁第一时间赶到抢险前线。码头破损严重,三榀钢箱形梁与二只墩台同时沉入江底,需重新安装,破口的相邻二榀钢箱形梁单头走位位移尺寸11㎝、24㎝,需调整校正。三榀钢箱形梁重达200吨,按惯例需要进口一批大型设备方可满足施工需要,但时间不允许,在场的中外专家一筹莫展。通过反复的计算,竺镇梁大胆提出用4只50t油压千斤顶矫正钢榀梁,对钢箱形梁下端面四只角进行力分拆计算,利用加护角铁扩大支撑面,减少单位面积压力的原理,保证梁不变形。同时结合聚四氟乙烯高强滑板工艺,对墩台基础面进行加钢板处理,调整千斤顶横移校位,成功解决了二榀移位钢箱形梁的调整和三榀大型钢箱安装的难题,大大缩短了抢修工期,节约了成本,在场的外国专家也竖起大拇指:“竺,好样的!”这一次,他不仅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保证了宝钢当年不减产,也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等功”。
 
  2002年10月,已知天命的老竺调至三航局东海大桥项目部,任预制安装部副部长。东海大桥是洋山深水港一期的主要项目之一,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至浙江嵊泗大小洋山,全长31公里,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老竺所在的中港三航承建VI标段,桩基施工是三航的传统优势,但外海域承台施工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02年11月28日,酝酿已久的东海大桥承台典型施工首个圆型砼套箱进入安装阶段。该项施工工艺改变了以往常规施工工艺,为三航局首创,项目部受到各方关注,同时也承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竺镇梁临危受命,出任现场总指挥。由于在此类外海条件下作业尚属首次,海况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在老竺的指挥下,直径10m、重达150t的套箱准确地从桩孔套入,精度更是控制在2㎝以内,东海大桥承台施工的难题被攻克了。在后来的套箱安装过程中,由于船机、天气的因素,为确保施工进度,经常要抢时间、赶潮水作业,在老竺的带领下,套箱安装工艺不断改进,从一个潮水安装一个,到一个潮水创记录安装四个,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为项目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东海大桥承台施工另一个难题--棱型承台施工,承台外形尺寸为27.85m×10.2m,高度4.5m,若采用整体式砼套箱,重量将达到400多吨,船机、预制场地等条件都无法满足。专家讨论会上,各种方案一一被否定,陷入了死胡同。凭着多年的经验,老竺大胆地提出将原有棱型套箱分割为两个“U”型套箱,分别安装,然后对接的方案。经过大量的技术研究和反复的论证,确定以两个“U”型套箱预制、现场安装后拼接的施工工艺。由于套箱为不规则壳体结构,安装难度大;同时两个“U”型套箱安装后对接就必须保证很高的安装精度,专家亦无十分把握。竺镇梁大胆地提出通过调节钢丝绳长度来控制重心,确保起吊平衡;通过同侧支撑桩“烧焊限位”来确保对接精度。2003年5月22日典型施工,在老竺的指挥下,两个套箱安装施工一举成功。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