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男,1967年7月出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卫星总体装配工,高级技师,任卫星总装试验部总装中心总装组组长。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沈雷,男,1967年7月出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卫星总体装配工,高级技师,任卫星总装试验部总装中心总装组组长。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事迹:
六〇年代的航天人
沈雷成为如今行业的领军人物,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机遇,更在于他近三十年的坚持和不放弃。“以前技术工人断层很厉害,直到九十年代末才开始了人员迅速扩充的阶段。象我这样生于60年代的,在我们整个所的工人中只有两三个人。要么是50年代生的,要么就是70后。所以从资格上面说,我是最老的,比年轻人看得多,听的多,对现场问题的解决反应快一些,设计一些小工装方面稍微突出一点。”沈雷谦虚地说。
在单位领导眼中,“沈雷是工人队伍出身,成为现在的高级技师,他很实在,也很聪明,有悟性,善于学习、总结和思考,只是在表达方面欠缺一些。”沈雷则有着很朴素的想法:“对工作嘛,你干了这一行,总归要干好它,要自己多努力,多学习。我跟我们那些徒弟们也是这么说的,自己平时跟着后面干的时候,多看看师傅怎么干的,自己多动脑筋。学会的本事都是你自己的,不是师傅的。”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70年代,之前因为政策等各种因素,外界很少了解航天系统的工作,人员待遇低、不被外界关注。1985年,沈雷从闵行机电一局第二技工学校毕业,成为卫星装备所一名普通的钳工。那时候,这种单位在许多人眼中神秘而遥远。精度测量在八十年代开始引入到中国航天,但是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操作,而且操作菜单全部是英文,对沈雷是很大的挑战:“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自己拿本子记下来,该按什么键,出来的是什么英文单词,不会读,但把它记下来。”就这样,沈雷成为当时班组里第一个做精度测量的工人。
但在前15年中,他只是师傅手下的一个小徒弟、小配角,做着普通的装配,做过几乎所有卫星装配的工种,包括热控装配、零部件的热控、整星热控等,“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卫星总装的全部流程,了解了团队作业过程中的人员组织、团队组织。”
在压力中坚持与前进
那些曾经让全国人民激动的时刻,那些光环和荣誉,在沈雷口中并没有过多的言辞和表达,“火箭点火一刹那,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比较兴奋,但有点不舍,毕竟象自己小孩一样,一点点把它搞出来的。”
2000年,沈雷终于独立带领一支5人组成的团队,进行某新型号卫星的总装工作,担任该卫星总装主岗。中央国防部非常重视,沈雷经历了工作中最艰难的几年,对他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压力。新型型号、新型材料,装配要求精度很高,许多测量设备也是新的,大家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周恩杰,1998年加入卫星所,2000年加入沈雷的团队,2006年开始自己独立带队,和沈雷一起经过了最艰苦的六年,“不光是身体上的累,精神上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方方面面都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小到院级,大到集团公司、中央国防部。”
作为小徒弟压力尚且如此,沈雷作为总装主岗,压力更是可想而知,经常晚上辗转难眠,或者半夜醒过来。“很多大型的实验都是第一次,压力非常大。”沈雷清晰地记得2003年12月份,31天中加了26天班,每天加到凌晨三四点钟。
那时很多新徒弟,都是毛头小伙子,什么都不懂,沈雷要求很严格,甚至会很凶。有些徒弟开始很不习惯,周恩杰就曾心生去意,“同组的几个同事承受不了压力,都跳槽走了。我情绪比较低落。”沈雷一直开导他,“你看我,十几年都下来了,年轻的时候经历的多一点,到后来就比较顺了。”
这个大型卫星终于安装完成,其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航架结构,在国内是首创,也是第一次使用在卫星上,后来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历经了各种技术攻关,一次次的实验不断挑战着沈雷的心理极限,但也成就了一位将十来颗卫星拼装上天的总装师。
现场实践中产生的“能量”
在传统的航天人观念中,“设计师的地位最高,技术人员才是人才”,但其实在装备工艺中,技能工人也是人才。航天系统规模非常庞大,分工明确,所有的设计与工艺最终全部由实际操作工人的手艺才能实现。否则那些画在图纸上的完美设计,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
例如卫星零件依靠很多螺丝安装而成,每一个的安装都可能不同,有些甚至需要盲装,而这些全部由一线操作完成,所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工人是最有话语权的。
沈雷就是在这样的多年实践中,进行了各种发明和创造。如在气象及其它卫星的总体装配工作中,提出“累积误差修正法”,克服了各种套件受材料性能不同、温度变化、复合材料加工精度不高的综合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控制卫星与地球相对位置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卫星偏离轨道的发生概率。
团队的力量
作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第一个首席技师工作室,沈雷工作室共由13 人组成,包括卫星总体装配工的一线技能人员和主任工艺师的科技人员,学历包括硕士到大专,实行首席技师负责制。
中国航天行业的快速发展,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总装技术是实际操作、技术理论和工艺结合的技术,年老的技术人员退休之后,许多技能和工艺也无法留下来。为了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保留下来,沈雷便把他二十多年的实践、工艺结合起来,制定成操作规范和工艺规范,让新一代的航天工人们继续传承下来。
而最近正在进行决赛阶段的技能竞赛,也是工作室近期工作重点,与人力资源部一起合作,此次竞赛包括行车技能竞赛和地面指挥工技能竞赛方案,主要是在技术人员之间开展操作技能的比赛。比赛兼具操作性和趣味性,如用机械将一瓶啤酒吊起来,然后通过控制机械将酒倒入酒杯中,以考验技能人员的真正操作功底。这样的竞赛规则和评比也是由工作室负责的。
工作室制定了详尽的工作章程和目标,工作目标主要包括技术攻关、工艺改进、方法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总结提炼等,结合新型号拟选课题,确立攻关方向,负责对课题组织实施以及工作目标的完成。编制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技能培训教材或其他多媒体系统。今年工作室还筹建了培训中心,通过制订的标准操作,经过所有的总装人员参与讨论评审完以后,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再进行考核。
首席技师工作室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发挥的是团队的力量。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