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张春贤副委员长作报告时指出,总体上讲,就业促进法基本得到有效实施,基本实现“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定目的。
不过,执法检查组同时发现了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结构性就业矛盾显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是首先被提出的。执法检查组强调,“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正日益上升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成众选之策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人才结构失衡在实际就业中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2018年,技能劳动力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2%,高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技工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始终在2以上的水平。另一方面,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和转岗矛盾突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行业低端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劳动者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涉及企业职工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低端岗位市场用工条件与劳动者期望值不符,难以满足劳动者对高质量就业的期待,吸引力不够,导致“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并存。
如何解决“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执法检查组认为,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是解决人力资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治本之策,也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建议坚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8月24日下午的分组审议中,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和促进就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普遍共识。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8亿多劳动人口当中技能劳动者不到2亿,2.88亿农民工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超过70%,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30%左右。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左右。”王东明副委员长列举了几组数据。他表示,要解决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上,把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殷方龙委员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现在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导致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相适应。要推动和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陈斯喜委员则分析称,造成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待遇方面有差距,员工希望高一点,企业希望低一点。二是企业希望招到高素质的员工,但员工达不到要求。他说,这是个普遍的现象,是现在就业形势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加大职业培训、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应强调能力而非学历
实践中,一些职业教育部门的“唯学历”倾向也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
“现在许多地方的职业教育有一种倾向,以不断提升就学者的学历作为发展路径,这又回到了‘学历本位’,背离了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这一基本特征。”吴恒委员通过调研发现,这会在客观上造成学成者不屑于做操作工、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增大社会、企业的用工成本。
“很多地方不是非常遵循职业教育为能力培训的规律,为了完成指标,盲目地提高培训学校的层次,比如说把学校升成大专,大专再升成本科,有些还和大学挂钩,目标是招到更多的人来参加培训,这就违背了培训是为了更好提高能力的宗旨。”包信和委员的观点与吴恒委员不谋而合。
陈斯喜委员认为,现在普通高校招的研究生比例太高,应该大大压缩,把这部分资源腾出来,兴办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比如,设区的市一级,原则上应该主要以兴办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现在设区市所举办的普通高校,原则上都可以改为高等职业教育。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张光荣提出,当前就业前培训中多部门参与和培训零星化、碎片化、表面化、形式化,内容交叉重复、不注重实效等问题仍然存在,他建议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纳入各级政府职业能力开发计划,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政府各部门、相关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等资源,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因需施训、因人施训、因地施训,真正使劳动者通过培训获得劳动技能。
职业培训紧跟市场和产业发展才有活力
执法检查发现,有的地方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紧密,不能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和劳动者就业需要等,合理设置、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和培训内容。
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建议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强调,职业培训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紧紧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具活力。
执法检查中,“兰州拉面经济”这一实例给艾力更·依明巴海副委员长留下了深刻印象,艾力更·依明巴海在分组审议时说,甘肃将兰州拉面搞成“兰州拉面经济”,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通过免费培训学员、奖励补贴企业、贫困人口实现就业的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借助兰州牛肉面脱贫的路子。据统计,现在甘肃每年培训10万个拉面从业人员,在国内3000多个城市开了5万家兰州拉面馆,带动、拉动了60万人口就业。他表示,应支持地方紧跟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建立适应就业形势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及时更新发布就业培训活动信息,开展特色培训,改进提高培训水平和效率。
执法检查报告中还提到了职业培训资金不足的问题。“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的部分不充分、到位慢;一些中小企业对培训政策不够了解,不能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培训应由谁买单?包信和委员认为,培训不能全由国家来买单,要鼓励地方和企业参与到培训当中,针对企业需求、地方需求搞专门培训。“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人才流动特别快,花大力气培训出来的人很快就被经济发达地区或私营企业挖走。”包信和说,培训怎么投入、怎么分摊成本等,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政策来规范,要激发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要形成崇尚劳动、尊敬劳动者的社会风尚
“‘重普轻职’、注重升学率的观念根深蒂固。”执法检查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存在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问题,还存在技能人才地位待遇不高、职业发展不畅的现象,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
对此问题,分组审议与会人员感触很深。
“为什么年轻人及家长不愿意上职业技术学校?就因为今后要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技工也是体力劳动,护理服务也是体力劳动,各种低技能劳动均是体力劳动。”郑功成委员说,现实中形成了一种偏颇,就是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不太尊重。
这种偏见从何而来?“学而优则仕”,吴恒委员引用古语阐述:在传统文化中,读书与做官是相关的,这影响了职业培训的社会认同度。他指出,当今的媒体在弘扬社会亮点和讲述各个层级的发展史上,也往往重学术、轻技术,重视专家学者、忽略能工巧匠。
“要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王东明副委员长建议,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风采。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模、尊敬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王东明还提出,应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组织劳模工匠进学校、进课堂,广泛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着重扭转“重普轻职”、注重升学率等观念,改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的偏见。
如何让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受到尊重?郑功成建议,通过完善的政策体系保障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包括调整税收政策、薪酬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他说,只有扭转了靠炒房、炒股票等快速致富的分配取向,才能让劳动变得神圣起来。
“要真正形成尊重劳动的风尚,还需要政府多讲劳动,少讲人力资源。”郑功成表示,人力资源通常是企业语境下的用词,是将人视为与物资资源、货币资源及其他资源一样的东西;劳动与劳动者是针对人的专用词,体现的是独特性。“我国的政府部门中从上到下设人力资源部,与企业一样,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均叫劳工或劳动部,劳工或劳动是政府机构采用的名称。”郑功成说,这值得反思。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