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协同解决职教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王寿斌 去年12月11日,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签署了《协同推进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
精准施策协同解决职教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王寿斌
去年12月11日,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签署了《协同推进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框架协议》。今年1月29日,教育部与省政府进一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 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以省部共建的形式,通过国家、省、市三级推动,共同建设温台职教创新高地。作为继江苏“苏锡常”之后第二个获得部省共同支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的试点城市,这一新政的实施,必将会给温州和台州的职业教育带来难得的改革和创新机遇,更会给两地的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增添不竭动力,攒足潜在后劲。
毋庸置疑,教育部选择温州和台州这两个全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进行职教创新的试点,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借助两地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优势,探索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职教领域,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温台经验”“浙江样本”。毫无疑问,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与省府的联合推动不仅要高效传导到各市,更需要在县(市、区)和院校一级落地生根,既不能让政策“吊悬空”,更不能在实施中产生“肠梗阻”。所以,切实解决职教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方能水到渠成。
那么,现实的职教发展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长期“卡脖子”的问题?系统的梳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一是校企合作难。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规模化大生产不同,温州和台州的企业多以中小微型为主,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长期存在“难主动、难长久、难见效”的“三难”现象,和“不愿意、不满意、不需要”的“三不”难题。因课题研究需要,笔者曾对温州及永嘉的30多家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八成以上的企业员工总数不足百人,九成以上的小微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半数以上的小微企业未设人力资源部门。因为这些特殊原因,温台地区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刚需”,没有动力,导致校企合作很难开展,即便勉强合作也难于持久。
二是留地就业难。职校毕业生本应是地方企业的后备力量,但从实际情况看,温台地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并不太高。除去考取外地大学、随父母外出经商等特殊情况外,本地企业“难留人”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前景堪忧,就业的“安全性”差,留不住人;二是薪资待遇偏低,对人才的吸引力小,形成恶性循环;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生产过程枯燥,岗位吸引力小;四是生活环境差,难引才难留人;五是家族企业的人际关系复杂“不正规”,“外人”难以介入,难受重用,自然不可能长留。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综合导致温台地区的小微企业留不住人才,难以享受职业教育的人才红利。
三是质量提升难。 职业教育的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这几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高,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却仍然难如人意,其根源在于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与学生及家长的回报期待相差较大。现实中,一边是企业求才若渴,到处招不到优秀人才,出现“技工荒”,另一边却是职校毕业生低质量就业,说到底还是人才质量不够过硬,企业不愿意“花高薪聘劣才”。事实证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毕业生优质就业的瓶颈,成为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职教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低,生师比超标,实践能力偏低;另一方面学校办学受到的管理制约多,教育教学创新少,硬性摊派的“必开”课程多,挤占了有限的专业课时;再就是学校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拖了后腿。
上述“卡脖子”问题的客观存在,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部省共建“温台”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的宏伟规划必将步履维艰,甚至无法落地实施。所以,针对现状查找结症,协同创新精准施策,是当务之急。
一、针对市情,创新政策,做实校企合作。闭门造车是职教办学大忌,开门办学方能铺就职教通途。温台地区的校企合作不可能效仿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做法,必须契合本地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的实际,积极创新政策,吸引企业和民间资本成为职教办学的主体,把职教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同时,可以变“校企合作”为“校行合作”、“校产合作”,激发行业、产业“组团”参与职教办学,既增强抗风险能力,又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就业选择,还能通过改善行业待遇、产业链条、生活环境等,吸引职校毕业生就地就业,与本土企业共成长。
二、制订标准,购买服务,提升育人质量。固守公办体制“旱涝保收”的财政供给,客观上抑制了职业院校优质办学的积极性,造成职教办学质量普遍不高。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温台经验”“浙江样本”,完全可以在这一“特区”里打破财政供给的常规,将办学经费的划拔与院校的办学质量挂钩,进而从根本上激发职业院校优质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提升院校育人质量、提升区域职教整体水平,来突破所有的“卡脖子”问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三、系统谋划,打通瓶颈,做强师资队伍。教师是办学之本。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对于职业院校开展“三教”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传统人事制度的“编制”壁垒一直阻碍着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专业技术人才的双向通畅流动,成为职教发展的重大瓶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第12条明确规定“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目前,这新政在许多地方落地艰难,部省共建的“温台特区”,完全可以先行先试,克服一切困难助力职教改革创新,使“卡脖子”的专业师资问题得到根治。
(作者王寿斌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兼浙江永嘉学院副院长)
通联: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1号(邮编:21512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室 王寿斌 手机:188058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