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院校动态 >

职教战“疫”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2020-03-10 10:35:11 责任编辑:小米
分享到:
教育部社科司、人民网3月9日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编者按:职教强国 关乎你我!当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大众正在经受着历史考验,这个时候,职业教育要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我国打胜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伴随着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全球最大,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提质培优,内涵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思政工作,德技并修、德育为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疫情爆发以来,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崇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利用专业优势和精湛的技术技能,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来。不管是医学相关专业院校,还是其它专业广大师生,不管是逆向而行亲赴湖北一线,还是各自在所属地区发挥能量,都是在为祖国出力,为百姓分忧。
 
  自1月27日我们策划上线——职教战“疫”专题栏目以来,得到了职教战线同仁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陆续收到了各地各职业院校大量的稿件信息。通过展示职教战线抗击疫情的人物、事件和案例,为抗疫声援!为职教发声!发出更多的职教好声音,传播更多的职教正能量!树立职教良好社会形象!期待更多职业院校投稿:mvenews@163.com 。

 


教育部社科司、人民网3月9日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以下为此次疫情防控思政课文字版实录:

 

全国高校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准时收看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课堂。这里是人民网1号演播大厅,我是人民网主持人吴婧。为了尽可能的保障我们直播安全顺利的进行,本次直播在演播室现场不设观众,从舞台到观众席,从演播室到演播室内,每天都会进行消毒和通风。直播现场,我和老师进入舞台的通道也是分开的,大家都保持在两米以上的距离。

 

防控是思政大课堂战役,也是思政教科书,同学们刚刚一同观看了我们的开场视频,相信此时的新情跟我一样,非常的感动,而又信新满怀。疫情大考告诉了我们什么?战役青年有怎样的责任担当?今天我们邀请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正是为了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工作的强大力量,透过正在中国发生着的火热实践,将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案例转化为鲜活课堂。此次我们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4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线的感人故事。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请今天的第1位授课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带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我们请艾教授开讲。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课,首先向宅在家里上课的同学们表示问候。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战、众志成城、可歌可泣、感天动地。这是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堂现实的思政课、一堂鲜活的思政课、一堂深刻的思政课,一堂难忘的思政课。
 
下面我结合三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个交流。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发生后,武汉采取了封城,1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援引采访对象的话,称中国在武汉封城的做法是侵犯武汉民众人权。也有人质疑,以巨大的经济为代价来阻断病毒传播是否值得。我不知道同学们是怎么看待这两个问题的?在我看来,有此说法的人没有读懂中国共产党,没有读懂中国发展未来是为了什么?立场不同,选择答案自然就会不一样。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我们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无论过去打土豪、分田地,还是今天消除贫困,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是为什么?归根到底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者,也就是要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开这一价值指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会失去方向。
 
现代生产力发展所依赖的市场和科技,就可能变成脱缰的野马,产生异化。我们今天讲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新的发展思想,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家都知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疑是幸福的重要基础。我们所讲的人权不仅指自由权,也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等等,而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础性的人权。在疫情面临大规模蔓延,可能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时,生命权、健康权就成为最大的人权,最紧迫的人权。因此在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要高度重视保护、关新爱护战役一线人员,特别是医务人员,保护好他们的身新健康。在这次战役中,全国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要关新关爱广大医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也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新的崇高精神。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新关爱他们,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生活安全、人文关怀都要保障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十分牵挂,并给予高度赞誉。他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新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作为在北京工作的湖北人,我为家乡人民感到骄傲。在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群众最大、最紧迫的生命权、安全权、健康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以上是我讲的第一点。下面和大家交流第2个方面,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味交易,某人网上炫耀食用野味的照片,一时成为网上的热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我相信大学生们也会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也在进行讨论。就我所知,大多数人对食用野生动物还是说。但也有少数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几千年来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根据现有的证据,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性的病毒,某种动物可能是新冠病毒宿主。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调研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的时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食用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反映出的是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关系问题。历史来看,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早期由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威力和对自己的支配作用。
 
这是在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无知恐惧依赖中,人类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大多出现过自然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泉、湖海、草木、禽兽都成为人们的崇拜物。动物崇拜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图腾崇拜的作用。比方说中国崇拜龙,俄罗斯崇拜熊,印度崇拜象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不断的提升,有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类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强大,感受到自己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独立性和空前的控制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逆转,人是否忘记从何而来?
 
