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劳动教育被纳入各学段教育体系,成为在校生的必修课。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级技术人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开展劳动教育既要遵循劳动教育的一般要求,也要体现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使得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实效性。为此,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需把握好四个维度。
劳动精神教育。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程,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从“四大发明”到“探海”、“揽月”无不都蕴含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也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劳动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克服重重阻碍,从一个胜利奔向另一个胜利。在新时代,宣传和发扬好这种劳动精神成为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对劳动精神的宣传和颂扬,使同学们形成对劳动精神的深刻体悟,用劳动精神激发同学们的劳动热情、用劳动精神激励同学们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在脚踏实地的劳动中创造美好的未来。
劳动技能教育。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劳动技能教育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确切来说,这一劳动技能教育更加突出专业技术教育。但是,在劳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劳动技能教育就要扩大其范围。第一,以专业技术为载体的劳动技术教育。第二,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基本遵循的劳动实践技能教育,主要包括:勤工俭学、社会公益、顶岗实习、家务劳动等。
劳动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人们日常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观对人们如何看待劳动、如何开展劳动均起到了重要指引。基于此,职业院校需将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入劳动教育全过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劳动价值、劳动意义和劳动目的,逐步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选择。劳动价值观教育侧重于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劳动价值理念,能够形成基本的劳动价值判断,结合自身实际设定客观的价值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眼高手低。
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劳动的科学认识,并形成良好的劳动惯习。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自律,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提升自己。第二,勤劳。踏踏实实做事人,勤勤恳恳做事。第三,专注,能够在聚精会神的做一件事,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心理波动。循此思路,职业院校也应将劳动习惯养成纳入劳动教育课程,这样才能为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准大国“工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韩雷单位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