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技能,既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共生的复杂现象,又是凸显人类实践活动且内生的特殊智慧。然而,对这两个词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大概最能充分体现“似是而非”这一成语的含义。
技术和技能,既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共生的复杂现象,又是凸显人类实践活动且内生的特殊智慧。然而,对这两个词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大概最能充分体现“似是而非”这一成语的含义。
关于技术,汉语里通常的说法,一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它操作方面的技巧”,二是指“技术装备”。[1]简言之,技术一是指技艺、方术、知识、经验或操作技巧[2],二是指技术装备。
关于技能,汉语中则常被指称为“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3],也被指称为“技艺、才能”。[4]
由此表明,技术存在的载体至少有两种:一是人———承载经验、知识或技巧、技艺、方术的个体;一是物———狭义的“物”,通常指集成人类经验与自然效应并被对象化了的技术装备;广义的“物”,则包括了规范化的技术规则;而技能存在的载体却只有一种:人———具备能力、技艺或才能的个体。
这就意味着,由于“人”的存在才有“物”(人工物而非自然物)的存在。在这里,无论是“制造”或“应用”狭义的“物”———空间形态的技术装备(如工具、设 施 )[5],还 是 “制 造”或 “应 用”广 义 的“物”———时间形态的技术规则(如规范、程序)[6],这些客体存在的“物”的技术,都是由主体存在的人的技术来完成的。因此,教育作为“育人”的工作,而不是“育物”的工作,其实质在于提高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能力。
具体到职业教育领域,以及在所有强调知识应用的教育领域,尤其要提高作为技术装备和技术规则的创造者和应用者,亦即“造物者”或“用物者”的能力。这个能力更多地体现为个体在生活或工作中与世界打交道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技艺、技巧。如前所述,它属于技能的范畴。这正是“为工作而学习”[7]、“为了工作与生活的技能”[8]成为世界共识的原因。世界各国对技能的日益重视意味着,在强调“物化”的技术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调造物者或用物者———“人”的技能的作用,如澳大利亚提出了“为了繁荣的技能”[9]、英国也提出了“国家技能发展战略”。[10]可见,“物”的技术与“造物者”的技能是紧密相关的。
那么,进一步探究,在职业教育领域,以及所有应用知识的教育领域,看似“殊途”的技能与技术,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什么区别呢?在这“殊途”的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在何种意义上两者又能实现“同归”呢?
认为两者“殊途”的一种阐释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是技能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所谓 “技术应用型”人才,或称为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则是技能教育。这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者不仅层次不同,而且类型也不同。
另一种阐释则更强调“同归”:如果说,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或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依然属于技能教育的范畴。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是同一类型的教育,这意味着,其所培养的是同类型而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晚近出现了一种新提法:职业教育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提法将技术和技能两个词叠加在一起了。基于此,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成为“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提法的核心理念或潜台词,还是认为技术高于技能,所以,实际上只是延续了前述的第一种阐释,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类型与层次皆不同。也就是说,这一提法在本质上并不认同前述的第二种阐释,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类型同而层次不同的职业教育,使得技能仍被视作低层次教育的代名词。
要廓清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观念,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几个问题是:
技术与技能到底是什么关系?是“技术高于技能”的层次关系吗?若是,那么技能教育是不是也就成为一种低于技术教育的教育层次了呢?或者更进一步,这是否意味着,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呢?
如果再把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教育里的技术,与职业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里的技术相比较,此技术(工程技术)与彼技术(职业技术)是何关系呢?
至此,问题就归结为:技术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涉及技术一词的日常口语,早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了:“这辆宝马车很有技术,开宝马车的老张很有技术”。试问,在这里,宝马车的技术是什么技术?而老张的技术又是什么技术呢?再如,“这个飞机技术含量高,可以在一个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安全降落;这个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很高,可以在一个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驾驶飞机安全着陆”。
那么,这个飞机的技术含量高指的是什么技术?而这个飞行员高超的驾驶技术又是什么技术呢?