人由自然之子变为万物之灵、万物之主。人把自然视为外在于自己的被改造、被征服、被支配的对象。知识就是力量、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立法等等西方观念,就是人的主体性的高扬,人类中新主义也由此大行其道。在人类无节制的征服改造自然的狂潮中,也不乏头脑清醒、敏锐的思想家。马克思讲,人靠自然界生活,应该也讲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也就是说首先人与自然不能分割。
 
其次,人与自然不能对立起来,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另外,人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和发展。因此,恩格斯讲,我们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当人类庆祝同自然开战的伟大胜利的时候,恩格斯就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事实上,人类过度征服自然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为了避免警钟变丧钟,人类必须改变,必须重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如何建立起这种关系,就要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过去那种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必须坚决摒弃那种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方式。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食用野生动物既不文明也不健康。历史上许多人类的疾病都来源于野生动物,比方说人类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等。有数据显示,目前70%的新发传染病均来源于野生动物,改变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大学生能做什么呢?比如我们可以做到拒绝购买保护名录中的野生动植物工艺品,拒绝非法来源的药用野生动物制品,拒绝持拒绝食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举报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等,但改变一种长期形成的陋习极为不易,还必须有法律的强力保障。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决定,这一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通过立法严格执法,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人自觉的遵循。这是我讲的第二点。最后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构建战役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旁观者有之,怀疑者有之,甚至污名化中国者也有之。大考面前,中国会给世界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的发展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扩散等重大挑战和风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各国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如今面对全球蔓延的重大疫情该怎么办?病毒无国界、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显然是行不通的。世界各国携手战“疫”,打一场全球阻击战就成不二选择。2月20日在给比尔盖茨的回信中,习近平主席说,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面前),团结合作是最有利的武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防御窗口期。疫情发生后,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巨大的代价。
 
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开放的胸襟、人类的情怀,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也因此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2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瑞士日内瓦表示,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同时,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战经验。自疫情开始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与外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会见、通电话、致函等方式进行沟通,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积极进展。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中国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分享中国经验。在中国及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看来,中国疫情防控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例如,中国雷厉风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快,向全民普及新冠肺炎知识,把病毒防控视同一场战争来实施严格的隔离防控等等。在战役中国并不孤独,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组织地区负责人向中国领导人发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对中国抗“疫”举措和积极成效予以高度肯定。
 
50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以及70多个国家的民间团体捐赠的物资已经抵达中国。巴基斯坦表示愿调集本国所有库存向中国提供援助。蒙古国向中国捐赠3万只羊,日本捐赠物上那暖新的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份浓浓情谊我们都还记着,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全球防控进入关键期,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这场战斗这场战斗是人类共同的战役,全世界各国联合起来,一定能赢得战役的最终胜利。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开讲,他的题目是《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有请秦教授。
 
视频前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运用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跟大家进行一次学术上交流,学习的交流。作为一位湖北人,作为一个概念课的老师,今天我想结合这一次疫情防控和概念课教学的内容谈几点想法。我讲的题目是《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突如其来的疫情干扰了大家的生活,也影响了大家刚刚过去的春节。我们知道截至3月8号,也就是昨天,这次疫情确诊的病例远远的超过了8万人,死亡的人数也超过了3千人,所以这一次疫情是非常严重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次疫情曾经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目前来看,虽然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了一些短板和一些不足,也出现了一些漏洞和一些弱项。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正在积极向好。对于这一点,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赢得了时间,确定了标准,积累了经验,也树立了典范。目前疫情的防控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有到总结成绩的时候,也没有到彻底反思的时候,更没有到举杯相庆的时候。
 
但是持续了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工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首先,这次疫情防控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的斗争。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近代以来的历史上的灾难,不必说仅仅新中国成立70年来,70年来我们就曾经先后遭遇过19591961年的三年的自然灾害,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难,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而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自然灾害,比如说火灾、震灾、水灾,几乎都是每年在发生。
 
然而,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的,在应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奋起的,也就是这一种伟大斗争,使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的风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的斗争。由于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因此它事实上构成了一次任务空前复杂艰巨的社会公共危机。
 
