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规的教育体系内,没有中药这个专业时,人们是怎么学中药的?我们把上世纪一九五八年做个分界线。因为从五八年,在中国历史上,中药进入了正规教育。我们就是那个承先启后的一代中药人。
序言:坦率的讲,我对靳树岭老先生不甚了解,认识不到半年,总共见过两次面。只知道他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退休的中药学教授,年近八旬。十几岁从中药铺学徒开始干了一辈子的中药,对了,靳老还喜欢摄影,认识他就是缘于我的好友魏文忠老师的热情引荐。
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三人在一个小酒馆聊职业教育、工匠文化和中医中药。“其实我是走向行将就木的年龄了。现在只有一件事放拾不下,在我死以前为推动中药大众化而不是随意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前将我一生之中医药所学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后的心愿”。靳老说的这句话让我热泪盈眶,被深深地感动和触动,很想能为他做些什么。
知道靳老平时也愿意动笔写点东西后,我就建议他写写关于中药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讲讲关于中药的典故和故事,以此来传承发扬中药文化和医术医德。还建议他有机会多去中医中药专业相关的职业院校走走,指导学校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我还半开玩笑的跟他说,“说不定就会在帮职业院校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接您衣钵的传承弟子呢!”
开通这个公众号,之所以名为“致知堂”,就是旨在传承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和理念,知道了应该做的事情就应该马上去做。昨日跟靳老简单沟通后,就有了今天的开篇之作,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之际,讲讲中医中药学,还是蛮有意义的。
为了做成一个系列的内容,还斗胆给靳老起了一个雅号“岭上老人”。
此号刚刚开通上线,恳请各位好友和职教同仁们关注此平台内容,支持分享转发,并多提宝贵意见!
下面请欣赏靳老的正文——
——致知堂主 刘俊仁
2020.3.6
“新冠”肺炎大疫,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很多人兴起学中药读“伤寒”的热潮。我干了一辈子中药,从穿“木头裙子”【1】到大学讲坛,我都走过了。大家学中药,我愿意一起聊聊读哪些书。
在正规的教育体系内,没有中药这个专业时,人们是怎么学中药的?我们把上世纪一九五八年做个分界线。因为从五八年,在中国历史上,中药进入了正规教育。我们就是那个承先启后的一代中药人。不赘。
在那以前,学中药的人基本集中在中药铺,是一种职业。
每个中药铺都是一个法人,所以谁的技术能力深厚广泛,能支撑门面,就让谁来担任“柜头”【2】,相当于现在的总工程师吧。所以从学徒开始,没有人对学习是怠慢的。因为要靠你能担当的技术多少来享受薪水的。
那时,没有专门供学徒用的学习教材。一般都是从背诵《药性赋》和“中药歌括四百味”来入门。再深入读汪昂的《本草备要》,还有《本草从新》一类的普及性本草。条件好些的有读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用的是便于携带的箱巾本,其文字多有舛讹是其不足。其实,在民国时期出了许多中药的书籍。也是人们阅读的一类。但关于中药的技术规范和配本一类的书籍,你是万万看不到的,那是企业的钱罐子,命脉啊。那只有凭你的聪明靠“悟”和“偷”来取得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愿意保留中医中药,共产党顺应了民意。毛泽东主席以伟人的气魄,哲学家的慧眼,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指示,中医中药进入了正规教育。从此,中国医药史有了新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他为人们继承这个医药传统的同时,指出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近于神话又有实际功效的技能。感兴趣的学者可以从各个民主党派撰写的史料挖掘中来证明这个进程。今也发现有老药工撰写的回忆录,亦为珍贵。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已经不同以往了。今大疫之期,人们学中药,必求解中药是怎么治好疾病的。了解了这个,人们才能揭开中医中药的神秘面纱。这一点,可以去读现代书籍《中药学》讲义,它叙述了主要的中药的药性学说。有了这个武器,你再去读古本草才能读进去,才理解本草里讲的什么。才明白是怎么指导使用中药的。
但是,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人们学习中药,再读《药性赋》,虽简明易懂,现代人学者的思维多了,这类读物读起来不满足了。为什么呢?建国的七十年,也是中药进步的七十年。这当中它是有几个层次内容的。
解放初,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药很乱,混杂品种很多。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你怎么确定这个药名就是这个材料”!这是一个极严肃、复杂而异常科学的问题。因为这个材料你确定不了,奢谈能治什么病无意义。
这个问题直到上六十年代,才有一个大体的轮廓并引岀了中药学的几大分支学科。关于药物材料学,我推崇南京药院的《药材学》,它适合现代人科学思维的胃口,可惜版本太旧了。与这相关的药材学著作很多,都可以读。这类书主要解决“这个药名是什么材料”的问题。
中药特殊在哪呢?它虽然是自然界的天然物,但是中国古人为了让它能适应临床的需要,就利用极普通的水和火,对药物进行再改造,并创造了奇迹,这就是炮炙。你学进去会发现,中国古人的智慧多么奇妙和伟大。要知道改造药物是现代人的一大奢望。古人遵守了以下一些原则:
1.不改变药物固有的性能
2.減少药物的毒性和烈性,而对药物不注入新的毒性和任何不适
3.不改变药物的形态学,仍便于识别
现代人,高学历多,喜欢寻根溯源。那就去读本草。中国本草是人类史上一大奇迹。保留众多,所谓浩如烟海。还有一大特点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3】。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加以讨论。
最后一个问题是研究。不管你做哪一方面的研究,你占有的实际内容越多越容易看到本质的东西。
你要进行研究,你必须具备研究工具!这不单单指药物化学和药理学。非专业人员,只注意结果了。
比较抽象的是药学史研究,这多半靠想象了。史学著作是必选。
有个现象,你现代药学的知识越广,你发现中药里面的东西越多。这方面张昌绍是一面旗帜。
开篇有点杂,容后面娓娓道来。
2020.3.6
释义:
【1】“木头裙子”原指旧社会青年人去商号里学买卖。旧社会商号里学买卖的青年人整天要守在三尺木头柜台里面,柜台遮了他的下半身。故称学买卖的为“穿木头裙子”。比喻学买卖做学徒不容易。
【2】“柜头”是旧中药铺掌管每天业务的总管,技术好,业务精,相当于今天某个单位的总工程师。
【3】“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即将各类著作按照科学、系统、辨证的原则进行分类,将各种学术派别和流派的作品、论著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将其来龙去脉考证得像镜子一样明净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