显然,口语在使用同一词“技术”之时,却有着技术与技能两种不同的指向。
眼下,关于技术、技能的涵义以及技术与技能关系的论争,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果导致了职业(技术)教育,以致工程(技术)教育的办学类型与办学层次定位的模糊和混淆,也导致了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困境和迷失。为此,有必要对技术与技能进行更加深入的辨析,以便能在厘清技术与技能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刻把握职业教育以及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对技术的再认识与技术紧密相关的英、法、德文词有两个:一是Technique(英、法)、Technik(德),其常见的解释是:技巧,手法,技艺,专门技术以及技术装备、技术设备,等等;二是Technology(英)、Technologie(法、德),其常见的解释是:工艺(学),操作方法,以及技术,工业技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等等。这些词汇都源于希腊语techne,既有艺术、手法、手艺、技巧、技艺的意思,又有相关 的科学理论———“技术学”[11]、“工艺学”的含义。这两个词在表述技术时所存在的差异,可从语义维度和哲学维度展开辨析。
1.语义维度:基于 Technique/Technik的技术与 基 于Technology/Technologie 的技术为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涵义,需要对技术的英文与德文表述进行语义梳理。
在英语文 化 圈,Technique一 词专指具体的技术,如方法、手段、工具、技艺等,是针对方法和技巧而言的,尤其指音乐、艺术、体育、写作等方面的“技巧”。视涵义的具体与抽象,一般情况下为可数名词,只在某些情况下为不可数名词。显见,Technique一词与“技术”的应用者紧密相关。
而Technology一词则泛指宏观的技术,如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工艺技术(学)等,是指理论的、系统的、成体系的技术,特别是科学知识在实践中的总体运用,其涵义较为抽象,通常是不可数名词。[12]显见,Technology一词与“技术”的应用者无直接关联。
尽管在英语文化圈,技术可以用这两个词来表述,但在书面语和口语中,Technique一词目前用得相对较少。人们在谈及技术时,总爱使用Technologie这个词,其涵义 覆 盖 了 Technique。
因此,英语没有像德语那样,在使用时特别注重Technique与Technology内涵的区别。但必须指出的是,源于英文名词Technique的形容词technical,却使用得非常广泛。这是由于Technique所表达的“技术”,是主体自在的技术,更多地与人———技术应用者自身具有的“技术”紧密相关。例如,体育比赛中,排球的“技术暂停”,一定是用technical timeaut表述,绝不能使用technological timeaut;又如,花样滑冰的“技术分”,一定是用technical element表述,绝不能使用technological element;篮球比赛的“技术犯规”,一定是用technical foul,绝不能使用technological foul。
有意思的是,在教育领域,每当论及教育技术时,使用的是technology一词;而在论及教师的教学技术时,使用的则是technique一词。这是因为,technology表述的是客体他在的技术,一般不指称人所具有的技术。
在德语文化圈,作为技术哲学诞生地的德国,普遍认为:采用Technik一词,还是采用Technologie一词来表述技术,是存在较大差异的。①基于Technik的技术,涉及四个方面的技术:
一是人工物,例如,机械、仪器、装置的总称。二是人类活动的任一领域里的特有能力,包括技能、技艺、技巧,例如,身体的,像跳远的技术;精神的,像心算的技术;社会的,像企业管理的技术。三是人类活动的任一领域里的行动和知识的形式。四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原理。[13]简言之,这一技术定义指代的这四个方面,实际上界定了两大范畴的技术:一为“物”(技术人工物)与“文本”(技术规则)的技术;二为“人”(能力)与“活动”(行动)的技术。可见,由于对技术这一概念理解的多义性,很难将诸多关于Technik一词所指称的对技术的不同理解,统一在一个“普适性”的定义之下。
基于Technologie的技术,在古希腊曾 被 解读为 “对 语 法 和 修 辞 的 系 统 处 理”,而 在 当 代,Technologie一词所指的技术,则更多地被理解为“工艺学”和“技术科学”[14],或“技术学”,其指代的是“所有可提供的和在工业中可使用的、连同其(工程)科学理论基础的Technik的总和”。[15]简言之,这是涉及“技术的学说或系统”(希腊语texnologia的释义)的技术。关于Technologie的定义,从18世纪到20世纪,始终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例如,其涵义尽管“包含技术的组分(工具、仪器,装置),物质的和组织的条件及其应用”,但它更加强调“有关技术的关联的知识”,强调“Technik只是Technologie的应用或转换”。[16]近年来,德语文化圈认为,Technologie更多地还是指向基于技术原理的“技术科学”。
所以,尽管在德语文化圈,技术也有两个词来表述,但德语口语或书面语中采用Technik一词表述技术,却是多于Technologie一 词 的。作为技术哲学诞生地的德国,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对人与技术的关系的论述,自始至终都强调了人的作用。例如,在技术哲学领域里有着不可替代地位的、具有工程师背景的技术哲学专家弗里德里希·德韶尔(Friedlich Dessauer)②,在奠定其作为技术哲学 家 的 《关 于 技 术 的 争 论 》(Streit um die Technik)③这一最重要的专著中,就将 “技术”定义为:“技术是通过目的性导向以及自然物的加工而实现的理念的现实存在。”[17]在这里,其所使用的技术一词为Technik,强调了技术目的性、自然规律性及(手工)加工制造性这三大特征[18],涵盖了Technologie的内容,且更加强调人在技术中的本体意义。