因此,做好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的健康,也直接的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大局稳定,也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很显然,应对这次疫情就是一次伟大的斗争。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疫情防控,对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于政府和人民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这次疫情防控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来说是一场保卫战。对于阻碍疫情的传播来说,是一场阻击战,而对于抑制感染者来说是一场歼灭战。而对于参与防控的人员来说,它是一场全民战。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它又是一次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的斗争。总得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它不会是轻轻松松的,前进的道路上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过去中国人民有自信、有能力战胜各种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辉煌。今天,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更大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次疫情防控告诉我们的第一点,疫情防控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大家在学习概念课和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精神里面,大家可能熟知一句话: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的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而这一次的疫情防控,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可以说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中央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彰显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着的优势,也充分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就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工作来看以下几个方面。
 
1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如果各位老师和同学有兴趣翻看一下,我们网上,尤其是人民网上所记载的疫情防控的日子,我们不难发现,自疫情防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对疫情防控进行专题的研究部署,对疫情防控的基本的工作,总体的工作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并深入抗疫第一线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所以总书记亲自指导,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而这一系列重要的讲话,我们首先是为我们确定了疫情防控的战略使命,就是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1位。
 
这些讲话也明确了我们疫情防控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坚决的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站。这一系列的讲话和批示指示也提出了我们疫情防控的战略要求,就是要坚定信新,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一些讲话还为我们制定了疫情防控的作战计划,要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全力做好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对其它省份加强分类指导,这是党的领导方面的第一点。第2点,党中央从实际出发,加强了顶层设计。党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站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的通知》。
 
还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央领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及时的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第3个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的行动,在中央的直接引导下,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他们同时间赛跑,与魔鬼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这样的镜头。第4点,基层党组织雷厉风行,在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的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打头阵、做先锋,全面落实防控的措施。
 
在新闻媒体上,我们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基层党组织几乎是全部的行动起来,有的成立了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队,有的成立了疫情防控的爱新团队,还有其它的一些团队。第5个方面,普通的党员群众积极的投入疫情防控过程中,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我们看到共产党员总是挺身而出,坚决的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里任务重,哪里任务险,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在新闻媒体上,我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许多在这方面的感人的故事。
 
总得来说,党和政府建立起来的疫情防控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这也充分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更加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着优势。这一点刚才艾四林教授也谈到过,国外对我们的评价,我们也看到国外在这个方面也给予了我们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比如说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曾经指出,中国政府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全球卫生史上前所未见的,其他国家很难做到。
在他看来,中国能够及时的遏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主要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在几天前,3月4号,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题目叫《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篇文章里面,他也赞美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个制度优势。这是第2点启示。第3点,疫情防控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今年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的开局之年。
 
因此,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我国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集中的考验。对于我们能否将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也是一次集中的考验。我们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也使大家也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什么是大事?就当前的情况来说,疫情防控就是头等的大事。因此,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面奋战,从而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各地各部门坚决的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的协调统一的调度,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大动员、大集结、大作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看到疫情防控需要财力和物力,于是我们看到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在短时期内为疫区投放了1000多亿元的资金,全国各地的物资,生活物资也不断的向疫区进行集中。所以,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新疆的水果、东北的大米、山东的蔬菜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救援物资陆陆续续的发往了灾区。
 
疫情的防控需要人力,于是我们看到一封封饱含热血的请战书递交到了各级主管领导的手中,一个个科研工作者与疫情赛跑进行了科研的攻关。一批批志愿者驰援湖北,一群群白衣天使主动请缨奔赴防疫第一线,一支支人民军队闻令而动,奔赴疫区,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仁心大爱与责任担当。所以世卫组织赴中国考察的专家负责人、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曾经说,最让他震撼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疫情防控需要医疗设施。于是我们看到我们用15天时间建造了雷神山、火神山的两座医院,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医院的建设,因为它需要庞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等方面的支撑,这两座医院的迅速建成,也充分的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种优势。疫情的防控需要专业的医疗队伍。所以我们看到我们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组织了29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军队调配了330多支医疗队,41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然后我们开设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和许多方舱医院,千方百计的增加床位的供给。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19个省份对口的支援,这一切使得我们的疫情防控向好的方面进行转变。疫情防控充分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所以疫情防控的形势才像这逐步消耗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方面,国际社会已经给予了我们高度的肯定,刚才艾四林教授已经谈到了这一点,我们在这里不再多说,这是第3点启示。
 
