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握职教高考特点。按照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改革总要求,围绕建设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和打造类型教育总目标,统筹考虑现有普通高考制度、职教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借鉴国际经验,突出“五性一化”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职教高考制度。①类型性。根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尊重职业教育规律,在面向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外部招收新生时采取不同政策,主要是职教体系内部升学采取基于平时学业成绩择优招生的办法,来自普通教育等职教体系外的考生采取参加特定升学考试择优招生办法。②包容性。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发展具有终身教育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人,符合招生相关条件均可报名参加考试,努力为更多的人就业创业、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增强终身职业发展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③开放性。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推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办学制度优势,让社会用人需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发挥导向作用,鼓励产教融合型企业、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等用人主体参与考试招生活动,充分调动有利于高职招生的社会因素,形成制度保障。④适应性。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生源多元化和终身学习需求,实行多元化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推行弹性学制,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通过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方式,增强考生的选择性。⑤自主性。扩大高职学校招生自主权,鼓励学校和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增加订单、定向、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类型招生计划并予单列。对于办学质量好、订单等培养类型规模大的高职院校可上浮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由学校自主确定招生专业、区域、类型。⑥标准化。加强职教高考的标准化建设。建立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体系,制定并推广专业教学标准,推出一批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标准课程和统编教材;开发建设一批供普通高中学生选学的职业教育通用课程;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他社会培训证书的目录管理制度。为考试招生过程中认定考生学业水平、职业能力和其他学习成果搭建平台,提高职教高考水平。
2. 畅通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升学路径,拓宽职业教育体系外部招生渠道。设立6种入学通道,其中体系内升学有“甲”“乙”两种通道,面向体系外普通高中有“丙”“丁”两种通道,面向成人有“戊”通道,还设立了自主报考的“己”通道。
(1)甲种“中高职直升通道”。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学校的,采取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成绩的择优招生办法。考试招生的具体规定由所在地市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建立地级市政府统筹高职、中职发展机制,将高职、中职人才培养体系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建立中高职学制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制度。中高职贯通培养原则上实行中职、高职“三二”分段培养,高职不再挤占中职的生源空间。
(2)乙种“高职专转本通道”。在高职专科学校学习满两年的学生升入高职本科阶段学习的,采取基于高职专科学校学业成绩的择优招生办法。考试招生的具体规定由所在地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根据高职本科发展情况和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型进展情况,逐步减少直至停止普通本科院校针对高职专科的“专升本”招生。建立基于高职本科、高职专科学校专业课程互认衔接和高职专科学生平均学分绩点为主要考查依据的“专转本”入学制度,实行2+2分段学制。
对于上述甲乙两种通道在制度安排上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学校毕业生一般不报考高职本科,可经过高职专科“专转本”进入高职本科学习,这样做目的是避免在职教体系内部形成专科与本科教育功能的重叠,使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分工明确、顺畅衔接,使职教体系协调发展。高职本科前2年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通过普通高考入学的学生,在前2年先加强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补齐职业教育方面的短板,以便进入本科3年级学习的来自普职不同生源的学生具有相近的学习基础和起点。
(3)丙种“普通高考通道”。高中毕业生(含应届、往届)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报名并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达到当地录取分数线的获得高职本科学校本科专业录取资格,由高职本科学校按规定招录。保留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本科专业学习的通道,关闭进入高职专科专业学习的通道。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从总量上降低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引导其在初中后或高中毕业之前尽早完成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分流,使教育分流更为合理;二是使高职本科教育前2年的生源来源相对单一,便于组织教学,打好职业教育基础。
(4)丁种“自主考试招生通道”。将现在施行的高职学校面向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单独考试招生办法”进行调整,由安排在高中第六学期初组织的招生考试提前到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建立面向普通高中在读学生的高职专科自主考试招生制度。自主招生考试制度仅限于高职专科学校。考试内容上本着“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应以高中一、二年级学习内容为主。推动普通高中改革,设立“综合高中”类型,高职自主考试招生制度将逐步调整到仅在综合高中实施,从而逐渐减少通过普通高中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重,引导普职教育理性分流,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将提前进入高职学校预科学习,相应地使高职专科实际培养年限增加为4年,本科培养年限相应增加为5年。丙丁两种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入学通道可以考虑增设一定的报名条件,如要求考生在高中期间修完1~2门职业教育通用课程,以促进职业教育课程进入高中课程体系,促进普职教育融通。
(5)戊种“成人入学专门通道”。建立面向转业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及其他成人群体的考试招生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文化素质”部分考试由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职业技能”部分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高中学业成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可申请“文化素质”部分科目免考,具备相关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从事过相应工作的成人考生可申请“职业技能”部分科目免考。成人入学专门通道仅限于申请报考高职专科专业,在高职专科学习中成绩达到“乙种高职专转本通道”相关要求的,可以继续申请转入高职本科阶段学习。应允许英雄模范人物、技能拔尖人才及其他对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直接申请报考高职本科专业,体现高职本科教育的社会导向。
(6)己种“自主择校报考通道”。建立鼓励优秀青年自主择校报考高职本科、专科学校的新制度。一是对在全国或省级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社会公益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中职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准予其在全国范围内自主选择报考高职学校和专业。二是对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做出突出成绩,或者在全国或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社会公益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社会优秀青年、企业优秀职工,准予其在本省范围内自主选择报考高职学校和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优秀青年可申请报考高职专科免试录取。特别优秀的,可直接申请高职本科三年级入学。考试方案由全国统一规定,高职学校组织实施,招生计划单列。
3. 改革高职学校招生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工业园区等社会需求方参与新生招录工作,丰富职教高考内涵,培育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从源头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可先期重点建立3项机制。一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机制。经过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根据实习岗位接收能力和自身培养能力,联合高等职业学校共同培养本、专科学生,校企订立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协议,经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鼓励采取学徒制等方式培养人才,企业负责做好实习、就业等工作。二是行业协会(园区)参与机制。全国性或省市级行业协会、国家或各省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根据本行业、本区企业实际需要,经批准可以与高等职业学校开展联合招生,实施订单或定向培养,行业协会、开发区、园区负责落实学徒或实习岗位,提供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和就业服务方案。三是县级地方政府参与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含不设县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需求,按照“戊种成人入学专门通道”有关规定,组织本县(市)生源推荐报考高等职业学校,政府和学校合作联合培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高考制度以“五性一化”为特点,以设立6种入学通道和促进学习方式改革为主体,以实施3项联合招生机制为突破点,问题导向、系统谋划、立足现状、面向未来,将以人为本与服务社会相统一,高考改革与教学建设相统一,夯实层次与构建体系相统一。这种改革方向,有利于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增强职业学校系统的整体效能,也有助于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通向高质量就业的求学之路,使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