以上分析清晰地表明,从技术所涉及的范畴,以及技术所指称的内涵的角度,可将技术分为两个层面:泛指的总合的技术(Technology/Technologie)和特指的专有的技术(Technique/Technik)。 基于泛指的总合的解释,Technology/Technologie指称的技术,是“提供给社会的货物和服务之生产方法的总合”[19],尤指“技术科学”,包括:通用技术科学———跨学科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学说,以及专门技术科学———单一的技术科学学科。[20]而基于特指的专有的解释,Technique/Technik指称的技术,是“在利用自然物质和自然力并考虑自然法则的情况下关于产品、装置和工艺的创造性的工作”。[21]
综上所述,Technique/Technik是工作的技术,特指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技术,是 “附身”的技术,也就是“职业技术”,是“与相关人员职业活动关系 密 切 的 技 术”[22];而Technology/Technologie是原理的技术,泛指与人的身体无关的技术,是“离身”的技术,也就是“工程技术”,是“与人的职业活动方式没有关系或关系较小的非职业性技术,即传统意义的工程技术。”[23]“职业(技术)教育”所论及的技术,是在职业活动中与人的身体直接相关的职业性技术,指的是Technique/Technik,因 此,“技 术 与 职 业 教 育 和 培 训”(TVET -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中的“技术”一词的英文,一定是用technical予以表述的,而非technological。而“工程(技术)教育”所论及的“技术”,是在职业活动中与人的身体不直接相关的“非”职业性技术,亦即工程技术,一定 是 用Technology/Technologie予 以 表 述 的(见图1)。
2.哲学维度:基于人的技术与基于物的技术。为更深入地讨论技术的实践意义,也有必要从哲学维度,对泛指和特指的技术做进一步的界定。泛指的技术属于工程科学范畴下的 工程技术,而特指的技术则是指职业科学[24]概念下的职业(性)技术[25],即通常所指的涵盖工艺技巧、劳动经验、掌握的信息知识和使用工具装备的技术,是涉及整个社会的技术设备、技术资料和技术人才的技术。[26]德国工程师协会对技术给予了三种定义:第一,技术是应用导向的、人工的、客体的构成物(人工物,物质系统)的集合;第二,技术是人类行动与产生物质系统的装置的集合;第三,技术是应用物质系统的人类行动的集合。[27]上述诠释清楚地表明,从技术存在现象的角度,技术是构成物与人类行动的集合;而从技术存在方式的角度,即技术载体的角度,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物”的或物化的技术———构成物的集合,以及“人”的或人化的技术———人类行动的集合。
简言之,这两种解读分别指称的是:物化技术和人化技术,后者也称为“身体技术”。[28]基于“物”的技术,可视作“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④ “物”的技术的来源是人类所发现的自然界中的各种效应以及人类自身的操作经验,其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积累,被逐渐对象化为一个客体———首先表现为机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客体”的技术并非只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显然,“物化”的技术,指的是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技术,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所谓实体性技术———以技术工具 和 技 术 装 置 等 方 式 存 在 的 技术,另一种为规范性技术———以技术文本(信息)和技术程序(工艺)[29]等方式存 在的技术。统合之,两种皆为:以“非生命”形式存在的技术。
基于“人”的技术,可视为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能力。[30]“人”的技术的本源是人类内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方式[31],其驻留于技术应用者,亦即人的头脑、身体之中。显然,“人化”的技术,指的是无法脱离人而存在的技术,是一种过程性技术[32]———以人的经验和策略等“生命”形式存在的技术。这种“主体”的技术,即所谓“身体技术”,包括身体技巧、语言技术、医疗技术以及社会技术等。技术应用得越好,意味着与人的身体融合得越好,也表明身体技术应用得越好。鉴于群体是个体的集合,故在这里,所谓“社会技术”即为群体的“身体技术”,仍是源于身体技术的。[33]
综上所述,基于人的技术,特指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技术,是“具身”的技术,总与生命同在[34];而基于物的技术,则泛指与人的身体无关的技术,是“去身”的技术,不因生命终结而中止。具身的技术,即前述基于Technique/Technik的关于工作的技术,亦即“职业(技术)教育”所指的“附身”的技术;而非具身的技术,即前述基于Technology/Technologie的关于原理的技术,亦即“工程(技术)教育”所指的“离身”的技术(见图2)。
简言之:技术,在语义范畴里,包括两个组分:一是基于原理的技术,通常指工程技术;二是基于工作的技术,通常指职业技术,显现为技能;在哲学范畴里,也包括两个组分:一是基于人的技术,可称为具身的技术,表现为技能;二是基于物的技术,可称为去身的技术。这意味着,无论从哪个角度,技能都是技术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技术。
问题在于,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技术,技能自身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二、对技能的再认识