最后一点,疫情的防控告诉我们,面向未来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高风险的化解能力,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正在明显地增多。正是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所以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细、做好。
 
这次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发表讲话。2月14日,他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的时候曾经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的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次重大的任务。他强调,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的打赢疫情,防空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的考验。他指出,我们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预警的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为此,他还从6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的举措。一是要强化公共卫生法制保障。二是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防控体、防控体控制体系。三是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四是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的救助机制。
 
最后是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下一个阶段在公共医疗、公共卫生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任务。这些讲话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部署一起,为新时代进一步的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总得来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角。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经受了考验和磨练。所以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这次疫情的防控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完善、更加成熟。以上是我们今天把疫情防控和该门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所交流的主要内容。我们真诚的希望各位青年朋友在投身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在参与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过程中,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辜负这一个伟大的时代,努力的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开讲,王教授今天的课程主题是《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有请王教授。
 
好,谢谢。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更好的走向未来。那么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我想讲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磨难及防疫斗争的情况。第二个就是讲一下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的启示。应该说这次疫情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磨难。
 
那么这种磨难怎么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是吧?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总书记这样一个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汲取历史智慧,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磨难当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增强我们必胜的信心。那么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的磨难,就我们的防疫斗争情况。大家都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付出了太多的牺牲,有外敌入侵、战略凭生,比如说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抗美援朝,这都是磨难。
 
当然也有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旱灾等等,可以说多难兴邦。每当这种危急关头,都能够激发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今天我们重点说一下跟瘟疫作斗争情况,应该说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将这种大规模的瘟疫传染病成为瘟疫,包括霍乱、天花、鼠疫等等,人类跟这种瘟疫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据我们的史料记载,从西汉以来2000多年,中国古代先后发生了300多次瘟疫的流行,经常是10年一大疫、3年一小疫,世界也是如此。
 
比如说14世纪中叶的欧洲爆发了黑死病,导致了5000多万人的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1918年,流感从欧洲蔓延到全世界,夺去了7500万人的生命。中国古代也有两次大规模的瘟疫,一次是在东汉末年到三国初年瘟疫大爆发,加上战乱人口骤减,由当时的6000多万人减少到1500万人以下。第2次是在明代末年到清朝初年,导致了数千万人的死亡。近代以来,你比如说从1910年到1911年,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鼠疫,夺去了6万多人的生命。
 
应该说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停止过跟疾病的抗争,那么在防治这种严重的传染病方面,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古代对这种瘟疫的控制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个就是药物治疗,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中医药学逐步的成熟起来,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还形成了防病治病的这种理论和技术体系。第2个就是免疫治疗,随着对这种防治疫病这种认识不断深化,开始实行这种免疫治疗,主要是针对天花。明朝中期,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就在民间流传了。
 
那么清朝将它引入宫中,是吧?为皇室成员种豆,后来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发明了牛痘接种术,为最终全球消灭这种烈性传染病天花奠定了基础。第3种方式就是隔离传染源。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就有那种隔离病人的方式,来控制瘟疫的传播。清代的宫中就专门设立了叫避痘所,隔离感染天花的人,就是说隔离9天后亲人才能够探视。因为在整个防控过程当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做好这种隔离预防和公共卫生。当时交通也不够发达,所以很多瘟疫基本上控制在有限的区域内。
 
应该说古代的这种防疫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明显的存在的不足。这个不足,我想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缺乏有效的组织性的防疫。那么旧的社会制度下,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弱,在民间,当瘟疫流行的时候,地方政府社会人士往往是做一些临时性的收容和膳药的工作,没有持续性,所以形不成持续性的有组织的防控,所以流行的时间就比较长,危害也比较大。那么第2点就是说防护技术的不足,受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古人还不能够知道空气当中有不同的大小的这种病原颗粒,所以就不可能发明这种相应的隔离防护的用具,也无法有效的消除这种病原。
 
所以古人虽然认识到这种疫病会传染,但无法根本性的组织,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1950年的8月,新中国就第1次召开了全国的卫生会议,确立了“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1951年中共中央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对全国防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国还开展了反对细菌战,努力防控鼠疫的斗争。在1952年的2月,朝鲜战场发生了鼠疫、霍乱这样的疫情,那么3月份就有志愿军战士患疫病死亡。
 
