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职业院校在校生68万人,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年均培训各类人员100万人次。近年来,福建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以“二元制”改革为抓手,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福建模式。
海报设计:人民数字福建-夏菁
福建省职业院校在校生68万人,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年均培训各类人员100万人次。近年来,福建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以“二元制”改革为抓手,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福建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激励支持。福建省在职业教育领域因“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成为被国务院表彰的4个省份之一。
根据国办通知,2020年,国家将对福建优先纳入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中予以倾斜支持。
“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
福建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嘱托,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8年,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唐登杰省长强调要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职业教育重点工作,完善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新增财政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2019年福建省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从5000元提高至12000元,进一步健全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全省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水平逐年提高。
这些年,围绕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福建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5.43亿元,实施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首创“分类立项、分类支持、逐年考核、动态管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分A、B类进行差异化支持,实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培育、能上能下、有进有出,极大的调动了全省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规范管理座谈会上,福建作典型发言。
职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改革成效显现。福建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福建省现有高职院校50所,在校生总数26.69万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4%。全省中等职业学校226所,在校生总数42.31万人,普职招生比为52:48。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7%、95%以上。80%以上的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50.3%的高职毕业生、78.8%的中职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福建职业院校每年培养20多万名毕业生,成为产业大军的摇篮。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获得第三届全国质量奖提名奖,黎明职业大学分别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服务贡献、学生管理、育人成效50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黎明职业大学代表队在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头名
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福建省获得一等奖33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奖数分别居全国高职院校第3、第4位。
福建省教育厅会同省总工会实施的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在全国范围率先出台《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项目管理和运行,2018、2019年福建代表连续两年在全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企业、学校、学徒三方共赢
“在车间干了12年,明年就可以拿到大专文凭了,我想想都有干劲。”福建新奇特车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南环店的汽车维修工刘玉栋高兴地说。
不出企业门就可以接受学校教育,修够学分后既可以拿到高职毕业证,又能拿到职业技能证书。像刘玉栋一样,目前在福建中小微企业的2.44万名企业员工通往成功成才大门被打通。
这一切,得益于福建省推进高职“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自2016年起,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高职“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单独考试、单列计划”,招收企业在职员工开展高职学历教育,打通企业技术工人学历提升通道。《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把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二元制”改革列为2016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亮点。201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福建调研时,充分肯定“二元制”改革的“福建模式”。2019年,全省44所高职院校的166个专业与605家企业联合开展高职“二元制”改革试点,招收企业员工2.15万人,比上年增加1.86万人。
福建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罗强介绍说,“‘二元制’既招工又招生,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从企业在职员工中招收学生进行培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校企共同管理、共同教学、共同考核,是育人机制的突破。”
福建省高职“二元制”改革,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校企双主体育人为核心,构建七个“二元”,即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目制二元学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学徒)三方共赢的局面,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创新的福建路径
不少福建企业家曾坦言,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人才。企业有所需,教育有所为。
2018年12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调动了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等各方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性,有效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近年来,福建省职业教育以贡献求发展,推进办学机制创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高职院校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专业设置“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引导职业院校主动适应我省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2016年8月,福建省实施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改革试点,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组建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以资本为纽带、多方共同出资,推动校企合作育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元制”实践教学
2019年,福建省政府积极支持泉州市开展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省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遴选首批20家省级产教融合试点企业。省教育厅确定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大陆公司合作共建的福建信息物联网产业学院等16个首批省级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建设项目,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培训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创新,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促进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及时融入教学,提升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合作企业自身及业务相关企业用人需求,引进先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为产业升级储备人才,带动更多企业借鉴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
福建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还有很多:黎明职业大学和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福建工业学校与宝马、奔驰、通用公司共建汽车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以及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签约,联手培养地铁以及飞机维修方面的“高大上”技术人才……
福建省将推出更大的手笔
2019年7月,经福建省委常委会审议,出台《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着眼于今后5-10年,提出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15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福建省将围绕抓贯通发展、抓融合发展、抓特色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内涵、创特色、树品牌,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福建省教育厅刘健副厅长介绍说,为推进职业教育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体系,日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决定在福建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知识技术技能建设研究院。
另据了解,福建省下一步拟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框架下,支持福州市建设以高水平国际化为特色的“海丝”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支持厦门市建设以闽台合作为特色的“海丝”职业教育闽台合作交流先行区,支持泉州市加快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力求经过5年左右建设,打造“一区三市”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带动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整体办学质量进入全国前列。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
福建职业教育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有力的领导下,福建职业教育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客观上说,与浙江、广东等兄弟省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这里有历史遗留的因素,也有产业结构的问题。相对而言,福建工业基础、产业基础、教育基础较弱,技能型人才较少,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位次和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次不匹配。可以说,福建的短板比其他兄弟省份更短,需求更迫切。
福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历史、有优势。福建有两所学校很特殊,一是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船政学堂,现在是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地。二是现在的闽江学院(其前身为闽江职业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长达6年。总书记曾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这也是福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福建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此外,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华侨众多。许多海外华侨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即华侨办学。而且,办的多为工科院校,契合产业和市场需求,服务福建发展,补齐教育短板。这是福建职业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福建是人口净流入省份,流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低。针对这些人员,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高职教育“二元制”改革,给他们提供一个再提高的机会,一个上高校的机会。
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人人都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生存的能力,有创造幸福的能力,都能适应社会各种工作的挑战。
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职业道路,打通上升渠道,现在中职学生有机会直接上本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推动互通融通。高考不应该是“独木桥”,更应该是“立交桥”,未来要让孩子的成才之路更加畅通。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民的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福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升站位、改革创新,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