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职教 > 职教网站 >

方言:职业教育距离理想,还有多远

2021-03-15 16:54:01 责任编辑:艾迪
分享到:
这一期,我们还将再一次继续“理想”这个话题。但是,却是要从另外一个方向去谈。谈什么呢?那就是——职业教育距离理想,还有多远?差距还有多大?

  最近几期,我们一直在谈“理想的职业教育什么样”“理想的中职什么样”“理想的高职什么样”。而这一期,我们还将再一次继续“理想”这个话题。但是,却是要从另外一个方向去谈。谈什么呢?那就是——职业教育距离理想,还有多远?差距还有多大?
  也许在最近几期的阅读当中,我们的读者会有一丝丝的厌烦:“怎么总是谈理想主义?理想的职业教育、理想的中职教育、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这些话题是不是太轻飘飘、太不切实际?”一句话,是不是会过于理想化,甚至成为了幻想和空想。
  我们也担心这一点。我们担心谈理想太多,而耽于理想主义,我们担心耽于理想太多,而成了不行动的空想主义。
  其实,谈论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想的存在说明了现实中的职业教育存在差距,而理想代表着职业教育目的目标的召唤,要职业院校去实现,而绝不能迷幻自己、沉醉自己,最后懈怠了自己。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回过头来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前的职业教育,距离理想的职业教育、理想的中职教育、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里?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们还必须去做些什么事情,才能不违初心,达成理想?
  首先,谈论理想的职业教育没有任何错,因为理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标,也是所有的发展的激情所在。对于一度处于教育边缘的各职业院校来讲,理想以及他们与理想相伴的奋斗,曾经是陪伴他们一路走过来的忠实朋友。
  在经历过优质校、骨干校、双高校建设的高职院校和经历过县级职教中心、国家示范中职建设的中职学校看来,对这种理想的职业教育的追求,对自己学校的理想主义的追求,对个人的理想主义的追求,是支撑着我国职业教育界一路走过来的重要情感因素和动力机制。
  当然,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中央及各级政府从方方面面对职业教育规划、设计、扶持,都是推动引领我国职业教育向上向好发展的根本力量。
  我们这里所说到的情感力量和动力机制,更在于“理想”对于职业教育人的自我激励,并不是对政策根基和时代动力的否定抛弃和忽略。
  解决了这一个前提问题,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哪些差距和不如意?距离理想,还有多远?为什么这么远?
  首先,职业教育的政策设定者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者要寻找这差距。法律的支撑、政策的支持是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两条保证。它们将规范我们的管理,实现治理的现代化,带动我们遵循教育规律而发展。所以说,长期的持续的健康的理想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需要这样长期健康的政策和法律的支持。那么,我们相应的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制定,距离理想状态有多远?我们大家应该细细想一想、积极做一做、向前推一推。
  第二,我们职业院校的领导者、院校的负责人也要寻找这差距。从与职业教育最接近的产业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作为经营者,他们要懂得并有能力将院校的优势与社会的资源相互融合结合起来,形成院校发展的活力源泉。这些经营者是一个团队,一个紧密合作、共同谋划发展的团队,能够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奋斗者。我们在全国的院校当中能找到不少这样的团队,找到不少这样的实例。而这样的团队的确让其他的院校羡慕不已。那么,各个院校的经营者们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个差距在哪里?怎么去补齐?怎么鼓励自己?这也是值得各个院校想一想做一做的大事。
  第三,我们的院校老师们也要想一想:我能不能达到职业教育理想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的院校有没有沿用以学历职称来构造自己的教师队伍的习惯。师资队伍实际的能力和素养,有没有被资历和学历所挤压?我们是在追求教授、博士的数量,还是在追求教师的能力和动力的热情释放?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差距、有没有差异?
  我们自己培养的双师型教师能不能够达到“上得了讲堂讲知识教能力,下得了厂房做生产、搞技改”,我们跟不跟得上这个时代对于中国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的效果、人才培养的期待,我们的师资队伍能不能承担得了?如果不行,怎么弥补?这也是要认真想一想的。
  第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也要寻找差距。专业,是职业院校立足发展的根本。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专业与产业契合的紧密度,专业能力培养的适合度,都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考量标准,也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我们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手段、设备手段、思维手段、管理手段,能不能够让我们的专业实时发挥出它与产业同行、与企业同步的活力?这是专业的生命力所在,专业的及时适时发展,是院校不被产业企业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的核心。
  第五,我们的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能不能够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站得住站得久、有发展能向上。他们进入学校的时候,对自己的理想和离开学校时候面对的现实之间有没有差距?家长对于他们的期待与实际的结果之间有无差距?如果有,这种差距怎么弥补?
  其实,这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给予学生的培养训练,既要让他能够胜任工作,同时也能让他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得到院校持续的支持和关注。那么,有多少的院校,有能力去长期关注自己的毕业生?有能力去提供毕业生希望得到的后续的培养和培训?换言之,职业院校在正常的教学之外,对于包括毕业生在内的社会大众所需要的含金量高的培训,有没有、能不能做到?
  第六,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当地的支持和认同之间,有无差距?在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各地政府的一个重要共识和举措的时候,当各地政府把财政投入于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以改善民生问题的时候,职业教育和院校有力地高效地及时地回馈当地,帮助当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验证标准。
  我们的院校,从当前、从长期看,做得怎么样?能否协助当地政府实现民生发展的目标、社会治理的理想?这是我们院校,职业院校人都要去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只有这几个方面都达到或接近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消除了理想与现实之间明显的差距,我们才能够说:中国的职业教育距离理想状态、距离自己的发展理想并不遥远。
  因为,我们还始终在努力,在奋斗,在前进。