为了加强这种防疫的治疗工作,国内先后向前线派出了三批专家,包括昆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等等,还有数百名的防疫人员,为前线提供鼠疫的疫苗,开展消毒的工作。由于采取这样一些有效的措施,前方很快控制了疫情的发展。1952年的12月,毛泽东专门为第2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说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应该说,数十年来国家大力推行这种预防接种,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全国性的卫生防疫体系,健全了传染病预防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像鼠疫、血吸虫、疟疾、麻风、结核、艾滋病等专项防治。
 
1961年,我国就基本上消灭了天花,2000年实现了消灭骨髓灰质炎,许多传染病发病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那么在这一次抗击疫情之前,我国曾经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抗瘟疫的斗争。一次就是1958年消灭血吸虫病,毛泽东专门写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有一句大家可能很熟悉,就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表达了这种兴奋之情和豪迈之气。另外一次就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胜利。那么非典疫情爆发的时候,面对当时也是世界医学界一无所知的这种新型传染病,人们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最终,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也促进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目前的抗击疫情也是把传统的古代的这种有效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早发现、早隔离是吧?控制传染源,加强救治。应该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防控措施非常有利,所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我讲的第1个问题。回顾一下我们历史上这样一种磨难的情况没有被压垮。那么我想讲第2个问题,就是说中华民族从这种磨难当中奋起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恩格斯都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历史进步的前提,是善于化危机为机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的智慧。第1点,我就想强调就正确判断形势,辩证的看待问题,正确判断形势,深刻的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前提。你比如说我们回顾历史。每当(处于)一个重大危急关头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比如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就有速胜论,就有亡国论是吧?议论纷纷。那么毛泽东正确的分析了国际形势,也正确地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明确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这样一个判断,就是在认识形势、认识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说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各项工作的部署是及时的,是吧?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判断形势的时候,要辩证的看待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就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来看待我国的发展。比如说如何看待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那么疫情对社会发展是吧?经济发展肯定会有影响。
 
但是,我们从长远的看,从我们的基本的发展理念,发展的成就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我们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如期的实现。第2个启示,就是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这种底线思维。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道路曲折是有必然性的,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你比如说我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是吧?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面临着抗战要胜利了,但是毛泽东在七大上一口气列举了我们可能遇到的17个问题,越是到顺利的时候,越要想到我们可能要遇到的问题。
 
毛泽东就讲了,比如说第1条就是说外国大骂怎么办?他骂我们怎么办?能不能经受得住?其中第11条还提出说天灾流行,赤地千里怎么办?讲完这16条以后还加一条说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怎么办?把各种困难各种问题都想到了,我们才能够赢得主动。毛泽东当年提了这么多困难要求,我们就从最坏的可能性下去制定我们的政策,从而使我们赢得了主动。你比如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的时候,他就说得很明白,他说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打过来,但是你不准备他可能就打来了,你准备好了可能就打不起来。
 
是吧?这就是底线思维,这就是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底线思维,就说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去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化解重大风险,树立底线思维,才能够保持这种战略定力,遇事不慌、指挥若定,科学谋划,赢得主动,这也是历史上经历磨难给我们的一个启示。第3个就是尊重自然,尊重尊重规律。过去的瘟疫一般是由两种因素引起的,对吧?一个就是自然因素,像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等。
 
另外一个就是社会因素,包括战争、饥荒等等,一般人们常说:大灾之后有大疫,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发现这一次不属于传统的两个方面的因素,虽然这个病毒的溯源还在探索当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怎么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关键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有一条规律,我们必须得记住,那就是当人类爱护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时候,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破坏自然、损坏自然、违背自然的时候,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无情的,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教训当中深刻的知道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重要(性)。一定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最后一点,坚持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大家知道近代中国是在黑暗当中艰难前行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了,中华民族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曙光。孙中山先生曾经感慨,感叹说近代中国是一盘散沙,为什么一盘散沙?就是没有强有力的组织。说共产党成立以后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起到了团结群众,凝聚群众这样一种核新的作用。
 
比如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能够发动群众,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组织群众实现全民抗战,所以最终取得胜利。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每一次磨难的实践都充分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由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党员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带领群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所以,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是根本的成功之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新群众,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就会有力量。
 
所以依靠群众的前提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比如说我们这次抗击疫情当中,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那么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关新和保障的政策措施。受疫情影响,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会面临一些困难,党和政府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出台措施,确实保障基本民生,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正是因为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这样一种强大的抗击疫情的合力。所以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当中是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义无反顾,顽强拼搏,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那么这一次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因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的广大群众团结一新、不辞辛劳、真诚奉献,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这是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所以我总结一下,就说总结历史经验,使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物质基础保障和不断提升的医疗卫生水平,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下面我们就有请今天大课的最后一位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冯秀军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授课,她的题目是《战役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有请冯教授开讲!
 
