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院校动态 >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七度”助力,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1-06-24 14:52:45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疫情之下,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应对,落实政策要求,抓实工作任务,开展24365就业服务,在关键时期实现了工作一周一推进、一生一策略、一生一台账,精准分类指导,加大费用投入,多举措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0年年终毕业生就业率达98%,学校就业工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MVE网四川讯 疫情之下,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应对,落实政策要求,抓实工作任务,开展24365就业服务,在关键时期实现了工作一周一推进、一生一策略、一生一台账,精准分类指导,加大费用投入,多举措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0年年终毕业生就业率达98%,学校就业工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度。为保障就业工作高效开展,学校始终贯彻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学校、学院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就业目标责任书,形成“书记校长亲自抓、学院领导专门管、职能部门齐配合,责任明确、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

  为推动就业工作开展,学校实施一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接一个学院,帮扶、指导、督促二级学院的就业工作。同时,划拨就业专项经费,用于对各二级学院开展各类特色就业活动的专项奖励。建立就业周例会制度,集思广益,破解就业难题。疫情期间,由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共开展13余次全校就业工作专题会议,不断促进就业工作产生新思路、新方法。

  二是搭建平台,智慧就业有精度。学校搭建线上招聘平台,推出智慧就业服务,实现人岗信息智能匹配、毕业生“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等,大大提高毕业生求职的精准性与便捷性。此外,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推出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24365”在线服务,助力毕业生充分就业。疫情期间,学校累计组织13场网络招聘会,10场“云端”宣讲会,共有231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近5万个,学生参与累计1860人次。学校、学生、招聘企业之间无缝对接,促进毕业生高效就业。

  线上平台平稳推进的同时,学校在周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开展两场线下双选会,邀请213余家企业来到现场,提供岗位1.5万余个,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的供给效率,帮助毕业生突破就业难关。

  三是“云”上办理,就业服务有速度。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展“云”上办理业务,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为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一方面,学校联合天基人才网、工作啦等平台,开展云平台业务提升行动,覆盖线上面试、线上签约、协议书打印、已签协议书备案等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灵活采用快递、传真、网络等方式寄收毕业生就业材料,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互动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为毕业生、企业搭建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四是“一生一策”,就业帮扶有温度。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各二级学院就业负责人联合发力,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关注跟踪每位毕业生就业动态,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对于未就业学生建立信息库,提供招聘岗位信息,开展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重点关注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加强心理疏导与就业引导,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召开困难毕业生专场网络双选会,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

  五是分类施策,就业创业指导有深度。学校积极探索,对学生实行“分类管理、精准培养”。在学生大一、大二阶段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基础课程基础上,大三阶段针对学生创业和就业不同意向实施分类课程培养。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同学,提供就业咨询与专项指导,通过开展“备考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扩宽就业途径。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则通过开展办公软件、保育员、幼儿护照、SYB培训,帮助大科园企业申报专利、软著项目,帮助在孵企业申请创新创业相关政策补贴等,实施创业指导,提供实践平台。2020年学校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带动就业12余人。

  六是思想引领,政策宣传有广度。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省市出台的利好政策,充分用好政策组合拳。通过学校官网平台、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升学、征兵、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国有企业招录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学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响应参军报国号召,鼓励毕业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发挥作用。2020年学校毕业生应征入伍23人,学校荣获征兵先进单位。

  七是跟踪服务,信息反馈有效度。学校坚持把跟踪调查服务常态化,及时掌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学生对在校期间培养经历的反思反馈、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素养评价建议等信息,形成数据详实、内容真实的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将直接反哺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等各个环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此外,在跟进了解毕业生信息过程中,对于离校未就业学生,学校积极了解学生就业状况与择业需求,持续给予人文关怀与就业指导。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