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唤醒和培养各专业课教师传道、育人的自觉与能力,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
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未来优秀教师的标准,首先是育人意识与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青年能否接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炬,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离不开教师的立德树人。各专业课教师必须树立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即无需他人提醒便能够将育人意识融入头脑当中、进而落实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提升自身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时代青年。
当前,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的原因,客观而言,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学校在考核中把“课程思政”“育人”作为“标签式”的软标准,主要考核论文、项目、获奖、专利等的数量。主观来看,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形成了只负责传授知识或把教书等同于育人的刻板印象,课程思政意识淡薄,或受评价“指挥棒”影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为天地立心”的知识分子气节淡漠;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课程思政意识,但自身课程思政能力不足,逐渐消磨了实践热情,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实际上,“加点盐”并非难事,只要意识到课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清楚把握课程思政与育人的关系,形成强烈的课程思政自觉意识,不再机械地将课程思政作为额外任务,而是作为育人的本质和必然要求来看待,便会逐步主动实施课程思政,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为此,应首先矫正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引导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立德与树人、育才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引导专业课教师深刻理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积淀学生的行业情感、弘扬专业精神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引导专业课教师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之问,担负培育时代新人历史使命,回归教育初心,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善用大思政,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依靠教师自觉意识的养成,也对教师的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要求,反映了课程思政分布范围广、涉及学科多的特征。繁杂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对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的考验巨大。破解“两张皮”问题,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关键在于善用大思政,以大思政思维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如何“善用”?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深用理论。理论只有深刻才能说服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各专业课自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从理论的深度加以提炼,用深刻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如果浅尝辄止,是难以说服学生的,更遑论形成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活用案例。案例是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重要抓手,生动的案例能够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搜集和引入本专业领域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挖掘、创造性地运用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为民意识”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足用资源。专业课蕴含的思政资源存量较为可观,分布较为零散。应根据专业课的不同定位、性质等情况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资源,形成挖掘的基本思路,合理设计挖掘的基本框架。教师之间可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应挖尽挖,可挖尽精,组织相关专家协同备课,实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在教学中精准投放,并通过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育人能力的良性循环提升。
潜用价值。任何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基因,课程思政不是改变专业课原本的属性、附着“体外”的思政内容,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以自身的思政元素潜隐地实现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应充分提炼专业课中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或能够启迪其人生的价值导向,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获得为人、为事、为学的道理。
妙用配方。教学组织设计是课程思政的配方。要在学习和吃透课程思政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精准选择思政元素,形成“盐溶于水”般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教学组织设计大纲,并对照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内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课程的学科属性编制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依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细化具体教学目标和流程,使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水到渠成般融入课堂,让学生满足求知欲,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巧用方法。课程思政绝非对思政元素的简单“移植”和“嫁接”,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有机融合。由此考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和艺术等基本功。因此,教师要在融合的事前准备上下功夫,以多样化、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形式、多载体的教学方式深入学生、回应学生、关爱学生。
【作者郭玉杰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生,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卢黎歌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卢黎歌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工作目标研究”(19JZD045)阶段性成果】
合作伙伴: |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 中国职成教育网 | 中国高职高专网 | 天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 | 教指委网站 | 行业协会网站 | 各省职教网站 | |
友情链接: |
河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世界技能大赛 | 就业网 | 中国教育网 | 中国护士实习就业网 | 新华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教育部 | 海河教育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