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张龙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同年9月9日和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和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进一步要求广大教师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强调,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这样的引导作用。此后,他多次在重要场合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和丰富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想内涵、目标任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的深切勉励和深情寄托。这句话既生动又形象地阐释了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规律,用“扣扣子”来比喻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科学论断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现实和复杂形势的准确判断,对青年成长需求和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从全球来看,各种伪装的“普世价值”和种种娱乐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引发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信仰危机、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等价值失范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青年心中的精神大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广大青年要找准人生方向,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苦功夫,系好第一粒扣子,为今后每一个人生理想、每一份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广大青年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不负青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全面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需要,应该愈加重视青年的“第一粒扣子”问题。冠必正,纽必结,“第一粒扣子”是党科学定位青年成长成才的初心,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是青年立鸿鹄志的初心和担当时代责任的使命。
(作者系浙江省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李长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句话曾经刷遍乡村的大街小巷,它体现了党和政府排除万难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与很多行业一样在艰难中起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很多地方的乡村中小学校舍还是泥土墙,校园里到处是板结的泥土地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生坐的凳子和趴的桌子是几块木板钉起来的简易桌凳,有的甚至就是泥土凳子、泥土桌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不少基层教师不求名利,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造就了一大批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优秀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当时以政府投入为主、全民兴办教育的主打口号。为了改善教育环境,推进教育发展,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标志着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1年4月,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当日起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计划,旨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希望工程”,尽快使我国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2001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意见》。2005年11月,我国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聚焦农村教育,宣布5年后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2015年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秋季开始,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2019年,教育部宣布:全国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学校焕然一新!
国家推进实施的一个个专项行动、一件件为民实事,正逐步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所描述的情况成为历史,教育在这一阶段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很多地方的教育设施、教育装备都已升级换代,“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已经逐渐失去了现实基础,我们听到的机会也在不断减少。以笔者所在的苏北涟水县为例,围绕“一个不少、一个不错”的目标,对全县在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学期进行减免资助,仅2019年春季已合计资助19619人,资助金额合计1590.9万元。近四年的涟水教育“硬件”可谓日新月异,累计投入18.5亿元,60余所薄弱学校改造完毕,全县4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焕然一新,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布局持续优化。当年历经“办学难、上学苦”的人们满怀欣喜地享受着教育繁荣带来的福利,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依旧铭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特别舍得在教育上投资,全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作者系江苏省涟水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
闫锁田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提出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迹。
上世纪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成为时代的呼声。从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到我国聚全社会之力、凝聚全民智慧发展教育的清晰脉络。
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2011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集体学习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这一口号也成为一个时代的教育命题,并上升为从全局上重视和解决教育问题的重大课题。很多地方首先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发力,依靠人民之力,社会集体智慧,掀起了人民群众自发捐款出力,社会各界筹款捐物的办学热潮,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式的努力,建起了一所又一所新学校,托起了孩子们成才的希望,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兴教交响乐。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这一口号对于催生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内涵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社会通过监督、参与和献计献策,向教育倾注了巨大能量,给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各地也创造出了不少大力发展教育的典型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需要各级党政部门担负起首要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目前我们的办学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加快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仍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局干部)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李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一直在为保障公平的入学机会而不懈奋斗。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家助学政策的目标再次明确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此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作为明确的施政目标。这句话既表达了保障我国人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的价值诉求,也展现了党和国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担当。
回溯历史,我国积极构建并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了学生供给制度、人民助学金和学杂费减免制度,鼓励更多学生接受教育。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双向资助特点。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逐渐从以人民助学金为主,过渡为奖学金和助学金共存,再到奖学金和贷学金并行;中等职业教育由以人民助学金为主,调整为适当收取学费和减免学费;义务教育学生资助以助学金、学杂费减免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资助体制改革步伐逐步加快。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学生资助举措逐步增多,资助主体逐步多元,资助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学生的资助逐步由单一资助模式走向混合资助模式。2005年,《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奖助学金的标准基本确立、程序逐步走向规范、管理逐步科学化。2008年,我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的目标,各地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学生资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力度进一步加大,资助政策的覆盖面逐年扩大。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新时代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国家助学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目标;并从经济贫困家庭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完善资助标准,改进资助方式,以提高受资助学生的自尊感、幸福感、获得感为价值追求,以帮助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为终极目标。据统计,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基本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成为现实。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王石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始终葆有人民立场,蕴含人民情怀,彰显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中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人才,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中央在顶层设计上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制度安排不仅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满意指数。
当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全方位提高,比如解决了“有学上”,还盼望“上好学”,这就为相关部门提出了更大挑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新使命,只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认识,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教育就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根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曹灿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
在国内不少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写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字样的墙壁或横幅,它既是对高校教师进行时时鞭策,更是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的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指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知识,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身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无数教师的座右铭。事实上,提高教师学识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发展,关乎学生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因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所作的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理念,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为新时代教师的成长指明了道路。“四有好老师”是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化和提升,更有助于指引广大一线教师做好学生的“大先生”和引路人。广大一线教师要始终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情操,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
已刊发的70年影响教育的名句热词
■9月19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9月20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9月24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9月25日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9月26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