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需求的痛点中捕捉未来的信号,从技术的突破中实现应用场景的落地,就有可能抢占未来制高点。
从市场需求的痛点中捕捉未来的信号,从技术的突破中实现应用场景的落地,就有可能抢占未来制高点。
叉车从货架取下物品放上传送带,机器手臂有条不紊地分拣,小型翻斗车在既定路线来来往往……在京东总部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的大屏幕上,无人仓里一派热火朝天,全自动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创新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先有技术,再延伸出新业务;一种是业务线有了新要求、出现新问题,再用技术加以解决。我们选择了后者。”京东集团研发战略负责人杨海明如此总结京东的创新之路。的确,从无人仓、无人分拣中心的自动化仓储、物流,到跨山过河将包裹送到村民手中的无人机,再到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在线支付支撑的无人超市……零售、物流、供应链的智能化,既展示着京东眼中“无界零售”的模样,也展现着它沿着这条创新通道可能抵达的未来——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从做“科技零售”,到做“零售科技”,词序的变化,也正意味着创新脚步的迈进。
支撑这个未来零售体系的核心是京东的两个事业部,一个叫“X”,专注智能物流硬件开发和场景应用;一个叫“Y”,聚焦智能供应链的研发。在某种程度上,这两个事业部组成了创新的“坐标系”,互相接力、互有助益,既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来催生技术创新,又站在技术前沿为应用拓展边界。如同“X”“Y”在数学意义上所代表的“未知变量”,创新就是用已知触发未知、再以未知创造已知的过程。可以说,对于致力于把新技术用起来的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螺旋式升级,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逻辑”。
技术只有走出实验室,化为成熟的产品与模式,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国所拥有的全球最大市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所具备的最齐全的制造体系,为“黑科技”产品提供了量产能力。因而,全球的科技企业都愿意到中国寻找机会。一家国际媒体这样说:“从前美国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只要推开门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得飞去中国一趟才算看全了。”而可见可用的“创新竞争”,也让创新成果能迅速迭代,很快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一次又一次超越,把创新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这种群体加速的创新,通过跟跑、并跑的积累,为中国未来的创新领跑沉淀下厚实的潜力。
今天,顺应中国创新的势能,每一次技术与应用交互的“星星之火”,都可能变成重新定义行业的“燎原之势”。这意味着,有足够敏感,能从市场需求的痛点中去捕捉未来的信号;足够主动,能从技术研发的突破中去实现应用场景的落地,就有可能抢占未来制高点,掌握重塑行业格局的话语权。在过往经验中,京东为了解决劳动强度大、物流链条长等“痛点”,研发智能仓储机器人、优化供应链效率和成本,因而在智能仓储、供应链与物流方面实现突破,打开了对外赋能的广阔空间。这也启示每一家有创新诉求的企业,结合“植根现实”的需求,激发“活在未来”的思考,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有人说,因为相信而看见的是创新者,因为看见而相信的是跟随者。创新的路有千万条,可能抵达不同的未来。只要企业找到自己的方向,抓住行业的“风口”,就有机会脱颖而出,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