与技能相关的英、德文词,有 Skill(英)、Fertigkeit(德)。英语对Skill一词的解释为:技能、技巧以及熟练等。[35]按照《朗沙氏英德双解词典》的解 释,Skill对应的德语词有两个[36]:一个是Geschick (-lichkeit),其德文解释为熟练之意[37];另一个是Fertigkeit,其德语的释义为:“一种学会的或获得的行为成分。”[38]德文一般采用Fertigkeit来指称“技能”。依据德文的上述解释,技能这一概念,与被视为实现技能的前提条件的能力(Faehigkeit)这一概念有所不同。[39]我国将技能定义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40],或“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的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41];以及“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练习形成的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42]还有学者指出,“人们运用技术的能力就是技能,即人们直接使用工具‘操作’对象时所达到的某种熟练性、能力或灵巧度”。[43]可见,这些定义“把技能界定在行动的领域,揭示了技能的本质特征”[44],也就是“做”或“操作”。由此,英文、德文和中文对技能的表述都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体技术应用的类型定位,一是指个体技术应用的功能指向。关于这两种技能分类释义上的差异,则可从心理科学维度和职业科学维度对此展开辨析。
1.心理科学维度:基于类型定位的技能分类。
根据传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认识论,常以智力活动与肢体活动的类型作为标准,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所谓动作技能,指的是个体“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熟练而精确的身体运动能力”。[45]它又被细分为:精细运动和大运动、封闭运动和开放运动、连续运动和离散运动的技能。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为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的活动方式,其形成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阶段。我国曾有人将动作技能的协调程度划分为“会、好、巧、妙、绝”五个层次。[46]动作技能既存在于要求使用某种装置的任务中,如绘画、打字、打球、骑车、驾驶飞机、操作机床等,也存在于不要求使用装置的活动中,如练拳、竞走、游泳、唱歌、舞蹈等。
所谓心智技能,指的是个体“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47],或指“在头脑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技能。[48]它又被 细分为:分 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具象,归纳和演绎等技能。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说有:加里培林关于动作定向、物质与物质化、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内部言语动作的五阶段论[49];安德森关于认知、联结、自动化的三阶段论[50],以及冯忠良关于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阶段论。[51]故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 技 能”[52],亦即进行心智操作的技能,如运算、阅读、作文、创意等。
然而,这种基于心理学思考的技能分类,重视了技能差异,但在操作上却有可能因为“把技能扩展到了认识的领域,与知识纠缠在一起,模糊了技能的本质特征”。[53]其所谓“智力技能”的分类仍然属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分类,并不属于“动作系统”和行动的本领,故在本质上还是属于“知识系统”和认知的范畴。[54]特别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往往是共生的,很难分离。不过,尽管如此,这一分类确实是一种为心理科学所证实的分类(见图3)。
2.职业科学维度:基于功能指向的技能分类。
根据现代的职业科学和人力资源理论,常以技能的职业适用范围作为分类标准,可将技能分为通用技能和特殊技能。[55]考虑到职业世界中社会劳动分工的职业专门性,可界定为通用专门技能和特殊专门技能。
所谓通用性专门技能,是在通用的职业领域,“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操作技能,它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制造和使用工具’、从动物中分离出来所依赖的、最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根本性技能”。[56]从操作手段上,它还可细分为:
基于工具或设备等“硬件”应用的职业技能,如制造业、部分农业领域;基于规范或规则等“软件”应用的职业技能,如服务业、部分农业领域。
所谓特殊性专门技能,是在特殊的职业领域,在普通专门技能之外的“其他超常规技能,这些技能既需要一定的禀赋,也需要特殊的后天训练”。[57]从身体功能上,它还可细分为:躯体完成超常规动作的(躯体)职业技能,如体育竞技技能、杂技表演技能、舞蹈表现技能等身体技能;以及器官完成超常规的(器官)职业技能,如歌唱表演技能、戏剧表演技能、绘画展现技能等身体技能。[58]无疑,这种基于职业性思考的技能分类,突出了动作技能,内涵上强调技能独特的本质,彰显技能的行动属性,也清晰地指出技能所具有的 “操作”特征。在复杂程度上,它还可按层级分为:基于经验的一般技能,如以“怎样做”为主的操作、服务等方面的技能,和基于策略的高级技能,如以“怎样做更好”的维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这种分类常被视作一种只为社会实践所昭示的分类。
