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把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列为重大改革试点内容,这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大突破。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把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列为重大改革试点内容,这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大突破。早在2013年,山东省就启动“3+2”和“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项目试点,目前“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高专院校达50所,共计100个专业点,衔接本科高校28所。分段贯通培养打开了职教向上不能贯通的“天花板”,改变了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常规认识,极大改善了职业教育生态。虽然我省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过了近10年探索,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建设、课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为了做好职教本科专业建设,我们梳理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三要”“三不”与“三创”。
一、职业教育本科“三要”
1.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定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高级技术,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并在该岗位上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具备相应的高等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同时能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企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是现场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服务工程师等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生产中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对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规范操作规程等提出解决办法。
2.培养理念要回归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人才要为企业实际服务,应该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与管理,还包括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其它因素,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科学知识的积累和集成。他们既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设计、销售,还应关注所服务的企业、顾客、公共政策等更广泛的内容。由此,“校企合作”仍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其目的将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在具备宽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岗位能力;通过工程项目中实践与创新的交替与融合,实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方面的改善和提升。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将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相结合,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切入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线,展开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同时,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运行体制和工作机制,将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3.培养过程要实现理实并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人才,有别于普通本科强调的“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教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企业中高端技术人才,企业普遍希望他们既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复杂性工程技术难题。所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保持职教特色,更要强调理论与技术应用并重,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应按1:1的比例设置,并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过程有严格控制。职业教育更多的是结合实践开展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不是按照以前的模式,进行信息理论的灌输。在理实并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具备上岗工作的能力。
二、职业教育本科“三不”
1.不是普通本科的“低端培养”。教育部等三部门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转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过程中,应用型本科不肯姓“职”,不想转型,其思想源头来自于固有社会认知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他们觉得,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转为职业教育是“降格”,不愿意“屈从”。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同等重要,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缺一不可、各有所长。所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尽快创新培养模式,瞄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人才新要求。
2.不是脱离职教的“华丽转身”。2019年教育部批复了15所职业学院更名为职业大学,2020年教育部发函 6所高职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要求在师资队伍、实训课程、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提高,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在教育部的批复函中,这批职业大学承担着“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与应用型本科相比,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采用的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坚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坚持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增强办好职业教育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信,形成不可替代、独具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同时,“职教20条”明确提出了“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的职业教育路途即将畅通无阻, 职业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善。
3.不是职业教育的“自娱自乐”。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整体需求规模与结构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需要,并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变化而动态调整。当前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伴随着山东省出台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和高耗能行业“4+1”细分行业规划,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总量不断提升。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逐步采用,产业内部出现劳动分工,一方面岗位的科技含量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会诞生对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用工需求,技术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智能化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需要一种能促进能力持续积累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促使作为劳动力供给方的职业教育探索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本科“三创”
1.创建职教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按学科体系进行分类,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 包括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600多种专业。高职专业目录以产业、行业、职业和技术领域的分类为主要依据,按“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包括19个专业大类、99 个专业类、700 多个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编制应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以产业、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按照产业发展实际和趋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做到既有别于普通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专科专业目录,又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能明显区分本科教育办学层次,并应做好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之间的衔接。
2.创新职教高考实施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山东省教育厅自2014年起在春季高考中增加了技能考试。2020年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根据《意见》,山东省将率先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继续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职业技能权重不低于50%,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同时,“职教高考”应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社会人员等各类群体,为职业院校培养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扩大生源;在考试内容上,“职教高考”应适当调整文化素质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潜力的考核;在考试时间上,“职教高考”应先于“普通高考”,真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
3.创造技术人才成长环境。德国的职业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德国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与教师、医生、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尊敬,德国技术工人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劳动技能水准尚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特别是山东省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分缺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里除了就业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人才观有关,关键是从制度设计上,还没有很好地营造出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才的环境和土壤。所以应尽快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尤其是将来职业教育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执业医师等准入考试证书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等环节应当与普通高校同等资格,切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