谢谢!各位线上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三位老师对疫情的精彩的解读和深刻的思考,我想三位老师的解读和思考,他们都是希望最终体现在我们每位同学的实际行动和我们的责任担当之中,那么这个也是我接下来想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题——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年学联的贺信当中曾经指出,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那么在这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战役之中,我们的青年一代是不是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又是怎样担起自己的青春责任的呢?那么说到青春责任的话题,我们先来说说对青春的理解,而说起青春,我想可能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而在我看来,青春其实就是一个个破茧成蝶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青春总是和我们青年人对于变化的憧憬、渴望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有人想变得更美丽,有人想变得更智慧,有人想变得更成熟,也有人想变得更勇敢。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青春是何以破茧成蝶?青春变它最重要的标志又是什么呢?那么要解答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妨从这两张照片说起。第1张,这是17年前王卫国医生抗击非典的时候,他年过七旬的母亲坐着轮椅前来为他送行。第2张是66岁的王维国,它为即将驰援武汉阻击疫情的女儿王婷前来送行。
我们看一样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两张情境非常相似的照片,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三代人的激励、传承,那么这些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我想从这两张照片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年在父辈的护佑之下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今天学着父辈的样子冲上前线,成为了我们中国又一代最勇敢的人。其实在这次支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中,90后、00后就有1.2万人,占了整个队伍的将近1/3,显然他们已经成为这场战疫的主力军,就像前两天我们刚刚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当中所看到的一名90后的护士,她叫李佳辰,佳辰在给妈妈的家书当中他这么写,她说:曾经是你,今天是我。这话非常的简短,但是又意味深长。今天疫情来临,我们看到我们的90后、00后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挡在了我们的身前。那么在这次的战役战线,其实这样的年轻的身影可以说处处可见。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多次请战援鄂的汶川女孩佘沙,比如四天三夜,300公里骑行返港的95后女孩甘如意,再比如主动接送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还有赶回家乡和父亲并肩作战的北大学子黄羽佳,还有无数奔走在社区街道路口的志愿者,还有包括我们大家在内的无数自觉的封印我们的青春能量,发誓要逼死病毒的宅男宅女们。
 
在这场堪称是史诗级的武汉保卫战、中国保卫战之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又一代青年人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样子。其实坦率的说,这些年在我们90后、00后的身上也有不少的标签,比如撒娇、卖萌、发嗲、自称宝宝会享受、爱睡懒觉、贪美食、以吃货为荣。她有时候任性、冲动、脆弱,经常会崩溃,以及小确幸、自我中心、精致利己主义,还有佛系、道系,以及我不知道为什么称之为文化的文化。所以看了这些,我们经常会忧心忡忡,把我们的未来把我们的希望交给他们到底靠不靠谱呢?
 
可是就在今天这场看不到敌人看不到硝烟,但却要直面生死的战场之上,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卖萌并不影响我们的年轻人冲锋,恐惧也不影响他们勇敢,他们能够崩溃完马上又投入了战场。而且我们前几天看到一个美女小姐姐居然请求我们的组织给它分配一个男朋友,我们也能看得到防护服也挡不住她们年轻的心。我们也都注意到了,由护士跳出了防护板的小天鹅,还有方舱板的火红的萨日朗。所以你看这就是我们90后、00后的非典型青春,而这也就是我们带着稚气却又最勇敢的中国保护人。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95后的家长,这些天也特别关注这些报道,我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幼稚好笑,但是说实话,有时候着笑着不小心就湿了眼眶。也有时候我为他们不知道深浅,觉得可气,但是气着心里又忍不住为他们骄傲、自豪。那么在骄傲的同时,其实我有时候也觉得挺困惑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就突然从一个标签少年变成了今天最勇敢的人了。我看到有人说,出征那天他们一夜长大,抗疫征途,他们一路成长,在挥汗如雨中他们脱胎换骨,在逆境挑战当中,他们顶天而立。
 