但是,尽管如此,这一分类将会或正在被一门新兴科学———职业科学所证实(见图4)。[59]
简言之: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在心理科学范畴里包括两个组分:一是动作技能;二是心智技能,强调的是人的技能的类型定位;而在职业科学范畴里,也包括两个组分:一是通用性专门技能;二是特殊性专门技能,强调的是人的技能的功能指向。这意味着,无论从哪个角度,技能都是人化的技术,亦即具身的技术。
注 释
①陈昌曙在其专著《技术哲学引论》指出:“德国学者约·贝克曼(1739-1811)第一个使用了工艺学(technology)这个术语”,并指出:“直到1877年由德国学者卡普 (Ernst Kapp,1808—1896)出版了《技术哲学原理》一书,才开始有了名实相符的技术哲学,卡普被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创始人”。
②弗里德里希·德韶尔(Friedlich Dessauer),1881-1963,德国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哲学家,不仅在x射线技术和技术设备上取得开创性的国际知名的成就,而且技术哲学研究的成果也为国际所公认。其技术哲学的代表作有:《技术文化》(1908)、《技术哲学》(1937)、《关于技术的争论》(1956)和《普罗米修斯和世界的非完美性》(1959)。
③ 《关于技术的争论》专著的德文名称为:Streit um die Technik. Farankfut. Verlag JosefKnecht.1956。
④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0.5.-1784.7.30)名言,载于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参见百度文库:自然辩证法。
⑤耦,动词意义上从耒,翻土的工具,指两个人在一起并肩耕地。名词意义同“偶”,与“奇(jī)”相对,偶数,为双、对之意,成双成对。耦语,同偶语,意为相对私语。这里用“耦”,以突显“技术耦”的结构特点。参见好搜百科:耦。
⑥耦合,在物理或信息技术意义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网络等,其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参见百度百科:耦合。
⑦对称逻辑及对称逻辑学,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该学说认为,传统逻辑,亦即形式逻辑蕴涵了线性思维方式。若把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看成唯一的思维方式,把形式逻辑运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对象,特别是需要复杂性思维的经济领域,就会出现悖论。对称逻辑的产生,既是人类思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悖论”逼出来的产物。“悖论”,是对称逻辑产生的催化剂。对称逻辑的产生是逻辑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强调对称的思维方式,或和谐的思维方式。对称逻辑是辨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逻辑发展的最高阶段。参见好搜百科:对称逻辑。
⑧所谓完形,德文为Gestalt,也音译为“格式塔”。原意为形状、图形,源自一群研究知觉的德国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此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断,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因此,把各个部份或各个因素集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即为完形。此处,将技术与技能的关系视作一个完形的技术链。参见百度百科:完形。
⑨马丁·海德格尔,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大师、释义学的奠定者,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著作《存在与时间》奠定了其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特别是技术哲学家的地位。
⑩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 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1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77年版的《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许可证贸易手册》中给技术下的定义,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国际上给技术所下的最为全面和完整的定义。参见王玉清、赵承璧:《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参 考 文 献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33页。
[2][4]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60页。
[5][6][11][17][18][70][71][72]王飞:《德韶尔的技术王国思想》,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3、71、47-48、75、39、38页。
