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宪印(1969-),男,山东鄄城人,博士,曲阜市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与测量。
张群(1988-),女,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略,是推动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是优化优质职业教育供给、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贡献力的突破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省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牢牢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当前,全国职业教育处在大改革大发展阶段,在此历史背景下,山东职业教育建设创新发展高地,是顺应历史机遇、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的重要举措,是打赢高职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的重要方略。这一重大决定是基于山东省情和山东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在国家确立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双轨制”框架下,依托强大的文化底蕴,链接班墨精神和儒家文化,以职业教育类型建设为重,山东涵养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文化气质,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地。
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山东特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过山东职教人不懈地努力,山东职业教育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2014年,,山东作为全国4个省份之一,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典型发言;2015年,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中,《山东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获最高奖项特别奖; 2016年,纪念职教法颁布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山东省作为全国2个省份之一,介绍了经验做法。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山东省成绩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三位,2017年跃居全国第一位;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山东省成绩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三位;在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山东省成绩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
近年来,山东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服务“两区建设”,以新山东建设导向,着力发展质量高、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现代职业教育,探索出符合山东省情的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坚持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形成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体系,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山东经验”。
(一)教育大省优质生源,构筑高地建设厚土。
好学、能考、学霸是山东学子的标签。教育大省、人口大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优势,实现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战略性转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设有赖于山东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有赖于山东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设是山东创新强省新途径的开拓,集全省之力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通过整省推进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深厚的文化资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二)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的美好传统。纵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4.0时代,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内核不能抛弃,职业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对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山东是孔孟之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山东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地方实际,系统谋划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在扩展中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职业教育已占据山东整个中、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三)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打造核心软实力。
作为文化大省,山东文化底蕴深厚,为生长在这片土地的职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点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全国率先推出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传统文化教材,人民日报刊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的报道,点赞山东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传承是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山东省不断寻找突破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已渐成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文化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把手工艺技术和民间艺术变成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赋予时代特色,把文化产业做活做大。山东传统文化教育主题联盟的成立就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激发出更多活力,把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落实到学校、课程和课堂,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山东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文化“基因”已根植在齐鲁大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去唤醒这种价值,使传统文化“照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
(四)班墨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构筑创新发展内驱力。
“工匠精神”是国家产业转型省级、打造制造强国和创造大国对卓越人才职业素养的核心要义。作为鲁班故里、墨子故乡,工匠精神在齐鲁大地得到了传承和延续。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是对“工匠精神”的时代解读和创新发展,是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内化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使命正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精神要义。墨子、鲁班、奚仲故里的枣庄市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是新时代工匠精神在班墨文化基础上内涵的丰富和外延,是搭建平台厚植“工匠文化”的重大实践。的。从2018年起,山东省实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将工匠文化深化,深入到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品质、职业理想人格以及职业使命层面,用5年时间培养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五)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形成创新发展新特色。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山东职业教育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指示,以校内手工作坊为实训基地,联合企业共同经营,渗透工匠文化、深化工匠精神,建设校园“工匠文化”。在校园建设方面,筹建多个综合性的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基地,同时,通过构建智慧校园平台、智慧教育生态、数据应用体系等,形成基于5G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和学校治理新模式。山东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创新发展,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文化高地,深化了校企合作模式,学生长期浸润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中,彰显了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特色。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2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入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充分证明正是有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支撑,新时代山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框架才能够架起,职业教育创新培育的人才既具备现代文化素养,又具备传统文化底蕴。
(六)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契合区域经济发展。
高水平骨干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是助力区域特色产业链蓬勃发展重要的一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对初心与使命的认真践行、对特色与水平的不断淬炼。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山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积蓄力量。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具有山东特色的经验和做法,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大制度创新,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现在已基本建立起与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了多类别的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网络和基地。山东省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山东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布局结构,扩展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了职业教育办学实力。
(七)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实现山东职业教育品牌输出。
山东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与新疆、西藏、青海、陕西等8省(区)开展对口协作,高质量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是协作规模最大的省份。同时,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山东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建设“一带一路”海外分院,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输出山东职业教育品牌。其中,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创建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澳大利亚分校和泰国分校——孔子六艺学堂,入选“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和“2018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山东方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山东职业教育还存在类型特征不显著、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支持政策不配套、企业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突围、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
当前,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带有偏见的现象。因此,要积极打破思想禁锢、着力打开发展思路,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契机,按照国家确立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双轨制”框架定位,围绕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模式的使命,深入破解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主要矛盾。
一是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以先行先试精神推动山东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加强职业教育制度文化建设,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上下功夫、用力气。
二是要营造开源的社会环境,营造社会平等支持不同类型人才从业和发展的制度环境。教育对于生涯发展路径的引导,往往比教育自身的内涵更能吸引学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跌宕起伏的发展路径,都与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今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类型意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能够有效分流高考压力,提供多样化的人才成长路径,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风尚,将愿意接受职业教育、适合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最大限度地纳入职业教育培养,为产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三是重视媒体宣传,营造舆论环境。在山东,技术工人待遇进一步提升,在落户、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明确规定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积极配合教育部正在研制职业教育体制培养三年(2020—2022)行动计划,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立足山东实际,把握前进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以立为主、立破并举,突破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树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杆与旗帜,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各层次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定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标准。进一步夯实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地位、创新发展专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试点。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揭牌抓住建设“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将文化产业职业教育与市场急需的文化产业专业对接,着力培养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意、技术、经营、营销、管理等实战性人才。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建成,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对培育储备我省高素质、高技能、实战型文化产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延伸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为职业教育创新高地的建设提供不竭原动力。
(三)利用高端要素、高端智力资源,引领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尤其需要各级各界、各行各业的专家把脉会诊开方,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2018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的成立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通过搭建开放式决策支持服务平台,广借智力、广纳人才,为办好具有山东特点、全国先领的现代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四)夯实内涵、突出文化特色,确保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地位。
首先,办好工匠和劳模精神大讲堂活动,邀请具有高尚品德、精湛技艺的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进校园、进课堂,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其次,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职教声音,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再次,实施与德国职业教育高水平深层次合作计划,推动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与德资企业、德国“双元制”教育机构或行业协会建设深度合作项目。推动高水平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支持职业院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在沿线国家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与沿线国家职业院校联合举办高水平职业技能大赛,接收沿线国家学生来我省职业院校留学,支持承揽海外大型工程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适应我省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中国职业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推动职业教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也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40年改革与发展波澜壮阔,40年改革与发展铸就辉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立是对山东省文化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文化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文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极大肯定。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植根土壤深厚的齐鲁大地,山东职业教育将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办法,纳新的政策和新的措施,聚焦全省新旧动能转,保证职业教育切实成长为类型教育,全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