这么看来,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也没有什么天生的盖世英雄,是责任、是担当,是对责任的担当,让他们在一边恐慌,一边勇敢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那么说起责任和责任担当,其实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担当的责任有很多,对自己、对家庭、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对未来等等,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角色自然会赋予人们不同的责任。可是在这么多的责任之中,哪一种对人的影响最大、意义最重的?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马克思说那是无所谓的。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机遇,不论你想或者不想,我们的使命和任务,他就在那。那么在这些诸多的责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他认为爱国是第一位的。孙中山先生也曾经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去爱国。由此看来,爱国才是我们诸多的责任之中最重要的责任担当。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爱国是第一位的,是最大的责任担当,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很复杂,但是我觉得也可以很简单,那就在这场战役之中,那些看不见的病毒,这次帮了我也算从这个角度帮了我们一个忙什么,他帮我们讲清楚了一个一个特别浅显又特别深刻的道理。
 
那就是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也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所以爱国的责任其实就是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保护人。所以,爱国它是对每一个人的利益维护,当然它也必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担当。我们知道爱国他其实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也有诸多的要求。但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爱国就是要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绵延生息,薪火相传。
 
我们打开人类文明的史册。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能够5000年根去不断的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一个。那么我们必须要追问一句,中华5000年他的积蓄和传承是靠的什么呢?我以为有很多因素,但是最根本的是要看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每一代人能不能回应时代的挑战,能不能担当起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他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们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这段话告诉我们,爱国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它实质上就是一代人又一代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接力和使命的传承。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种责任的传承?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内容不一样,但我觉得他们在穿越时空当中给了我们精神的对接。第一个,这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故事,1935年的3月,中央红军正快速的通过贵州境内的一处山口,而后面的追兵已经步步逼近,正在这个时候一战士一名女红军战士却要分娩。
 
我们来看两边都是生死关头,该怎么办?当时负责断后保卫的是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给39团下了一个命令,说打,给我顶住。然后有战士问那要顶住多久呢?董振堂说孩子多长时间生出来就顶多长时间,于是战斗在一公里之外打响。在枪声炮火之中,一个个红军战士在用死亡争取时间,为的是等待一个婴儿的新生。战斗结束,婴儿顺利降生。有人痛惜牺牲的战友抱怨,为了一个孩子去让一个团打仗。听到这话,董振堂勃然大怒,他说我们今天革命打仗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他们的明天吗?各位同学,我不知道在今天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你能不能理解这位征战沙场的将军在当时他新里的铁血柔情?我们再看第二个故事,它发生在今年,李宗育,1992年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护士,当疫情来临,她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她说:我未婚,父母未老,无牵挂,我去。在她出征之前,她的父亲一位退伍军人赠给女儿一首送行诗,他的诗中这么写:风萧萧兮易水寒,不计安危赴国难,恨无子嗣承祖志,幸有爱女学木兰。
 
讲完了这两个故事,我们来做一个对比。我们看一个是为了孩子,一个团的将士殊死血战,为什么?为的是什么?因为孩子代表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明天,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另一个是舍了孩子,一位老父亲他甘愿送自己的爱女出征,为的是什么?因为他不忍新看到自己的同胞在毒魔肆虐中受苦受难。所以两个故事,一个是为了孩子,一个是舍了孩子,不同的是战场,但是不变的是家国情。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传承,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接续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亘古绵延的精神密码。
 
那么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之中,谁是接棒人呢?毫无疑问,青年就是我们在历史传承之中,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父辈终究会老去,青年当然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这是救亡图存的青年一代,在百年前为民族危亡奔走呼号的五四青年,在南湖红船上改变了中国方向和命运的青年,在长征的途中前赴后继、坚定不移的青年,那些被称作花子学生,却不坠青云、报国之志的西南联大的青年,还有奔赴延安追求光明的青年,还有那些牺牲在共和国的黎明前的青年,这是建设中国的一代青年,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创造深圳速度的创业青年,用血肉之躯抗击洪水、抗震救灾的青年、奥运会、世博会、国庆大典、志愿服务的青年等等。
 
那么这是强国富民的青年一代,展示中国硬核实力的北斗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大家知道是多少吗?35岁。这是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你知道他们的平均年龄33岁,所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褒奖他们是青年英杰,这样的青年有很多,这是21岁的申殆飞,中国5G技术最年轻的核新研发人员,这是29岁的光子芯片魔术师沈亦晨,这是比肩马斯克的舒畅,他成功地发射了第1枚民营火箭,等等这些青年,他们在创新报国的道路上一路飞奔,创新,谱写出我们新时代的最美青春!
 