[7]吴全全:《“为工作而学习”———OECD 国 际 职 教 研 讨 会 述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总第341期。
[8]刘轶琳、徐程:《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沪举行》,《东方网》2012年5月14日。
[9]李玉静:《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8期。
[10]刘育锋、许竞:《英国学徒制政策与实践考察报告》,参见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281页。
[12]参见新东方问吧:《technology与technique用法辨析》,w.xdf.cn/question-426247.html.
[13][14][15][20]Technik Wikipedia.de.wikipedia.org/wiki/.
[16][19][39]Enzyklopaeie.DB.Sonderband.Wikipedia.Frue-hjahr 2005.
[21]Brockhaus Enzyklopaedie.Bd.18.Wiesbaden 1973./Lips-meier,A.:Didaktik gewerblich-technischer Berufsbildung(Technikdidaktik). In: Arnold, R./Lipsmeier, A.(Hrsg.):Handbuch der Berufsbildung.Verlag Leske+
Budrich,Opladen 1995.S.234.
[22][2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作者眼中的技术》,《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年第1期。
[24]姜大源:《职业科学:一门新学科的创立与定位》,《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
[2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3页。
[26]百度百科:技术(技术在世界知识产权中的定义)。
[27]VDI-Richtlinien.VDI 3780:Technikbewertung.Begriffeund Grundlagen.September 2000.S.2
[28][68]吴国盛:《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2007年2月3日在第5次北京技术哲学论坛上的主题报告录音整理稿。
[29][32]丁云龙:《论技术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2月,第42-46页。
[30][43][75]孙福万:《有效学习面面观:技术与技能》,学习四,转载-日志-秦时明月-1+1 教育网 .www.edu11.net/space-44...2009-01-01.
[31]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2、3期。
[33][34]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178、133-137页。
[35]蔡文萦:《最新高级英汉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公司 1994年版,第1017页。
[36]Langscheidts Universal-Woertebuch.Englisch.Englisch-Deusch/Deusch-Englisch.Berin/Muenchen/Wien/Zuerich.Langscheidt.1987.P.259.
[37]王昭仁等:《德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44页。
[38]Fertigkeit Wikipedia.de.wikipedia.org/wiki/...
[40]潘菽、荆其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4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89年版,第300页。
[42]鲁洁等:《教育大辞典》,第1卷/顾明远、季啸风、张瑞王番等:《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44][53][54][55][56][57][58]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8期。
[45][47]教育大辞典编篡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5卷):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106页。
[46]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校长都给学校中层干部讲了什么?》,www.aikol.org/jiaoyu/2015-02-03/60447.html.
[48]李小平、刘穿石:《新编基础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49]肖前瑛.Л.Я.《加里培林》,《应用心理学》1984年第2期。
[50]百度百科:约翰·罗伯特·安德森。
[51]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9]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48页。
文献来源:
[1]姜大源.技术与技能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4):71-82.
作者简介:
姜大源(1946— ),男,湖北武汉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