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绘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通过测评寻找自我”一事。文中提到,如今各类职业测验俨然成为学生和家长进行高考决策的标配,很多高中生根据测验结果决定学什么专业。但不少高中生在测试完成后感觉“不准”。
如果读过大众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书籍,或许会明白,这类测试的套路基本是一样的,即运用了“巴纳姆效应”——测试的问题或陈述往往笼统,但一定“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因而有可能适用每个人。
现实生活中,生涯测评常用的是一些专业量表,同时采用有较好信度、效度和常模的测验工具。笔者咨询过几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们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心理测量工具可以真正准确预测一个人成功的可能性。即便是专业的心理测验,也有所选择的测试量表的适用范围与常模年限等问题。一般来说,软件对结果的解读和建议比较机械;也有测试中个体经验差异的缘故,如“我喜欢修理无线电”的陈述,就受个体生活经验中有没有接触过无线电修理工作的经验影响:不喜欢可能因为没有相关经验,喜欢也可能是一种个人臆想。
在学校心理咨询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选择信度、效度高且常模新的量表,可以协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个性、性格、价值观,但解读要看具体情况,给出的建议要结合参考相关因素一起解读,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区别学生的生活经验、受过的教育和训练、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学业基础等,由此才能给出个性化的建议。而电脑给出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综合数据参考不够,不一定准确。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尽管人的优势智能只有一到两项,但人的七种智能是可教可学的。任何一种智能都是多维度的,对个体而言,关键是自己是否有愿意。只要引导得当,志向是可以转移的。
“喜欢打篮球是一回事,打得好是另一回事,做职业篮球运动员更是另一回事”。对每个人而言,成长就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实践,找到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予适当的辅助,其中自然方法包括专业的测试和面对面的疏导。相对来说,基于大数据借助专业的生涯辅导显然更靠谱,能给孩子更有价值的指导。
(作者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