让我们回溯和总结历史。99年前,一批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缔造了一个最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这近100年来,一批批一代代优秀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用热血和信仰、智慧和汗水,一分一分地为中国洗刷落后,一点一点的为中国创造财富,一次又一次的开创中国奇迹。他们终于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擦亮了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可以说这100年来,中国几代青年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那就是青年成长道路千万条爱国大义第一条。那么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爱国报国,让自己的青春奋斗与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我想让我们还是回到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战役,这种面对这场大考,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一定能拿到高分。我们之所以有底气、有信新,因为这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赋予我们的底气,这也是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赋予我们的自信。
 
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奔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怎么可能只有这一场战役和大考,经历了这一场战役考验的各位同学,你们又该从这场大考之中汲取怎样的应考经验?我想第1条在这场战役当中,它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之国,才能爱国,才能更好地报国。这次疫情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进了一个真正的中国,这个国家,它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这个政党他从来都没有改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这个国家它拥有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我们每一个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就会有无数勇敢的人愿意把同胞挡在自己的身后。这个国家它还有博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他敢于壮士断腕、承受重创,而担起大国的责任。各位同学,生于种花家,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你是不是觉得庆幸,是不是觉得骄傲?你难道不愿意为她的繁荣昌盛而担起自己的责任吗?那么该怎样担起责任?我想这次大考告诉我们一个经验,就是要在奋斗担当中谱写你们大写的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次疫情就告诉大家,要用我们的青春奋斗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要为令我们骄傲,值得我们用力爱,深深爱着中国,担当起自己的青春责任。那么这场战役是超过世界人口1/6的14亿中国人民向病毒发起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次战役的规模之大、投入之大、成效之大,可以说是世所罕见。这场气势恢宏的战役,它可以教给我们如何去谱写自己的大写的青春,我想从战役的启发当中给大家划4个重点。
 
第一,胸有大志。这场战役,我们在全方位的极限压力测试当中,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情怀,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团结精神。而所有的这些它都将赋予我们穿越未来所有的艰难险阻,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自信和强大的力量。所以第一点,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青春梦想,要让你们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里尽情的绽放。
 
二点,心有大我。这场战役,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的或是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我们知道疫情终究会结束,但是我们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这种爱和真情却必定长存,所以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家国情怀。同学们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让青春走出孤殇,孤芳自赏的小我,才能够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命运。
 
第三点,肩有大任。总书记说,战胜疫情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只有勤学奋斗,增长才干,才能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有人说在困难的时候,一个民族只要有读书声,就有无穷的希望和力量。我们来看看这些在屋顶上向邻居家借网上课的高三男孩,走一个小时山路到崖壁上收听网课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顶上专注念书的藏族女孩,在方舱医院里备战考研的大三男孩,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都在努力用读书积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所以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过硬的本领,要用硬核的专业本领来回应时代的挑战,担当时代的使命。最后一点,行有大德,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当灾难来来临的时候,有人勇敢、有人胆怯、有人自私、有人忘我、有人自律、有人期满、有人高尚、有人卑劣。
 
那么在灾难面前,所谓的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我们看这位在武汉读书的河北男孩郭跃,他1月22日按计划返乡,一路严格防护,回家后自觉隔离,确诊后积极治疗,出院后又自觉地居住在自家车库,隔离28天,在他一系列的硬核隔离举措之下,包括家人在内所有的接触者没有一个人感染,疫情疫情,疫中有“情”,疫中有“义”,这个平凡的男孩用他教科书般的自觉自律告诉我们,厚德方能载物,大写的青春必须有美德同行。各位同学,战役之后,我们会迎来一个经历疫情大考而愈加坚定稳健的中国,你们会迎来一个经历、责任、担当,而负重蝶变的耀眼青春。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希望各位同学,你们能够扎根中国大地,不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负天将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努力奋斗的青春,把自己成就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们的课就到这,谢谢大家!

 

 文字由泉州师范学院朱应开老师根据直播视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