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让当下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突然踩了“刹车”、按了“暂停”,但是疫情不会改变旅游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以浙江为例,我们发现,随着“云游浙江”“心游浙江”“近游浙江”等旅游产品的推出,在线游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云上旅游”也渐渐为大多数人接受,加之5G技术在旅游市场的广泛运用,各大直播平台推出的直播旅游“云服务”风起云涌,短视频APP热火朝天,智慧旅游、数字旅游成为提振旅游消费的主流。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让当下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突然踩了“刹车”、按了“暂停”,但是疫情不会改变旅游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以浙江为例,我们发现,随着“云游浙江”“心游浙江”“近游浙江”等旅游产品的推出,在线游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云上旅游”也渐渐为大多数人接受,加之5G技术在旅游市场的广泛运用,各大直播平台推出的直播旅游“云服务”风起云涌,短视频APP热火朝天,智慧旅游、数字旅游成为提振旅游消费的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疫情态势的趋稳向好,一些亲子游、营地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游、都市周边游、近程微休闲度假游等产品也备受市场推崇,过去传统的旅游观念和消费理念得以重塑,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式改变。这些都对“后疫情时代”导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作为国内旅游行业的高职院校之一,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业设立于1984年,是全国最早设置导游专业的院校之一,是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和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项目。近年来,学院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致力于复合型现代导游人才培养目标,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创新性地构建了“技能迭代、联盟驱动、跨界融合”的复合型现代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学院导游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600人左右,在全国同专业院校中招生规模最大,生源辐射全国十五六个省份。2015年开始,学院导游专业在全国旅游高职高专院校核心专业竞争力始终排名第一位。
主动对接需求,以“技能迭代”解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市场需求广阔。作为旅游接待服务的纽带,导游队伍是旅游主体进入旅游客体的重要支撑,也是以全域化、品质化、国际化、智慧化等为特征的现代旅游新环境的市场所需。一方面,随着文旅融合的加快,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边界加快拓展、旅游业态迭代更新,旅游市场对导游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传统的导游人才培养路径过于单一,片面追求传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建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造成导游人才队伍的结构性错位。
2010年至2013年期间,针对出境旅游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学院以学生国际化素质提升为主线,首先,提出了“四三制”国际化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对应一本证书,一本证书对应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对接一类企业,使学生读一个专业,掌握三项技能,适应三种岗位。其次,重构教学模式,使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更具国际视野,让学生素质与知识能力结构更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要,逐步实现导游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再其次,通过技能迭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自我职业认知、优化实战技能,渐进式地实现岗位迭代和技能迭代。几年来,导游专业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都在90%以上,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也从2016年的75.86%上升到2018年的86.86%,累计43名毕业生获得杭州市金牌导游称号。
深度整合资源,以“联盟驱动”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我们调研发现,随着从“景点旅游”向“旅游目的地旅游”转换,加之导游自由执业放开,旅游企业对导游岗位的需求更加多元,导游已不仅限于提供单纯的讲解服务,而是要求集导游、计调、销售、客服等多岗位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服务岗位。为此,学院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双能”为导向,组建导游工学服务部、励睿旅游策划工作室以及旅游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学生自主管理的工学组织,在仿真学习情境和实地工作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应变能力、旅游产品设计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等专业岗位能力,通过工学结合强化任务驱动,将职业资格考证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课证融通。
此外,学院还致力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境内外优质旅游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入盟协商、退出自由的“开放式校政企联盟”,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提供高品质合作基地。目前,联盟成员已超过50家,北京众信、上海竹园、深圳腾邦、迪拜绿晶、凯撒、飞猪、指南针等国内外顶尖旅游企业也纷纷加盟。
同时,通过举办理事会年度工作会议、成立校政企联合指导委员会、旅行社经理人论坛,建立企业制学院、行业导师师徒制,开设订单班、企业名导工作室,校企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多元化工作机制,形成校企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既贴近行业企业的最新需求,又为教学改革提供更稳定的支持。目前,共开设企业订单班12个,订单班学生人数达到355名。
突破专业边界,以“跨界融合”重塑人才培养新格局
2017年开始,学院立足“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适应全域旅游、旅游+、互联网+旅游、文旅融合等行业最新动态要求,积极探索跨专业融合教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开设综合素质教学、专业通识教学、专业技能教学及岗位能力教学四大模块,并启动实施“1+X”证书制度,完成了旅游策划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及时对接智慧旅游、新媒体营销、研学旅行指导等行业新兴岗位教学需要。
随着全国高职院校迈入“双高建设时代”,学院在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新需求和行业新动态中,在导游专业先期探索打破传统导游专业边界,探索跨专业、跨行业、跨产业的产教深度融合的研学型、管家行、智慧型导游人才培养。2013年,学院与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合作共建国家4A级景区——浙旅院国际教育旅游示范区;2017年,与嘉兴乌镇管委会合作开设“乌镇旅游现代学徒制班”;2018年,携同电子商务专业与多家互联网+旅游企业组建智慧旅游学院;2019年,又在国内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进一步拓展导游人才培养专业内涵和职业空间。
实践证明,通过建立校企、校校、校政(地)及“一带一路”开放式职教联盟运行机制和“技能迭代、联盟驱动、跨界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打通了院系之间、专业之间、专业与产业之间的“隔离墙”,也为“后疫情时代”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培养和打造“人才质量一流、服务能力一流、国际影响一流”的中国导游人才培养高地夯实了基础。
(作者系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